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初次显身手

28.初次显身手

00:00
30:15

第二十八集 初次显身手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遇到内忧外患的挑战。在外,曹军猛将夏侯领军十万,正步步逼近新野;在内,关羽和张飞不满诸葛亮的高姿态,又对诸葛亮的才能十分怀疑,所以不愿听从诸葛亮的指挥。


面对这样的情况,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赢得战争、扫除外患?他又会如何借机与刘关张三人相磨合,以便快速融入团队、平息内忧呢?


关羽、张飞得知曹军将至,立即来见刘备,恰遇孔明。张飞发牢骚说应该请“水”去迎战。 


张飞为人很直率,很多人都喜欢他这种性格。之前他听到刘备说请到孔明如鱼得水,就一肚子火,这时夏侯惇打来了。


张飞就趁机跟刘备讲:大哥,现在要打仗了,你的“水”该出动了吧?张飞就是这种个性。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一个团体里面,总要有一两个这样直接反映情况的人。


但刘备并没有严厉地指责张飞,他知道张飞并不是恶意的,只是想趁机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已,那就让他发泄好了。


自己说错了话,当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刘备胸襟广阔的表现。况且现在大敌当前,这些小事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虽然军情紧迫,孔明却十分轻松,如果孔明也坐立不安,大家就更紧张了。孔明当时已经二十七岁了,他在未出山时就已经将整个天下大势、各个风云人物的个性都研究透了。


这次夏侯惇来攻,该如何应对,孔明胸有成竹,否则事到临头才开始着急,何以成大事?


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实力,最好不要去争那个职位,既然有志于争取某个职位,就要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


孔明就是如此,他下山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下山之后认真地勘察周围的地形地物,因此即使是第一次发号施令,也表现得驾轻就熟,非常轻松。


刘备就不一样了,他心里还是很担心,于是问孔明有何应敌之策。对此,我们也不能怪他,他能够这么恭敬地把一个年仅二十七岁的人请下山来,已经很不简单了。


此时刘备心里有些紧张,担心万一出了问题,令天下人笑话不说,又如何向两个兄弟交代呢?


孔明回答说,刘备有多大胆量,自己就有多少谋略,意思就是:你相信我多少,我就做多少;你不相信我,我了不起不做,听你的也行。


刘备听完此话,做出了一个很有魄力和胆识的举动——二话不说就把印信和宝剑交给了孔明。这两样东西代表着最高指挥权,刘备这样做,就是表示自己完全信任孔明,让孔明号令三军,自己也听他的,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领导方式。


否则如果还是刘备全面指挥,又何必把孔明请下山呢?现在他完全授权,使得孔明非常感动,觉得自己很受信任。当然,刘备心里也是苦笑:这个时候我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呢?


孔明有模有样地开始发号施令,关羽根本爱理不理——你这套我早就很熟了,这些天你跑来跑去根本就是张飞所讲的游山玩水,哪里是看什么地形地物!


你这种从没打过仗的人懂什么地形地物?这次我怎么打是我的事,你怎么讲是你的事。关羽虽没说出这番话,但他心里就是这种想法,所以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使得孔明不得不再次让人告诉他博望坡的地形地物。


张飞更是不服气,孔明说什么他也不回应,甚至头都不抬一下,拿了令牌就走,赤裸裸地将自己内心想法表现出来。


刘备在一旁将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看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这时非说话不可了,于是命令所有人都要服从孔明的号令,违令者斩。


这种情形在现在的家族公司非常常见,刘备三兄弟是一家人,但孔明不是。如果孔明讲的话刘备三兄弟都不听,那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所以刘备这样做是恰到好处。如果不是刘备及时出面调解,这次战争肯定会一败涂地。


孔明命赵云为先锋,却让他只输不嬴。赵云听了一愣:打仗还有只要输的?要输也应该让别人去输,我怎么可能会输呢?于是问孔明是什么意思。孔明说只要能引诱曹兵进来,也是功劳一件,赵云这才欣然接受。


但孔明知道光靠赵云去引诱,成功的可能也不太大,于是马上让刘备接着去当诱饵,把曹兵引诱过来,因为他的吸引力最大。


刘备听了也跟部将一样“得令”,他的这一举动既树立了孔明的威信,也给其他众将做了个好榜样,使我们相当佩服。


关羽高声问孔明自己做什么,孔明直言自己只坐守县城。张飞听了大为不满。孔明这么做,是合理的。


他也很坦然:我是军师,当然要坐守在这里,等待你们得胜回来,犒赏大家啊!如果打仗打到需要大将军亲自拿着刀枪去拼杀,那就表示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同样,如果孔明都要亲自上阵的话,说明刘备集团就要整个完蛋了。


