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天涯漂泊之感,道尽黯然思乡滋味
——羁旅诗赏析
在封建社会里,很多诗人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他们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 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所谓“羁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旦离开故乡,无论天涯海角,无论世事沧桑,无论显达穷厄,乡土之梦都会始终伴随。诗人们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出自己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我们把这类诗称之为“羁旅诗”。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诗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它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1、“望月怀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2、归雁传书”,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3、折柳送别”,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4、杜鹃啼血”,如李商隐的《锦瑟》。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是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任隋县尉时经过商山所作。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天刚亮,侍从便开始套马备车开始动身,那马套上的铃铛不时响起声音,在游子思乡的心里回响着。此句通过“动征铎”、“悲故乡”写出了游子在外的艰辛和思乡之切。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乃千古名句,被世人所传颂。古时人们远行都是闻鸡鸣声,再看有月亮才决定收拾行装动身,这句话“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古时羁旅游子披星戴月的艰苦境遇。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残败的景色更让人动情,通过这两句景色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相当忧郁、落寞的。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于是便想起了昨晚的那个梦,在梦里他看见了野鸭和大雁在湖塘里嬉戏玩耍。因为眼见残败之景,诗人思乡之情陡增,于是他梦回家乡杜陵,细细品味着故乡的一景一物。通过这两句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流浪在外,无比想念家乡,又被当朝派往他乡,自己不得不从的无奈之情!
温庭筠这首经典唐诗,其中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出了广大羁旅游子的心声,被世人皆知,广为流传!
好啦!今天关于羁旅诗的赏析就先讲到这里,同学们都学会了吗?期待下次课与同学们见面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