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诸葛亮北伐

68.诸葛亮北伐

00:00
29:53

第六十八集 诸葛亮北伐

 

孔明上表刘禅,决意进行北伐。于是在蜀魏之间又展开了一场新的较量。然而此时,无论蜀国还是魏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锐减和人才断层的现象,这些无疑都是连年征战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既然战争如此残酷,孔明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我们现代人对于战争又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公元226年,曹丕病故,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对司马懿其实并不信任,可由于司马懿是先帝指定的辅佐大臣,所以他不敢对司马懿轻举妄动。


曹丕生性多疑,任用不同派系的人,希望以大臣之间的矛盾来共同维持曹睿的位置,这是他的良苦用心,但也种下了群臣不和的祸根。


司马懿见朝中乱糟糟的,想要离开,于是自请到雍、凉两州去练兵,想等大臣们斗完了,对他有利的时候再回来,这是非常聪明的选择。


孔明得知司马懿自请练兵的消息,知道司马懿野心勃勃,是蜀国的一大威胁,如果现在不处理,等到他势大以后,就更难对付了。


马谡建议派人到洛阳散布流言,使司马懿自死于曹睿之手,便可除心腹之患。大家都读过兵法,知道在战争之前,如果能够攻心为上,可以降低很多的成本,减少很多的死伤,而且不必要劳师动众。


所以马谡就建议孔明,离间他们君臣的感情,只要司马懿的军权被剥夺了,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孔明非常认可,赶紧派人实施。


听说司马懿要谋反,曹睿很震惊。这时,有人说这是孔明的离间之计,但也有人说不可不防。


大家莫衷一是,于是有人建议皇帝亲自去探个究竟,如果司马懿真的要谋反,马上就斩,不是的话再另做打算,这样可以兼顾两种可能,是最合适的。曹睿决定就这么办。


得知皇帝亲临巡视,司马懿的反应是正面的,认为应该显示全部兵力,组织最高规格的欢迎,皇帝才会高兴。不想却让曹睿起疑:司马懿带这么多兵来,不是谋反是什么?


所以,同样一件事情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曹睿如果相信司马懿,受到这么大阵势的欢迎,他会很高兴;他如果怀疑司马懿,就会觉得司马懿在吓唬他或者真的要叛变,不然最多带几十个人来就好了。


司马懿盛情迎接皇帝,却被认为是叛变,他对此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所以一再说不可能。


当有人出示他造反的榜文时,他更觉得好笑,说如果自己真要谋反,就一定不会做这种事,很明显是有人陷害,定是蜀、吴两国想要离间君臣感情。


可是当皇帝的人,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曹睿宁可相信司马懿有意叛变,这样比较保险,所以他不顾一切地将司马懿解除兵权,根本不接受他的辩解。


司马懿被革职还乡,暂时解除了对蜀国的威胁,这是蜀军北伐的一个大好时机。于是孔明作《出师表》表明心意,并规劝阿斗。


我们不能够说孔明这样做有用或者没有用,因为站在孔明的立场,除了北伐以外,他无路可走。


刘备死了,孔明有什么选择?第一个,他能说不干蜀相了吗?那样魏国或者吴国立刻就会派人来请。


第二个,他能够退出江湖去养老吗?他曾经几天没出来,阿斗就毕恭毕敬地去找他,说国家很危险,需要他帮忙。


所以孔明除非当年不下山,一旦下山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注定没有退路,只能勇敢地向前走。


何况孔明很重信诺,他答应刘备北伐,就一定会去履行,对此也心甘情愿,所以他写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说北伐是为了完成先帝遗愿,不是为了个人意图。


因为难免有人会猜测孔明是不是想把曹魏吃下来,统一天下后,自己篡位当皇帝。


孔明出师前告诉阿斗要好好统领朝政,并且指定几个人协助阿斗。可我们不相信这会有多大用处,否则现在怎么老感叹说“扶不起的阿斗”呢?