当然,张飞也并非笨到连这个也不懂,他只是想趁机发泄一下自己长久以来对孔明的不满情绪而已。


孔明分配完各自的任务后,问刘备是否还有疑虑,刘备说没有。但他这样说,我们相信吗?恐怕也不会全信。


因为这毕竟是孔明第一次统帅大军,而且面对的还是来势汹汹的曹军,刘备不可能没有疑虑。


只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除了选择相信孔明以外,还能怎么样呢?刘备到了这样的紧要关头依然表现得可圈可点,是一种很难得的领导风范,最后果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夏侯惇在博望坡前与赵云相遇,见赵云所率兵马军容不整,轻蔑地说诸葛亮不过如此,自己此次一定能活捉刘备。


军人要有军人的气概,如果夏侯惇根本不敢去打刘备,或者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回来,那他就根本没有资格当军人。


况且军人出战,生死谁都难料,凭的就是这股勇气而已。夏侯惇这样说并不是大言不惭,而是军人应有的气概。


赵云纵马迎战夏侯惇,交战几回合后便诈败退走。夏侯惇也是久经沙场,非常有战斗经验的人,如果是平常,他看到地形那么险要,肯定也知道一旦深入,遭遇火攻就会全军覆没。


只是现在一打起仗来,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了。 此时,一旁的将领提醒夏侯惇:他怎么跑得那么快呢?是不是想引诱我们进去?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按照孔明的安排出现了。


刘备这一出现,夏侯惇刚有的一点警觉性就全都没了,抓到刘备才是他要做的事情。孔明先让赵云出来,再用刘备引诱,先后的次序安排得非常好。夏侯惇一心只想活捉刘备,结果很快就深入了峡谷。


部将李典见山谷狭窄,树木丛生,提醒夏侯惇要防备火攻,但已经太晚了。可能有人觉得这时候赶快退就是了,但是事情哪会那么简单呢?


一支十万大军的大部队全挤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想要全军而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埋伏在山丘上的刘备人马一看曹兵大部已进入山谷,马上把准备好的火把抛下去。曹军撤退的速度绝没有火势蔓延的速度那么快,最后只能是被烧得凄凄惨惨。


很多事情,当你走进局中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需要提前去预测才能躲得掉。否则一旦陷入险地,就毫无办法挽回了,夏侯惇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一场大火烧得曹兵死伤无数,这罪过是曹操和夏侯惇的吗?是刘备和孔明的吗?还是那些放火的人的?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所以我们只能说这是大家共同的罪过。


战争难免会死伤众多,尤其是现代,武器太厉害,万一核战争爆发,那就是整个人类的惨剧,所以当今世界才会这么强调和平。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战争的价值,以前的人口一多起来,自然就会爆发战争,战争是减少人口最快的办法。


但现在却不是这样,现在跟以前有些事情是一样的,有些事情是不一样的,只有把这个理清,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关羽和张飞依照孔明的安排,看到峡谷中的火光后,便杀出来阻截夏侯惇,夏侯惇拼死抵抗,却只能率少数残兵逃出。关羽、张飞得胜回来,见到孔明,屈膝便拜。


各位有没有发现,张飞的个性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情绪就直接地表现出来。火烧博望坡后,他觉得孔明的策略实在是太高明了,因此对孔明心悦诚服。


但关羽的表情只是很羞愧,他只是觉得自己当初不该对孔明那么没礼貌而已,并没有很服气。两个人的反应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然而就算如此,对孔明来讲,他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大家从对他有疑虑和不服,慢慢转为很敬服,这完全得益于他的实力。一个人一定要用实力来获得别人的信服,而不能用威势来勉强大家服气。


刘备这次大胜,证明他的团队实力增强了,曹操也不敢轻视他了,他也离那个远大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可是实际上,接下来的问题会更严重。曹操不可能就此罢休,不会因为这次失败就算了,然后固守着已有的地盘。


刘备有刘备的目标,曹操也有曹操的目标;刘备有刘备的任务,曹操也有曹操的任务。


曹操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铲除异己,这次兵败以后,曹操一定会带领更多的人马,以更强的兵力来攻打刘备,所以这次胜利对刘备而言,应该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孔明心中有数,知道下一关会更难过,刘备又何尝不知道呢?他这一路走来,历经无数坎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基本上是一波比一波好。


如果不是蔡瑁想杀他,他就不可能找到孔明。现在孔明下山,帮他打了胜仗,下一波就会引来更大的阻碍。正是因为不断地有更大的关口需要去突破,他才能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这一系列的困难,日子过得很好,那他也不过是像刘表一样固守一地,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所以我们常常讲,看起来是曹操一直在打刘备,实际上他是在不知不觉中给刘备提供成长的机会。


