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走马荐诸葛

26.走马荐诸葛

00:00
30:52

第二十六集 走马荐诸葛

 

刘备不得已与徐庶分别,送行路上悲痛万分,然而言语中还是处处为徐庶设想。此时刘备的所作所为,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假意收买?

 

徐庶被刘备的言行打动,决定终生不为曹操献策,并且把比自己高明的诸葛亮举荐给了刘备。

 

为什么像徐庶这样的有识之士会对势单力薄的刘备如此死心塌地?刘备在待人方面,又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一起为徐庶送行。刘备感叹自己与徐庶相处短暂就要分开,心中悲苦万分。

 

一个有才能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徐庶好不容易碰到刘备,而且一上场就表现得可圈可点,正当他想有一番更好的作为时,突然的变数迫使他不得不离开刘备。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都会计算自己的利害得失。站在徐庶的立场,可能会想自己失掉了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处于刘备的位置,可能会琢磨将对自己的团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但是徐庶和刘备都没有这样想。徐庶只是认为母亲有难,自己必须去救,同时也觉得刘备是一个好老板,应该多替刘备想想自己走后他该怎么办。

 

刘备更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好不容易碰到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本来可以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现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他们分开,他从心里舍不得徐庶。

 

此时刘备和徐庶完全是在真诚地交流感情,并没有考虑各自的利害得失。友谊要纯真,不能掺杂过多的利害关系,刘备和徐庶的友谊很纯粹,也很令人感动。

 

刘备要徐庶善事新主,以求功名。如果别人讲这种话,我们一定会觉得这是虚情假意,但刘备讲这种话,我们会觉得他是真诚的,因为他并不是擅长耍手段、讲好话的人。

 

刘备没有叮嘱徐庶说,既然你一定要到曹操那里去,那千万不能把我的情况泄露给曹操。他反而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徐庶的立场考虑,让徐庶要好好地跟曹操相处,以谋求自己的发展,那样他作为朋友,也会感到欣慰的。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刘备其实是很懂人性的,他这样做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因为徐庶既然离开了,刘备还约束得了他吗?即使让徐庶留个字据以保证不会泄露刘备这边的军情,那也只是个形式而已,况且人往往是越叫他不能那么做,他反而偏要那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

 

徐庶见刘备这样替自己考虑,反而坚定地说自己即使到了曹操那里,也不会替曹操做任何事情,否则就辜负了刘备的一片情义。

 

有些时候我们不做要求,对方反而会全力配合,而要求的越多,只会得到的越少,可惜一般人不了解这一点。

 

徐庶劝刘备不可灰心,应当另求高明,以图大业。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相信徐庶的这番话也是出于真心。

 

往后看我们就知道,徐庶的离开其实给刘备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如果徐庶一直做下去的话,就不一定有孔明的出现了。

 

现在徐庶不得不离开,临走前他想尽量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于是告诉刘备,要成大业,没有高人相助是不行的,现在我走了,你要赶快另求高明。

 

徐庶策马而去,刘备双眼含泪,目送其远去。因为视线被一片树林挡住,刘备下令将整片树林砍倒。

 

如果刘备这样做只是装模作样地演戏给大家看,那是不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刘备是出于真心的,他认为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一位高人,现在居然要离他而去,他从心里舍不得,所以一直目送着徐庶远去。

 

当然,刘备并没有真的要大家去砍掉树林,但最起码这是他当时心情的直接反映。刘备一直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此时这么罕有地将自己的感情率性地表达出来,反倒让我们觉到格外可爱。

 

正观望间,徐庶拍马返回,刘备见徐庶返回,喜出望外,还以为他后悔不去许都了。但徐庶说许都是一定要去的,因为母亲的事情永远是第一位的,自己刚才心乱如麻,忘记了向他推荐一位高人——诸葛孔明。

 

徐庶把孔明推荐给刘备后就安心地离去了,至于刘备能否求得孔明,还得看他们之间的缘分。在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是尽心尽力,而且也表现得恰到好处,这是非常难得的。

 

其实,徐庶也可以推荐一个比他差的人,借此突显自己的才能,以便让刘备常常想念他。

 

不少人在推荐人的时候,往往都会这么做,尤其是推荐给敌对的人,肯定会推荐最差劲的,以便要把他害死。

 