像阿斗这样的人,一无才能,二无志向,勉强要他当皇帝,他也很痛苦,其他人也很无奈。


群臣纷纷劝阻孔明,孔明却执意坚持。他年纪虽不大,但因多年的征战与朝政都是他在把关,所以早已体力透支,筋疲力尽。


因此,孔明才更着急,更要抓紧去做,因为司马懿比他年轻,这是他的心理负担。现在等于是他跟司马懿在比寿命,谁活得久一点,谁就赢了。


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个人随时都会找一两个目标,与之竞争,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预估对手的实力,以便未雨绸缪。虽然司马懿的兵权已经被夺了,但孔明仍旧把他当做对手。


孔明力排众议坚持北伐,证明这是他此生唯一未竟的使命,他一定要完成,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否则刘备已经死了,阿斗又不成材,他不篡位就很好了,何必这么拼命?安享晚年不是很好吗?孔明没有这样想,很了不起。


北伐的时候,五虎将已经死了四个,仅剩赵云一人,孔明不舍得让他出征。所以当赵云要求随军北伐时,孔明不肯,说带些年轻人去就行了,要他留守阿斗身边,但赵云说自己老当益壮,坚持要去。


老实讲,那种情况之下,孔明无法断然拒绝,因为人各有志,当年他们共同奋斗打拼江山,现在大家都愿意参与北伐,分担责任,这是件好事情。


赵云进一步要求当先锋,在孔明看来,这是不太合适的,派一个这么大年纪的人当先锋,会被魏军笑话,说难道蜀军没有大将了吗?


因为不是所有魏军都知道赵云。大家一定要记住,人是会遗忘的动物,新一代的人对以前的人、事是会淡忘的。


但这种话太伤赵云的感情,不能明说,孔明只好同意,不过要求有人同往。当时就有人应声而出,这个人就是邓芝。


邓芝文武双全,有他陪赵云,孔明比较放心,于是答应下来。可见很多事情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连孔明都要根据当时的状况,衡量每一个人的意愿,对事情做一个适当的调整,不能够仅凭个人决断。


蜀军北伐,魏国边关告急,曹睿任夏侯楙为都督迎战蜀军,司徒王朗却无奈叹气,因为他知道夏侯楙是膏粱子弟,吃得好穿得好,没有受过苦,最妙的是他根本没有参加过战争,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当都督呢?


答案很简单——他关系够。可是战争时期用这种方法提拔人才,是下下策,所以王朗说怎么选这么一个人,这仗还要打吗?难道我们魏国没有人了吗?


王朗是汉室老臣,可他是拥魏派,他的心完全偏向曹操一家人。我相信当时很多人都很惊讶曹睿让夏侯楙当都督,但大都不敢明言。


王朗敢说,表示他渊源很深,关系很够。在中国社会,同样的话,有人敢说有人不敢说,原因很简单,得看这个人背景够不够硬,其他的无关紧要。不见得敢说的人就眼光锐利,判断正确,不敢说的都稀里糊涂,没有见解。


三国时代,连年征战,人死得非常快,用今天的话说,叫做人才折旧率非常高。从桃园三结义到现在,吕布、周瑜也好,关羽、张飞也好,无不转眼成空。


赵云这么老了还要出战,就表示人才有非常严重的断层。同样,魏国一时要找到合适的都督,也是很不容易的。


以前的人一定要寻找机会建立功勋,这样升官才会快。夏侯楙身为驸马,比较够资格来争取这个位置,虽然从未经历战事,也敢竭力争取,最终真的当上了都督。


人才断层这点连孔明都在伤脑筋,虽然他不断地培养人才,但是人才伤亡太快,是来不及补充的。就好像一个人整天冒汗,喝多少水都没有用。


现在三个国家都有同样的状况。那时每年要死多少人,看军队的规模就知道了,动不动就出动几十万大军,出去的多,回来的少,连年征战,不到一百年就损失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那是时代的悲剧。


我们要记取教训,不要随便打仗。打仗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不能说打就打,因为每一次战争都是要死人的。


孔明依常法进兵,命赵云、邓芝在凤鸣山迎战魏军先锋,赵云首战告捷,连杀韩德四子。


五虎将只剩赵云一人,孔明不忍心去激他,可赵云这次特别英勇,原因有几点:


一是孔明本来不让他北伐,是他自己争取来的,机会难得,所以要好好表现一下;


二是他也知道孔明的意思,是说他老了,他要证明自己老当益壮;


三是韩德四子经常跟随韩德出战,个个武艺高强,且初生之犊不畏虎,完全不把赵云放在眼里,赵云非常恼火,更加斗志昂扬。


不过,能一次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全部干掉,倒是出乎赵云的意料,是他自己激发了自己,才得到了丰硕的战果。所以说,一个人的潜力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发挥无比的威力。


夏侯楙万万没有想到,一个老迈的赵云会把他们杀得这么凄惨。但他不能因此就辞职逃回去,他也是不服输的。部将说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可设伏擒之,夏侯楙同意。