刘备与曹军大战之时,孙权在东吴刚刚即位不久,孙权为了给父亲孙坚报仇,杀死了杀父仇人黄祖,并攻占了黄祖镇守的江夏郡的一部分土地。


在中国人看来,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所以孙权有机会就一定会替父报仇,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人最好不要跟别人结仇,结了仇以后,就算他自己报不了仇,他的子孙也一定会来找你报仇,所以我们要多结善缘,少结孽缘,万一结了仇也要尽量去化解,不能老是冤冤相报。


但这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果不报仇,子孙们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祖宗。


黄祖是荆州之主刘表手下的将领,此时刘表因为下属被杀,土地被占,便请刘备共同商讨应对东吴孙权的策略。


但刘备劝阻说,曹操刚刚大败了一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现在去攻打东吴,万一曹操跟东吴两边夹攻,那就只能缴械投降了。


刘备的战略思维非常清楚,尤其在听了孔明的分析后,知道只有联合东吴,才能共同对抗曹操,所以他劝刘表万不可为了给黄祖报仇而置整个荆州于危险之地。


刘表对刘备说自己年纪大了,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刘备当然不会接受。可是孔明事先已经告诉过刘备,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不要再让了,因为他知道荆州迟早会是刘备的,不如趁刘表相让的时候接手过来。


但是刘备还是没有要,这种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呢?我们只能说作为一个政治家,就要多点勇气,多点担当,该要就得要,管别人怎么想干吗呢?


既然是迟早都会要的东西,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如果刘备说要,后果只会很惨,因为曹操一定会和东吴联合起来攻打荆州。


曹操做事一向不择手段,为了让东吴同意,他会说打下荆州后,土地各分一半,甚至将整个荆州都给东吴也行,因为他可以赖账,只要东吴同意一起夹击荆州,什么条件他都可以接受。


事实证明,条件给得越是宽松,赖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刘备拒绝接受荆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想:当初我不要徐州,后来证明我是对的,这次如果我要荆州,后果会怎样我还不知道,倒不如还是不要,至少我始终是同样的态度,不会让人觉得我虚伪。


刘备和孔明辞别刘表,回到新野后,刘表的长子刘琦来拜见。我们知道刘表受蔡夫人的影响,一直想废长立幼。刘琦是刘表的长子,他知道蔡夫人为立亲子刘琮,一定会想办法除掉自己,于是就来求刘备这位叔叔。


刘备刚刚为此吃过大亏,当然不敢再插手他们的家事,但见刘琦可怜,于是让他请孔明帮着想办法。


孔明心想:你都不能管,我怎么能管呢?俗话说,疏不间亲,你们是自家人,我是外人,外人来插手你们的家事当然不妥,所以孔明也不管。


第二天,刘备推说身体不适,请孔明代他回拜刘琦。刘琦见到孔明,谎称楼上有部古书请孔明观看。


待孔明上楼后,刘琦按计让人撤去梯子,然后再次恳请孔明相助。其实刘琦会这样做,也是刘备教的。


刘备觉得自己已经表明不会管刘表的家事了,如果孔明再不管,刘琦恐怕真要遭蔡夫人的毒手了。况且孔明是军师,刘备认为孔明的计策比自己高明,他管这件事的后遗症也会比较小。


其实孔明心里也有准备,他知道刘备明明没有病,之所以叫他去代为回拜,就是要他给刘琦出出主意。孔明想不想帮刘琦的忙呢?


当然想,因为他知道以后迟早是要跟刘琦合作的,如果这时候完全袖手不管,将来就很难跟刘琦打交道了。


现在见刘琦如此相求,他就趁机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告诉刘琦应该出外避险。其实孔明也是好意,只是这个戏一定要这样唱,否则主动介入,将来有理也说不清。


孔明告诉刘琦,留在家里是很危险的,倒不如去守江夏,反而更安全。刘琦当然很感谢孔明的计谋,并说一定会照做。


如此一来,双方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各自将来的发展也大有帮助。孔明是个精打细算、放眼未来的人,绝不是仅仅活在现在,他时时刻刻会预想未来的情况。刘琦提出去守江夏合情合理,也比较安全。


当然,后面还有些话孔明没有讲,那就是将来如果我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也可以跟我们互动。


这个话他不必讲,因为讲了反而是告诉刘琦,让他去江夏是为刘备日后着想的,从而使刘琦对他和刘备的这番好意大打折扣。可见话不能多讲,不能逢人就把所有的心思都吐露出来。


夏侯惇兵败回来后,曹操再举大军五十万,兴兵南下。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他不但要打刘备,而且占领荆襄之后,他还要去打东吴,将阻挡他统一大业的山头一个一个地拔掉。