但是一般来讲,向别人推荐人应该要推荐比自己高明的人,徐庶就是这样。他认为孔明比较可靠,会帮刘备更大的忙,所以极力推荐孔明。

 

任何时候摆在我们面前都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徐庶选择朝正确的方向去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徐母见徐庶回许都,责骂徐庶糊涂,说他平常聪明,现在居然相信自己的母亲会给他写这种信。

 

其实徐庶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他想,如果自己连这个都怀疑,那对母亲的孝顺不都是假的吗?当然,看到母亲如此生气,徐庶也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感到后悔。

 

可能我们旁人会认为,此时母子二人应该商量着怎么逃出去才是最要紧的,可是回想当时的状况,天下虽大,可并没有太多的自由,况且以曹操的势力,一旦落入他的手掌心,想再逃脱出去谈何容易。

 

人的理智和情感往往是对立的,为了人间的挚爱亲情,人难免会犯糊涂,这是可以原谅的。如果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智的话,那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什么情感了。

 

徐庶跪在地上聆听母亲的教训,不敢抬头。从这点上,我们知道不管年纪有多大、社会地位有多高、赚了多少钱,儿女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徐庶在外面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讲的话大家也非常信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要求母亲讲话客气一点,而是跪在那里,乖乖地听母亲的训导。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伦理精神。

 

同时,我们也看到,徐母并没有看不起儿子的意思,她虽然话讲得很重,但内心却是非常替儿子着急的。有时候我们嘴巴讲着很难听的话,但心里头却是一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着想,这是中国人很典型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庶离开后,刘备打算亲自去拜见诸葛亮,还精心准备了礼物。他之所以想亲自去拜访孔明,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他已经尝到人才的甜头了。

 

他看到自从有了徐庶以后,情况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几位大将的能耐也能充分地展现出来,更何况徐庶还告诉他,说孔明的才能几倍于自己,使得刘备恨不得马上就把孔明请来。

 

张飞却认为自己的大哥好歹也是皇叔,而孔明不过是个乡野书生而已,况且比徐庶的才能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要请的话他和关羽去就好了,何必大哥亲自出马呢?

 

由此可见,被人家捧得越高的人,越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反感,这是必然的结果。孔明出山以后,接受的考验比徐庶还要严峻,这在此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而徐庶推荐孔明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也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够全面了解。现在刘备决定亲自去拜访孔明,是正确的做法。

 

司马徽以为徐庶还在刘备处,特来相会。司马徽神算,为什么算不出徐庶已经到了许都呢?如果司马徽不管大事小事,都算得清清楚楚,那他还怎么过正常人的生活呢?

 

何况他也不是神仙,他只是对重大的事情推理得很准确而已,不可能连徐庶已经离开刘备到许都去了都算得到。

 

徐庶是听从司马徽的建议去跟随刘备的,他来刘备这里也是想看看徐庶做得怎么样,没料到徐庶已经离开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非他突然间失算了。

 

司马徽听刘备讲了事情的经过,他对徐母非常了解,知道她性情刚烈,绝不会让儿子去为曹操做事。见到徐庶后,徐母为了不拖累儿子,肯定会一死了之,以让徐庶可以安心地继续辅助刘备。

 

这个结论是司马徽在充分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后,经过合理分析得出的必然结果,并不是他有什么神通。

 

通过这两件事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神算,其实就是在事先掌握了大量充足有效的信息以后,再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而已。

 

不久,徐母果然自缢而死,徐庶悔恨万分,发誓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以践行他对刘备的诺言。如果徐庶看到母亲已经过世,就想办法逃离许都投奔刘备而去,也不是不可以。

 

关羽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曾暂归曹操帐下,后来得知刘备的音讯,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前面已经有人这样做了,以徐庶的聪明才智,当然也能想到这个方法,但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因为徐庶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推荐了孔明,就应该把那个舞台让给孔明去好好表现,好好发挥,他自己不能再回去了,这是徐庶了不起的地方。

 

做人要潇洒,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该是你的,你就去拿,给了别人,就应该大方地让出去。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徐庶已经身在许都,而且曹操又很看好他,与其让别人笑他糊涂,为何不干脆留在曹操手下做事呢?其他人可能会这样做,但徐庶是不会这样的,他如果想投曹操早就来了。

