第六课亲爱我
第六课
【原文】
亲爱我 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善巧劝终无怨
【熊春锦先生德解】
“亲爱我,孝何难”: 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孩子孝敬父母,这有什么难的? 哪一个孩子不是在父母恩重如山的辛苦抚育与慈爱中长大? 所以行孝是一种责任,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一个过程。行孝并不难,一句话,一个笑,甚至点一下头,都是送给父母的温暖。
“亲憎我,孝方贤”: 如果父母因为某种原因,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女,作为儿女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那就称得上具备贤明的品质了。这种贤明,既包含了仁德方面的孝心,也体现了智德方面的明理。《孝感动天》故事中的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我们的父母作为普通人同样存在着因五德能量差异而性格各异的情况,他们有时候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表现出不喜欢我们的态度,而这往往是因为儿女做了错事。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首先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心念。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多的是不爱父母的儿女,而少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是父母不爱自己了。其实,这是父母爱护我们的另一方式,可以促使我们去反省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加以改正。如果父母对犯错的子女不作任何表态,那就是溺爱或者是不称职的父母。
“亲有过,谏使更”: 当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地劝导,使他们改过归善,这是做子女的本分。像《赤脚大盗》中的哈里斯•穆尔和他的母亲,就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多令人慨叹啊!
“恰吾色,柔吾声”: 我们在劝导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恭敬谨慎,态度要随和,声音要柔和,还要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在劝导父母知德向善的过程中,以德报怨是子女需要具备的一种美德。
“谏不人,悦复谏”: 假如父母不能接受我们的劝谏,就要创造机会,再次进行劝谏,比如在父母高兴的时或者触景生情时再劝谏,就是很好的机会。关键是要适当的方法和语言使父母知德归善,这是需要智慧的。现实中有些儿女,在感到自己有理的时候,往往会高声大嗓地跟父母争辩,有些脾气不好的儿女甚至会急躁地训斥父母,在看似有理的争辩中,却用自己的无礼来伤害父母,这也是一种过失。
“善巧劝,终无怨”: 如果我们已经采用了善巧灵活的方法劝导父母,但还是没有效果,那就不是我们能力和孝心不足的问题了。但也不要难过,我们已尽心尽力,就没有什么可怨的了。
【故事】
芦衣顺母
周朝时鲁国有个叫闵子骞的年轻人,是孔子的学生。因为他的
母早已过世,他的父亲又娶了妻子,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很
不喜欢闵子骞,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都做了装有棉絮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却是只装着芦花的衣裳。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外出。可是因为衣裳太单薄,身体寒冷,他一不小心弄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是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了不保暖的芦花,父亲才知道大儿子失手犯错是穿了芦花衣难以御寒的缘故。回家后,再摸另外两个孩子
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呀!
闵子骞的父亲非常生气,认为后妻心不仁慈,就对她说:“我之所以娶你作为续弦,是想要你好好抚养我的儿子,如今你欺瞒于我,苛待我的孩子,让他受这样的苦楚,你走吧,不要回来了!”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意思是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了。这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深感惭愧,反省改过从此变成了慈母。
闵子骞后来成为孔子的七十二
贤徒之一,与颜回在德行方面并称于师门,孔子曾经赞叹到:“孝哉闵子骞。”
【励志格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文章选自国学大家熊春锦先生《德解弟子规》,感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