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7课|知我者,其天乎!
大家好,欢迎来到“杨鹏《论语》共读课”。今天讲第67课,《论语》“宪问”篇35章。
本章是《论语》非常重要的一章,是我最喜爱的章节之一。
我先念一遍: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莫我知也夫!”没有人知道我呀!这是孔子的感叹,没有人真的能了解我呀!孔子有许多学生,生活中并不孤单,但他内心中有一种孤独感,认为无人了解他。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为什么没有人能了解您呢?
子贡听出孔子话外有话,马上就追问了。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不抱怨上天,不怨恨人。
“不怨天”,是对上天的信靠,对天命的敬畏。《论语·颜渊》记载子夏之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富贵,最终由上天决定。“不怨天”,自己的生死富贵,成败得失,由上天决定。无论上天怎么决定,无论上天把多少困苦压在自己身上,都不会对上天有任何抱怨,这是对上天的敬畏和顺服。
孔子信仰上天,这与周王朝的信仰传统一致。周王朝信奉上天,敬畏天命。认为生命及君权皆由天命决定。要想人生顺利,王权巩固,就得修德以配天,修好自己的德性,以匹配上天的要求,这样才能被上天拣选,承担天命重任。
《说文解字》中解释“天”:至高无上,从一大。天,就是最大之一,万物统一在天。
我讲过,孔子时代的“天”,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自然之天,天空的天。二是至上神之天,宗教意义上的造物主、主宰神。本章中的天,指的是至上神之天,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个人和国家命运的主宰者,最高人格神。
孔子思想的基石,就是上天信仰。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相信上天选择了自己,把天德的力量降在自己身上,自己承担着传承周文化的天命。孔子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上天,敬畏天命。敬畏上天,所以不会抱怨上天。
遇上生活的灾难,就抱怨上天:“老天爷,你瞎了眼了!”这种不敬上天的行为,孔子做不出来。
孔子的母亲并非孔子父亲叔梁纥明媒正娶的妻子,孔子父亲家族并不承认孔子母子为家族成员。孔子是个私生子,被父亲家族抛弃,由贫穷的母亲养大。按理说孔子最有理由抱怨上天这么对待他们母子,但孔子不怨天。
孔子大约十七岁时候,母亲去世。孔子希望把母亲与父亲葬在一起,但他不知道父亲的墓地所在。孔子父亲的家族拒绝配合他。孔子父亲与他母亲结合的事不符合礼制,不光彩,社会上也没有人愿意把孔子父亲的埋葬地点告诉孔子。结果孔子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他把母亲的灵柩停放在官府前的大街上,造成影响,目的是逼大家告诉他父亲的墓地地址。最后是一位车夫的家人告诉了孔子,孔子执意将母亲葬入父亲的墓地。这个社会如此歧视孔子,如此排斥孔子,但孔子并不怨恨这个社会,并不怨恨这些人。
出生和生长如此艰难,但孔子不抱怨上天,不怨恨社会。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完大学,逐渐成为当时的礼乐大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心中有使命,生活有保障,人格有尊严。孔子是一个对上天有信靠的人,相信上天。对孔子来说,上天之行,是在无声无息中,创生万物和保护秩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上天无言,运行四季,创生万物,上天无言。上天就是创生和秩序的力量。
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要以上天为榜样,成为创生的力量,成为秩序的力量,成为建设的力量。
《史记》中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解读《易经》,《易经·象传》有这样的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孔子自身的写照。上天之行是建设性的,君子遵循上天之德,自强不息去建设。人只有在建设之中,才会得到社会承认。不怨天,不尤人,全力去建设,做有价值的事,这是一种符合天命的生命态度。
“下学而上达。” 在下学习而上达天命。天在上,人在下。人在下面学习,但精神上升抵达上天,知天命,顺天命。
南朝的皇侃(488~545年)在《论语义疏》中注释这一句为:“下学,学人事。上天,达天命。”这是抓住了根本。只是,在下学习,并非只是学人事,而是指在人间所学的一切。
“下学而上达。”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孔子对学习目标的根本定位,这个定位就是“上达”,上达上天,上天天命。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信仰,是形成信仰的能力,是抵达天命的认定。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好,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人的命运由天而定,得敬天爱人。上天之行,是创造,是秩序,人应当顺应上天,成为建设的力量,秩序的力量。
孔子自己的经历,就是下学而上达的经历。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一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下学而上达。向着上天的方向,提升学生的命运。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孔子将学生导向建设,导向自强不息的建设。让学生在自强不息的建设中,逐渐洞悉自己的天命,定心诚意,遵天命而行。
上天是创造的力量,是建设的力量,是爱的力量,是秩序的力量,因此人要遵循天命,成为创造的力量,建设的力量,爱的力量,秩序的力量。在下学习,要上达天命。发现自己内在的上天之德,坚决奉行上天之道,会得到上天护佑,承担起上天赋予之天命。
上天信仰是孔子思想的基石,敬畏天命是孔子的心理特征。无论处于什么恶劣环境,也坚信上天,不怨天,不尤人,遵循上天健行之道,自强不息。孔子自己人生如此,也引领学生走这样的天命之路,提升自己和学生的命运,也因此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运。关于孔子的天命信仰,我在《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中有详细分析。
研读《论语》,研究孔子思想,我们要看到孔子思想中的上天信仰这个精神根基,看到天命这个核心力量。关于上天信仰和天命思想,在儒学思想史上,孔子的孙子思的思考最深刻,也表达得为透彻好。在天命这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层面,子思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完成了《中庸》,这是一部伟大的论述天命的著作。要了解天命的力量,发现自己的天命,得读读《中庸》这部著作。
我讲有《中庸》九课,欢迎大家听课交流,共同发现我们的天命,践行我们的天命。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一块再读一遍: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