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贾充说曹髦怀疑司马昭,有何证据
司马昭继任大将军之后,手握兵权,独揽朝政,代魏之心昭然若揭。魏帝曹髦不甘沦为司马氏的傀儡,不惜铤而走险,于公元260年率兵讨伐司马昭。
那么,曹髦此举真的能挽回颓势吗?一向工于心计的司马昭,为了达到目的会做出怎样的恶行?这场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中国历史上经常有文字狱。因为汉字弹性非常大,从不同的角度都解释得通。于是,文字也就成为一种最好用的排除异己,或者有意陷害别人的工具。
现在贾充就用了这一招。他告诉司马昭,说当今皇上对你不信任。司马昭不是一般人,很理性,问他有什么证据。
贾充回答说,皇上吟过一首诗,里面在影射你。司马昭听到这样的分析,再看看那首诗,思路很自然就被引到这上面了,认为皇上果然是在影射自己。
这种伎俩其实非常老套,并非贾充的发明,但它还是非常管用,连司马昭这样的人,都很容易相信。
为了试探曹髦,司马昭煽动群臣,奏请曹髦加封自己为晋公,但曹髦却对此事迟迟不决。
司马昭愤然而起,质问曹髦:“司马氏屡建大功,加封有何不可?”
曹髦又恨又怕,无奈地说:“敢不从命。”其实,曹髦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他也知道,现在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就好像自己的祖父当年被封为魏公一样,以后的情况就是历史的重演了。
可是,曹髦应该自己衡量一下,当年汉献帝有那么多的旧臣,汉朝有那么长久的历史渊源,都拿曹操没有办法,仅凭他自己,能拿司马昭怎样?
但是人往往很难保持理性,曹髦觉得受不了,当场就流露出来了,这是他非常不成熟的表现。
司马昭以下犯上,当众给曹髦难堪,而后便扬长而去。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亲自讨贼。到今天,“司马昭之心”已经变成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了,表示某人心里打的主意大家都知道。
只要“司马昭”这三个字一出现,大家都知道这是负面意思,是说这个人不怀好意,大家要小心。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对我们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曹髦讲的这句话,其实其他人也都知道,却没有人奈何得了。其他人比较聪明,话放在心里不说出来,而曹髦却说出来了,所以左右赶紧劝他不要讲,免得惹事。
曹髦最后难逃一死,因为他很莽撞,没有做好周全的计划就开始行动,说难听的就叫找死。
“找死”跟“早死”两个词近音,这是非常有趣的,曹髦豁出去了,去找死,结果真的提前死了,其实也是求仁得仁,我们也不能说他不对。
曹髦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干脆拼了!实际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告诉他要“忍”,可是他却变成“不忍”,就把自己送上死路了。
同样一句话,有正反两面意思,一面是说,这个都可以忍,那其他的当然也可以忍;而曹髦的解释是说,这种事情如果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
干脆不忍了,结果把自己送上了死路。可见他的解释是不好的。
司马昭之心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蛋仔战队_蛋小粉: 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
好听好听好听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无畏1218: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谢谢关注和点赞,请多多分享。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和咖啡一起:
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Sunday_夏花:
牛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阿坚_ma:
吴国和魏国都内乱,都是不正之名做的皇帝
曾仕强学堂 回复 @qzuser_zhfd:
三国志是罗贯中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小董333: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
司马昭之心
好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512655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