 

徐庶和孔明这帮名士虽然身在山野之间,但对天下局势却非常清楚,而且他们都志在为天下苍生做出一番贡献,再加上有郭嘉的例子,所以是绝不会选择曹操的。

 

刘备问司马徽诸葛亮才能如何,司马徽却说徐庶去就去了,何必惹诸葛亮出来呕心沥血呢?我们已经讲过,人把握住大事情就可以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随缘得好,不必样样俱到地去推算,否则也太辛苦了。

 

司马徽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现在曹操的势力这么强大,就算有孔明相助,刘备又能怎样呢?更何况还有孙权坐领江东,父兄留下的基业雄厚,再加上有长江天险,刘备想要统一天下,谈何容易?

 

虽然把孔明推荐给刘备是他之前的本意,但他也清楚,孔明此时出来也是徒劳无功的,呕心沥血一番却不会有什么结果。

 

司马徽讲的都是真话,意在劝大家要好好做事,至于结果怎么样,不必太去计较。这种思想也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不以胜败论英雄”的道家精神。

 

知道人力固然了不起,但想把形势彻底地扭转过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这样的话刘备是听不进去的,刘备心想,这是正当的事业,怎么能说是呕心沥血呢?

 

很多话对某些人有作用,而对另外一些人却毫无作用,有时甚至还是一种刺激。司马徽这么讲,其实也是在暗示刘备:你们尽力就好了,至于将来的结果怎么样,还是看开一点比较好。

 

司马徽又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才能不可估量。关羽认为太过分。关羽很喜欢读《春秋》,对管仲、乐毅也非常敬仰,现在听说孔明居然自比管仲、乐毅,他是一百个不服气,认为孔明未免自视太高,比喻得太过分了。

 

关羽的个性是有话直说,不刻意去避讳,所以他问司马徽,孔明这样说是不是太过分了呢?但司马徽却说孔明这样自比并不为过,实际上他的志向比管仲、乐毅还大,才能也比他们还高。

 

司马徽在刘备等人面前这样夸赞孔明是对的,因为孔明是他的好朋友,他自己不出来,但愿意把孔明引荐出来,站在朋友的立场,帮孔明铺铺路,给关羽、张飞一些先入为主的正面印象,以便孔明将来好做事些,当然是很够朋友的做法。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策马前往拜见诸葛亮,路上听到有农民吟唱歌谣,词曲清雅高深,刘备便问是何人所作。

 

刘备以前是不关心这些的,但是徐庶的帮助让他深受其利,因此他改变自己的作风,听到村民唱歌会去注意,听到有什么稀奇的事情也会去关心。

 

刘备诚心诚意地去拜访孔明,自然对路上的事情会比较关注,所以听到歌谣,马上就联想到这会不会是孔明作的呢?

 

会不会为寻找孔明提供什么线索呢?于是上前去问唱歌的农民。这一问不仅确定了此歌词是孔明所作,并且还得知了孔明的住处,刘备当然更加信心满满。

 

刘备一行来到卧龙岗前,见流水潺潺、翠竹屏列,感觉神清气爽,称赞这真是好地方。

 

这个道理很简单——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备得知了孔明的住处后,心情很舒畅,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很美好,景色很美,歌声也悦耳,没有一样事情是不顺眼的。可见人的心情会左右自己对事物的判断。

 

我们再来看刘备两个弟弟的情形,那是截然不同的。最不高兴的就是张飞,他觉得刘备这样礼待孔明太过分了,而且在他看来,眼前的景色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就是耕田、竹林而已,根本没有美景可言。

 

而关羽正好在两兄弟的中间,比较折中。关羽很敬重刘备,知道刘备的做法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自己再跟张飞站在同一阵线的话,大哥会更加为难,所以他虽然心里不服气,但行动上还比较配合。

 

正是因为关羽能够体会刘备的心情,才使得他们兄弟三个能够相互拉扯着共同进步。

 

兄弟三人叩门求见诸葛亮,却得知诸葛亮外出了,我们可能会怀疑孔明是故意避而不见的。徐庶初见刘备时,也是做了一番试探,孔明当然也可以故意不出来,以此试探刘备的诚意。

 

