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章】摆脱对待别人的差别心
 26.68万
试听180

【四九章】摆脱对待别人的差别心

00:00
15:3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把百姓当孩子,我们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第49章》。这一章也是专门谈圣人的。我们每一次都要再提醒一下,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一个虚拟的角色,代表悟道的统治者。


古代的社会只有统治者在发号施令,大多数人属于百姓,被统治者。所以他们的幸福快乐,往往在于统治者一念之间。那么既然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是非常正面的角色,他悟道之后,他的做法就让人惊讶,让人赞叹。


这一章的内容一开头有一句话,我照我所知道的、合理的方式念出来,大家先不要惊讶,先听清楚,我们在怎么样去读他的原文。《老子·第49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xì)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它的意思我用白话文先说一遍:圣人总是没有意念,而是以百姓的意念作为自己的意念。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行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守信。圣人立身于天下,谨慎收敛啊,使天下人的意念归于浑然一体,百姓都努力在听在看,圣人把他们都当成纯真的孩童。


我们学《老子》的时候,如果懂得他的基本的思想,他的内文有些地方倒不是那么严重,说一定要这样改、那样改。我这边说一下,一般人念《老子》都参考王弼的版本。王弼的版本一开头怎么说呢?大家都很熟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你理解的时候以为是: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念,他以百姓的意念作为自己的意念。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如果说“圣人无常心”,王弼本的写法是对的,代表“常心”、固定的意念不太好。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在于,我们先说版本上的根据,帛书本乙本直接写成“恒无心”,就是我们现在念的,不是“无常心”,是“常无心”,所以我把它改成“常无心”。


接着我就要说明了,在老子笔下,“常”这个字从来没有不好的意思。“常”代表永恒,当然是好的。一开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常”都是好的意思。“常”这个字常常出现,也包括“知常曰明”,了解常道、常理,就是一种启明。所以如果“常”都是好的意思,你怎么可能弄成一个“圣人无常心”呢?圣人没有固定的或是永恒的心思、意念,这不是有问题吗?


其次我们再看,在《庄子》书里面,《德充符》这篇,倒是出现了“常心”这个词。“常心”这个词也是好的意思,他说“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意思就是说:我们经由人的认知能力,去把握主导自我的心;再经由主导自我的心,去把握普遍相通的常心。常心是好的,普遍相通的。所以常心是好的,所以你用王弼的版本说“圣人无常心”,就有问题了。


所以我们在这边简单归纳一下:“无心”是好的,“无心”两个字,我们常说“无心而为”,无心;常心也是好的。但是你说“无常心”就有问题了,所以你应该怎么说呢?“常无心”就对了。圣人总是没有什么刻意的念头,这样就对啦,你可以说“常无心”。所以同学们对于原来版本的写法熟悉的话,今后看能不能调整一下,要改成“圣人常无心”。你要常常记得“无心”两个字,“无心而为”,这是对的。


这方面的问题翻来覆去蛮复杂的,我们再简单这样思考一下。请问:圣人有没有他固定的想法呢?有没有所谓的“常心”呢?答案一定是有的。他要造福百姓,他是悟道的统治者。他要以他特殊的模式,无心而为,造福百姓,这就是他的“常心”。怎么可以说圣人没有常心呢?圣人如果完全没有固定的、永恒的、恒常的意念的话,他不会想去照顾百姓、让大家过平安愉快的日子的话,圣人不是随波逐流吗?百姓要这个,他就跟着做;百姓要那个,他就去改变,那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他凭什么说他悟道呢?所以要记得,圣人一定是有常心,有他固定的智慧。但他常无心,他不会说我个人认为我刻意要做什么事,我要对百姓如何如何。所以你要记得,“常无心”跟“有常心”这两个词不矛盾的,甚至不能互缺的,一方面常无心,一方面又有常心。