所以,曹操不但不会因为败了一次就停下统一天下的脚步,反而还会举更大的军力来攻打刘备。这对曹操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在孔明和刘备的意料之中。


孔明建议趁刘表病危,取荆州为安身之地,刘备再次拒绝。刘备知道自己据守的新野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要对抗来势汹汹的曹军是不可能的。


如果此时能有荆州这么大的一块腹地和那么多的军民跟粮食,倒还可以跟曹操拼一拼,所以刘备如果接受刘表之托,接手荆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算他不好意思接手,也可以暂时代管荆州,以后让刘琦来做主。可是刘表的家庭关系复杂,这样又会引起他们内部没完没了的争斗。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备选择不要荆州,是经过了周密考虑的。


刘琦得知父亲病危,即刻从江夏赶回荆州,却不得其门而入。这是他们家庭内部斗争的结果。刘琮是弟弟,刘琦才是长兄,如果刘琦回来奔丧,按理应由他来继位,刘琮就没有办法如愿了。


所以蔡氏一族不让刘琦入内,不让他知道刘表的情况。刘琦当然也有自己的耳目,他快速赶回荆州,想看一看父亲,如果父亲的病不要紧,就当是回来看望,如果真的病危了,作为长子,当然要守在父亲的身边


。可是蔡瑁却说刘表让他去守江夏,现在他自己回来了,万一江夏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担当得起?虽然蔡瑁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是刘琦知道这不过是蔡瑁不让他见父亲的托词而已,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刘琦一筹莫展。


不久之后,刘表就死了。一个人死了,首先要让亲戚朋友知道。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如果母亲死了,母亲的娘家人就一定要亲自来奔丧。


我们是思维很周密的民族,女儿嫁过去以后,不能说死了就死了,除非亲眼看一看,否则不排除他杀的可能。


因此母亲过世,母亲娘家的长辈一定要去看一看,就算长辈都不在了,同辈里的年长者也要来仔细查看,就像法医验尸一样,意在看她有没有被谋杀,或者被虐待。这些传统的做法背后有我们中国人一套缜密的思维。


虽然刘表是男性,如果要发丧,第一个就要通知刘备,然后通知刘琦。如果他们都来奔丧,一定会看一看刘表是怎么死的,有没有他杀的可能。


虽然蔡夫人和蔡瑁老早就处心积虑地想让刘琮继位,但也并没有谋杀刘表,只是等刘表一死,就让刘琮继任荆州之主,这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蔡瑁一心拥立刘琮,然后对曹操誓死不降,甚至于想办法把曹操打败,使幼主刘琮能够扩张地盘,那他还是不错的。但蔡瑁目光短浅,并不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


他派人去告诉曹操,说刘琮要投降,只要求让刘琮继续做荆州之主,这样他蔡瑁就可以掌控荆州的全局了。


曹操当然满口答应,至于以后反不反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蔡瑁这种人不会想那么远,因为他们都是很短视的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此时的刘备连刘表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刘琦虽然知道,可也没有办法。其实刘琦可以直奔新野去告诉刘备的,跟刘备联合起来去打蔡瑁,但他没有这样做也是好事,否则曹操就有可能趁机将整个荆州都拿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琦的反应不够快,考虑问题不够周密,对当时的情况来讲反而是件好事。而蔡瑁让刘琮投降曹操,看起来不对,实际上对整体的发展也有益处,只是这样的结果并非出于他的本意。


孔明再一次劝刘备取荆州,刘备仍然不答应。孔明主张该拿的就要拿,作为一个政治家,就要为百姓负责任,如果什么都不要,土地从哪儿来?


要么不搞政治,既然要搞政治,就要有点魄力和担当。但是刘备始终认为自己是讲仁义的,那种乘人之危的不仁不义之举绝不能做。


孔明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将自己的看法说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就是做到了“合理地坚持”。但如果已经合理地坚持了,老板还是不同意,身为干部,就应该接受老板的意思。


所以孔明的表现也很好,该讲的都讲了,该坚持的也恰到好处地坚持了,但是最后的决定还是让刘备来做,刘备说不要,那就算了,可以走别的路。


作为一个军师,不可能只准备一条路,第一优先的路老板不同意,可以坚持,如果老板实在不同意,那就再走另外一条路,这才是一个好军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从现在开始,刘备和孔明的搭配慢慢有了很好的默契,对今后的发展也相当有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小弘

    曾老深入浅出讲解,能看到三国故事情节后面的道理智慧

  • 0717红豆红

    如果能看到曾老的视频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