不过,这样的猜测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孔明本来就无意求官,就算下山了,任务也是很艰巨的,绝非是什么好差事。

 

但不管孔明在不在,第一次让刘备三兄弟扑了个空,对他们的诚意考验一番,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诚意,自然还会来;没诚意,孔明去了也不会有好结果。孔明知道自己下山后将面临的艰巨任务,提前给刘备一些考验也是应该的。

 

刘备在返回途中,遇到孔明的好友崔州平,崔州平得知刘备想请孔明出山,便说“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崔州平等人虽跟孔明意气相投,但彼此的个性却不太一样。知道人如果跟形势对抗是很辛苦的,所以他们虽不会阻止孔明下山,但自己却无意仕途。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也没有妨碍任何人,整天优哉游哉,不也很快乐吗?

 

中国人是最懂得悠闲的,但这并不是坏事情。我们没有说大家都应该这样,但只要你有本钱、有能力做到很悠闲的同时,又生活得很快乐,同样很了不起。

 

对此,我们也应予以尊重,因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何况“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是有一定道理的。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怎么做都会很顺利,但如果处境步步维艰,就算再努力,到头来也可能徒劳无功。

 

刘备听了崔州平的话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管,整天就是优哉游哉,那也是不负责任的。

 

人总要负担起家庭的生计,总要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他觉得就算逆天而行,该做的事情也要去做,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不会因为崔州平的话而改变。

 

但是经过这些人的影响,使刘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也并非坏事,否则我们怎么知道他是真的如此刚毅、如此坚定呢?

 

此后过了些时日,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冒雪,再次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半路看见一家酒店,诸葛亮的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在里面饮酒唱歌。

 

社会应该是多元的,有人饮酒取乐,有人雪中劳累,这样才能取得平衡点。因为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所有人都雪中劳累,到最后可能每个人都只能分到一点点。

 

名士饮酒取乐起码可以疏散自己的一部分压力,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的话,那社会还有什么前途,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们既不能说名士一定是错的,也不能说刘备一定是对的,如果对调一下,他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得很压抑。所以他们各取所需,各安其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不同的生活,这才是一个很自然的社会。

 

张飞见有酒喝,就说真是好歌。这只能说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张飞最大的嗜好就是喝酒。

 

本来他是很不乐意跟刘备一起去拜访孔明的,只是没有办法才跟随而来,现在一看有酒喝,心情就大不一样了,就连听到的歌声也变得无比悦耳。这只是张飞情绪变化使然,信口说出而已,并非他真的听出了什么名堂。

 

刘备请石广元、孟公威一起去寻访孔明,叙谈天下大事,二人不愿同往,刘备还是对他们十分客气。

 

因为石广元、孟公威都是孔明的朋友,刘备既然要请孔明下山,自然不能得罪他的朋友,万一他们认为刘备没有礼貌,一起去劝孔明不要下山,那刘备不是在增加自己的阻碍吗?

 

好在刘备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一开始就对他们非常客气,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任何人都有家人和朋友,而且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中国人得罪了一个人,往往就等于得罪了所有人。

 

这一点西方人跟我们不太一样,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除非涉及利害关系,否则他们会把人际关系的影响范围缩小到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会牵扯到其他人。这是个人主义,不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然,我们也不能怪西方人,西方社会人很少,而中国到处都是人,想跟一个人单独来往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主张的是通家之好。

 

但西方人却没有这种观念,谁的朋友就是谁的朋友,不会再去关心他周围的人,而且也没有这种兴趣。现在既然得知石广元和孟公威是孔明的朋友,刘备当然要非常礼貌、客气地对待他们。

 

但是关羽、张飞看刘备礼待孔明的朋友,却委屈自己,便替刘备愤愤不平。张飞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他的不满,可是刘备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像孔明这样的人才,如果不加倍地恭敬、特别地礼待,是很难请到的。

 

但他这种心情张飞却无法体会,因为张飞毕竟是三弟,在心理上跟刘备有一定的差距。就像父亲比儿子年长二十岁,不管到什么时候,父亲永远比儿子多二十年的阅历。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说知子莫如父,却从来没有讲过知父莫如子。张飞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彻底了解刘备,但刘备却很容易了解张飞,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