我举个例子,我们做父母的,你如果学了道家,你怎么样去教育小朋友呢?首先你当然是为小朋友好,希望他过得平安愉快,在功课上、在生活上都很顺利。你当然有常心,有这种固定的意念。但是你在教育的过程里面,你要常无心,总是保持一种无心而为的态度,让小孩子可以按照他的个性、专长、才华,去好好发展。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了解他,让他顺着正确的方向去走。所以“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这意思。我要以小孩子他本身的愿望与兴趣、能力范围让他去发展,以他的心为心。但是我一定要有一个常心,就是我要让他保持平安愉快,走上正确的路,这是一个常心。这只有做父母的高瞻远瞩,才能够掌握到,才能表现出来。


圣人也是一样。圣人是有常心,但是“常无心”,后面就接着“以百姓心为心”,这样才讲得通。否则你说,我个人没有固定的意念,通通按照百姓的想法,等于是父母教育孩子,父母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全部照小孩子的想法,那还得了。因为小孩子有时候会有他天真幼稚的一面、本能冲动的一面,他如果天天都要玩手机,跟你玩游戏,那父母怎么办?以百姓心为心,后果不堪设想了。百姓也是跟小孩子一样。所以这句话太重要了,所以我们才花这么多时间一定要分辨。这句话王弼本不管再怎么解释,都不容易说得通。


我们如果继续看原文,看下去就知道,圣人确实是有他的智慧,总是有他固定的心里面的理解,所以后面才有那一句。他说: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看到没有?这是他的固定的意念,他的“常心”就用在这个地方,等于他的智慧就用在这里。千万不要以为他完全没有固定的意念。他有固定的意念,才能够做到对于善良的和不善良的这两种人,他同样善待,最后人人都变善良了。“德善”的“德”,这个德它写成“道德”的“德”,意思我们知道,在《老子》里面这个“德”与获得的“得”相通,就获得了善了,人人行善了。


第二个是守信的。对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等于是老子有无限的包容,因为他了解得很清楚。善人之所以行善,很好,他有他个人的选择。那不善的人之所以为不善,也可以体谅他的困难,也许他有偏差的观念,或是一时冲动的各种欲望出现,怎么办呢?所以对于善人、不善人,我都善待。最后大家发现说,原来有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在包容我们,了解我们。


事实上,很多做父母的都有这种经验。对孩子你不能说,你是听话的,我就喜欢;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不是的。不听话的,你要多了解,照样包容他,他有一天还是会回到正路上来的。对于守信的人也是一样。所以这边讲说圣人他怎么做呢?最后结论是说,他立身于天下,谨慎收敛啊,使天下人的意念都归于浑然一体。


这句话也说明了圣人有他自己的想法。“圣人常无心”,他的“无心”是指说,我不要有个人特定的意念;但是我有常心,不是无常心。“常心”就是我已经觉悟到智慧了,所以后面的做法都代表圣人有他固定的智慧,他的固定的做事的方式就是“无心而为”。


所以第一句讲“圣人常无心”,整个后面所说的都是,我不要以个人的念头,我不要刻意的要做成什么事,然后反而事情都做好了。所以他说谨慎收敛,使天下人都能够“浑其心”,所有的意念归于浑然一体。不要去分谁善谁不善,谁信谁不信。你不善的、不守信的,我通通包容。到最后都是同样一家人,同一国人,大家都是天下人,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呢?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智慧所在,总是看到根源与归宿;而中间的人,有他各自的遭遇,所以可能有他各自不同的观念与表现。


所以到最后还是浑然一体,不要忘记我们都来自于道,最后都回归于道。而在生活的过程里面,目的是要保持平安、愉快,让大家觉得活在世界上是很值得的。借此可以打破所谓的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就是人活在世界上可能要受苦受难,遇到乱世的时候,可能生命没有什么保障;照样可以让你珍惜自己的生命。


