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破窗效应》
高铁“霸座女”、“霸座男”屡现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在包头开往大连的K56次列车上,又出现一名“霸座女”。与此前“霸座”后果不同的是,这位乘客的拒不让座,换来了行政拘留处罚。
这也是首个因霸占列车座位被大连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的乘客,不少网友为当地铁路警方的行为点赞。
高铁“霸座”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一种自私和占小便宜的心理。当然更主要还是因为此前的“霸座”行为,成功率很高,基本上没有人受到相应的处罚,于是引起了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一项实验。
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秩序井然的帕罗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停在杂乱区的那一辆,车牌被摘掉了,车顶也被打开了,最后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津巴多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如果每出现一起霸座的案件,警方都能去认真对待,本着不以恶小而纵容的态度依法处置并惩戒这些霸座行为,方能形成威慑,补上“破窗”,防止此类事件频繁发生。
“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小的错误如果得不到制止和纠正,就会鼓励其它人犯同样的错误甚至更多的人去犯更大的错误,从众心理和麻木不仁也是对社会秩序和管理秩序的破坏。那么,在企业和经营管理中如何从“破窗”效应中予以借鉴呢?
一、 坚决纠正和制止第一个打碎玻璃的行为
一家国内企业,规定上班时间必须配带工牌。制度要求:如果发现不带工牌,每次罚款50元。刚开始一两个员工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工牌,管理层并没有对此进行制止和惩罚。一个月以后呢,不带工牌的员工由最初的一两个,发展到几乎50%的员工都不带工牌,因为员工觉得不带也无所谓,没有被批评没有被罚款。
所以,正是由于管理层并没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纵容,才让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司士气和员工的精神面貌。这就像我们之前学过的“蝴蝶效应”,小的危机如果不及时止损,会酿成后面更严重的后果。虽然不带工牌只是小事一件,但是这种散漫的气氛会拖垮更多人的做事效率和执行力,而管理层的疏忽监管,也让企业员工更肆无忌惮,最终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
二、 及时修补第一块被打破的玻璃
2018年华为CEO任正非签发的一份华为公司《对经营管理不善领导责任人的问责通报》的文件在网上流出。《通报》称,近年,部分经营单位发生了经营质量事故和业务造假行为,公司管理层对此负有领导不力的管理责任,经董事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对公司主要责任领导问责,其中任正非被罚款100万元;另有四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被罚款50万元,并将此事通报公司全体员工。
如此大张旗鼓对核心高管问责,难道是因为华为整体业绩下滑吗?错!华为的B2B业务和B2C业务齐头并进,业绩喜人。但是,华为并没有陶醉在亮丽的成绩单下,而是时刻保持清醒与自省,防范“破窗效应”,总结多年来业务线暴露出来的问题,任正非和其他几位高层主动承担责任,让华为全体员工看到企业高层在犯了错误后及时止损和主动担责的处理方式,会更加带动企业的士气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严防趁着“破窗”而动了歹心的不良行为。
* 课程重点 *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核心-如何防止破窗效应在团队中蔓延:1.坚决纠正和制止第一个
打碎玻璃的行为2.及时修补第一块被打破的玻璃
今日金句: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不管是职场管理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居安思危。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有更好的建议要分享,请给我留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