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钓鱼这项活动起源很早,或许从鱼进入人类食谱就开始了。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就有骨质鱼钩出土,当时的鱼钩是两头尖,中间粗的直钩,特别考验技术。
到了新石器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弯钩,一部分鱼钩的末端甚至出现了倒刺,上钩的鱼就再难跑掉。
在骨质鱼钩时代,很多鱼钩并非在河底或湖底被发现,而是住宅或墓葬中所出,并且保存得非常好,考古人员推测,可能一部分富裕阶层的钓鱼活动已经并非捕猎,而是娱乐了。
宋代钓鱼爱好者、定居洛阳洛河之畔的著名学者邵雍,写有钓鱼史上名篇《渔樵问答》一文:“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樵者请问其方。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lún】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而鱼不可得。”邵老先生的文字说明,至少1000年前的钓具已经和今天大致相仿,且时人对手竿、钓具、钓技有了经验性总结,缺一样就上不了鱼。
古人的鱼竿多用竹子制作,《诗经·卫风》中说,“籊籊(tì)竹竿,以钓于淇”,竹子质轻,挺直修长,富有弹性,自然是最理想的天然钓竿。
迟至上世纪90年代,竹竿还是普通老百姓作钓的“主力”。
不过古今不同的是,汉朝之前的钓竿比较短,例证是战国时期铜器上刻的钓竿都不长,而到了汉代,有很多画像石中的鱼竿明显长了不少,按图中的比例估计有四五米,正是如今鱼竿最多见的长度。
当时鱼竿的竿身也出现了雕饰花纹,东汉长居洛阳的大文豪班固在《西都赋》中写过“揄yú文竿,出比目”。
文是纹饰,比目是比目鱼,众所周知比目鱼多为海鱼,西汉皇室就已经玩起了海钓。
到了唐代,钓具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装有绕线轮(钓车)的抛竿。抛竿虽身材短小,但依靠强大的绕线轮(钓车)和抛钩技巧,可以把饵料抛出五十米以上,专搏深水里的大鱼。
宋、明时期的山水画,比如《寒江独钓图》《渔舟读书图》《子陵钓图》等都出现了轮竿的影子,令人称奇。唐代诗人陆龟蒙在《渔具诗》里写道:“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舟小。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心将潭底测,手把波之袅。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极具画面感。
抛竿在古代风行了很久,明代有位学问家叫屠隆,还在《考槃【pán】余事》中写过“江上以蓑钓为乐事,钓用轮竿,竹用紫竹,轮不欲大,竿不宜长,但丝长则可钓也”。
遗憾的是,清代绘画中抛竿已经很少见,后世近乎失传。到了近代,反被国外传入的海竿一统江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