一个人的意志力爆发出来以后,一定是走向衰退的。赵云觉得上次能一口气连杀四人,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也表示敌人没有人才,因此这次有点高估自己,有点大意,导致最后被围。


人的状态之所以会高低起伏,是跟心态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警告,当我们往高处走时要谨慎,往低处走时要乐观,自己要做心态上的调整。


好在这背后有一个人叫孔明,他作为军师,自己不拿刀拿枪亲历战场,却能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孔明料到赵云的心态有起伏,会遭遇危险,所以事先已派关兴和张苞去救应,并授予营救的方法。关兴和张苞一个是关羽的儿子,一个是张飞的儿子,非常可靠,他们义不容辞,非常用心,也很英勇。


在赵云被团团围住之时,关兴、张苞及时赶到,这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凡事事先要加以各种推测,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打仗时,要步步为营,面面俱到,才会安全。


夏侯楙三次兵败,教训惨重,不敢再与蜀军正面交锋,改取守势,坚守不出。


蜀军远道而来,粮食供应不足,按理说采取攻势,速战速决才会有利。可孔明也知道,敌方以逸待劳,己方攻城必定死伤惨重,所以绝对是下策,乃不得已之举。


于是孔明决定以智取胜,设计使敌军内部发生有利于己方的变局,然后设法突破,这是他作为军师所做出的很高明的决定。


孔明吩咐明日在南安郡城外,令军士搬运柴草,堆放在城下,声称我军将要烧城,驸马被围,安定崔谅太守岂能不救?


果然不错,孔明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假造围攻南安之势,使夏侯楙感觉到被围困了,然后派人去求救,这样所用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孔明决定用计,只要把崔谅太守引出来,就可以做很多文章。


于是他派人送一个假的文书给崔谅太守,说夏侯都督被困,请他赶快前往营救。


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太守都一定要看文书的。文书如果字迹清楚,以崔谅太守跟夏侯楙的交情,立刻就会被识破,因此假文书一定要做成被淋湿的样子,以便鱼目混珠隐瞒过去。而且担此任务的人也需要反应敏捷,见机行事。


文书送到后,崔谅太守见字迹模糊,根本就不相信。这时送信的人只说回去禀报都督好了。这一来崔谅又有点害怕,万一是真的怎么办?


所以只好相信了。所谓用计,就是攻对方的心理,按照对方心理的起伏来安排对策,往往一个周折就能立分胜负。


崔谅被骗出来后,既救不了夏侯楙,也回不去,无计可施,只有投降。孔明正是要他来投降,然后利用他去做后面的事情。崔谅投降是真还是假?答案很简单,亦真亦假。为什么?


因为他自己也没有主意,如果能想办法逃回去,就不用投降了;既然逃不了就只好投降,干吗找死呢?


所以他这个时候只是敷衍敷衍,走一步算一步。孔明很了解崔谅的心态,崔谅走到哪一步,孔明就利用哪一步,崔谅走这一步,孔明就推动那一步。可以说崔谅只是孔明手上的一个小卒子,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中国人爱读兵书,人人善于用计,我觉得这无关好坏。有人主张说,最好不要让年轻人看这套东西,免得天天耍诈。


这样的人不了解时代环境,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有人一辈子都没有看过《三国演义》,也没有机会听到这些道理。


现在是资讯时代,年轻人随时可以上网,什么都看得到。所有人人都知道,就你一个人不知道的话,是不是很吃亏?所以,不要用老思维来处理当前的事情,应该用现代化的观念来重读《三国演义》


用计有两种:一种是减少麻烦,很轻松地把事情做好,这是好的;一种是心怀不轨,算计害人,谋财害命,这就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看兵书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侵略,是为了很愉快地激发人的潜力,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何乐而不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21273219

    行百里者半九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121273219: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一定要记住《易经》的“终则有始”的智慧,处理好始终关系,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 CoCo2486

    老师怎么没有讲到庞统的智慧和他之死呢

  • 东山桥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东山桥海

    司马懿,曹睿

  • 东山桥海

    马谡🐴再使离间计

  • 东山桥海

    行百里者半九十

  • 爱猪猪爱阳阳

  • 你说的敷衍是我从未做

    当我们往高处走的时候 我们要小心把它拉扯一下 当我们往低处走的时候 我们要把它拉高一下 要自我做心态上的调整 这是非常重要的

    默尧 回复 @你说的敷衍是我从未做: 满招损,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