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论
这回的节目,咱们聊聊大宋帝国的“食油危机”。这个食油可不是地底下抽出来的那个石油,是炒菜吃的那个食油。这个故事得从王安石变法开始讲。
变法缘起:总有一些“刁民”想偷懒!
升职也要看人缘?
公元1042年:21岁的王安石中了进士,连着放了25年外任。
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大宋朝换了新领导。已经从青年突击队混成老干部的王安石口碑不错,群众基础也很好。
王安石↑
宋神宗觉得这老苗子还有价值重点培养,龙椅子都没坐热,就把王安石调到身边当宰相。
一场因为“倒儿爷”兴起的变法
王安石变法里头有个创意叫市易法,据说是家住汴梁的普通读书人魏继宗给支的招。
“市易法”缘起:
外地商人千里迢迢把东西运到汴梁,这帮倒儿爷控制市场,低价把东西买进来,再高价卖给老百姓。一买一卖,正经商人和老百姓都没占便宜,只有倒儿爷得益。
解决办法:
让朝廷自己当倒儿爷,成立个部门,公买公卖,大家沾光。
王安石——被芝麻放倒的宰相
变法前:有钱才是王道!
从皇宫内库拨款100万贯,成立个市易司,按保护价收购外地商人手里的货物,再平价卖给老百姓。
100万贯是什么概念?
宋朝的1贯钱=1000个铜钱
1担大米=120斤=600~700个铜钱
变法后:买啥啥贵
自打有了市易司,老百姓出门买什么,什么都贵。原来不贵的东西,市易司跟着一掺和,也就贵了。
那时民间流传过一个顺口溜,后来收到了《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说的是市易司“卖梳朴,梳朴贵;卖芝麻,芝麻贵”。
梳子贵点就算了,芝麻卖得贵了,老百姓不答应,成天闹。
小皇帝跟外头让人闹得脑仁疼,皇帝他奶奶和她妈,也跟他闹,坚决要求把王安石给炒了。
理由不过关,宰相也玩儿完
小皇帝让王安石解释今年这芝麻为什么这么贵。《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王安石原话是“今西京及南京多处水,芝麻不熟,自当贵。”
宋朝人说的西京指的是河南洛阳,因为在东京汴梁的西边,所以叫西京;
南京说的不是今天那个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宋代叫应天府,是宋太祖赵匡胤起家的地方。
王老干部给的这理由,小皇帝不大满意,后来还真把他给炒了。晚年王安石回老家隐居,最后据说是心里有口气憋着,活活憋死的。
香油——食用油中的top1
宋朝人:香油可是炒菜必备!
会说中国话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 盐、酱、醋、茶 ,而这个说法最早出自南宋的吴自牧。
吴自牧↑
“油”这个概念出现比较晚,大概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时间段。最早的意思跟现在也不一样,专指各种植物油。
宋朝以前:只吃动物油,不吃植物油。主要吃蒸菜、炖菜和烧烤,再就是切点肉片、鱼片生吃,不放油都成。
宋朝以后:动物油越吃越少,植物油越吃越多。
选择植物油也是无奈之举
宋朝的疆域本身就小,养不起牲口,吃不起动物油,只能吃植物油。
明朝以前,能榨油的主要就是芝麻、苏子和大豆。那时候的食用油分级标准跟现在也不大一样,光靠鼻子闻。
豆油有股豆腥气,基本没人吃;
苏子油虽说香,可香得比较别扭,只能排第二;
最受欢迎的就是香油。
菜籽油的“逆袭之旅”
逐渐销声匿迹的变法
王安石回乡隐居以后的第16个年头,宋神宗发30万大军讨伐西夏失败,死在了公元1086年,享年38岁。变法这件事前前后后折腾了19年,至此再就没人提了。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市,徽、钦二帝被俘吃了牢饭,泥马渡康王,落脚临安称帝,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
南宋:丢了北方芝麻地,被迫培育油菜
大宋朝分南北。南方气候不适合种芝麻,老百姓过日子又离不开油,大伙就琢磨出油菜这么个新生事物。
油菜的老祖宗是芥菜,周朝那会就有人种这东西当菜吃。芥菜籽榨的油就是菜籽油,南北朝时代就有,可没什么人爱吃。为什么呢?因为有味。
“油菜”一词发明者:黄公绍
黄公绍↑
南宋末年,不光普通老百姓,就连皇帝也改了口味,开始拿菜籽油炒菜吃。据《宋会要》记载,南宋皇帝的御膳房同时得预备芝麻油、苏子油和菜籽油,用的最多的就是菜籽油。
郭论
油菜这东西开花都是金灿灿一片,细分的话还其实还可以分成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三种。大宋王朝灰飞烟灭以后700多年,春天赏油菜花海,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成了中国人新时尚。
司马光编的书,对王安石不一定公平啊。
依音_mi 回复 @白衣覺閎: 楼上俩笑死人了,司马光当历史学家还行,当官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菜籽油才是我的最爱,没有什么比菜籽油香。
钢铁C 回复 @桃生纯太DNA: 对我也是
泥马渡康王 不是真泥马,是河里的淤泥。人骑马过河弄得马一身泥,被后人传成了泥做的马。
不不不,我们四川人民还是喜欢菜籽油,炒菜好吃。
说某某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相声演员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口味 一概而论很招人烦
好听好听
大名府的路过…
原来大宋就有发改委了
芥菜疙瘩切丝炒肉好吃😋
超级制作 回复 @驹忆堂_螃蟹: 光听菜名就唤起了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