最后结论,老子这样说:百姓都努力在听,在看,圣人把他们都当成纯真的孩童。这句话是结论,你圣人把他当纯真的孩童,也就是我们前面讲比喻的时候,一再用父母教导孩子做比喻嘛。父母怎么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呢?但他自己的想法,他不是刻意地要小孩按照我的想法来做,而是他知道怎么样从整体来看,怎么样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最好。


孩子年纪还小,就跟一般老百姓一样“注其耳目”,耳朵在听,眼睛在看。这个时候圣人把他们当孩子一样,能够多方面去开导他们,包容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接受,可以欣赏,但是让他们自己去慢慢发现。我不要区分得太厉害,区分之后可能会有各种后遗症,就是灾难。所以我们就设法避开灾难,大家走在一个比较正确的路上。你要老百姓统统启明,这可能性太小了。你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有个特色,父母对孩子,圣人把百姓当孩子,当然是包容,包容里面一定有一种了解与欣赏,同时有一种鼓励与支持在内。久而久之,百姓自然而然就按照他比较正常的、正面的潜能去发展了。


这一章里面我们学到什么呢?我们要记得,要把王弼本稍微修改一下。第一句话,把它改成“圣人常无心”。“无心”很好记,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无心而为”理解“无为”,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常无心”。我们的根据就是帛书乙本,有人问为什么不说甲本?甲本这个地方正好脱落了,原文看不清楚,所以讲帛书本乙本,“圣人恒无心”是可靠的。目的是要让天下百姓通通“浑其心”,大家都完全打成一片。


【课后思考】

在最后请你思考一下,你如果是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回忆一下,你把孩子当作纯真的儿童,他做的对不对,有时候他弄不清楚怎么回事,你就要以孩童的姿态对待他,这就是常无心。但是你又知道什么对他好,什么对他是一种挑战,因为做父母高瞻远瞩,这方面应该了解的。但你不会把自己的意念加在他身上,不会说我一定要有心而为,那就错了。你要无心而为,但是你心里也知道你是为他好,并且你知道怎么样叫做为他好。所以我们学到《老子》这一章之后,对于教育子女可能会有新的想法。不知道你以为如何?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精选用户评论
  • 勤奋者健强

    圣人面对善者信者,当然是善心信心。圣人面对不善者无信者,也能保持自己的善心信心,不因此而改变,这就是像孩子一样的天真无邪,这就是圣人的德行。

其他用户评论
  • 荡相遣执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有常心以治天下于富有,以常无心以百姓心为为,以施无为。 善有,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吾善待一切善与不善,以使天下人都归于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吾与诚信与不诚信之人皆讲诚信,以使天下人皆归于诚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治理天下,非常谨慎,使百姓心浑然一体,百姓皆在听在看,圣人把百姓当孩子一般看待。 有所悟:育子之教,自当守善诚之心,行无心之教。子所父母之爱,育德育才,必父母之常心。然子之志向,岂合于父母之愿?必察天赋异禀,知所归于处。善导之,激励之。以收水到渠成之功。

  • 小白兔的影子

    再次被傅老师的中文功底折服

  • 李知北

    老师你好,圣人以常无心治民,那么民与民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圣人以诚信对有诚信和没有诚信的人,那么有诚信的人会不会,陷入我有没有诚信都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犯错,父母会以大方向为目的来引导孩子走向正轨。但是百姓之间并没有长幼之分。善者不善之师事对自身有要求的人而言。百姓难以道来观身,对应同为百姓的无信者应该怎么应对。

    如是说_锦韵笙笙 回复 @李知北: 傅老师说,老子说的圣人不是具体一个人,是了解和掌握了道的人,《老子》通篇我理解是在讲道,告诉大家如何体会道,做到道,如果大家都行道,那么所有人都是老子讲的那个圣人了。

  • 远山读书

    这么理解可以吗:教育子女时,大方向把握,细节上不拘小节任由发展。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含糊。

  • 原真草堂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xì)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