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大丈夫的作风,我们要介绍《老子•第38章》的后半段。第38章比较长,前半段谈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我们已经大致做了介绍了。那么后半段就是上次还没有说明的部分,也就是谈到仁、义、礼,礼这一点后面就出现问题了。
我们把原文读一遍,《老子•第38章》的后半段: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我们把它白话意思说一遍:礼的出现,使忠信沦于浇薄,也是大乱的祸首。以前的有识之士,把握道的浮华外表,其实正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我们在这一段里面看到什么?看到前面说到,乱是怎么来的?愚蠢怎么来的?乱和愚当然是指天下大乱的原因何在了。所以他这里要批判两点:第一个是批判礼,第二个是批判前识者,我们把“前识者”理解为“以前的所谓有识之士”。
这边分两方面,他说礼让忠信沦于浇薄,也是大乱的祸首。这怎么说呢?上一集里面我们谈到,礼本来是要表达人的内心真诚的情感的,但是如果礼仪、礼节、礼貌学得太多的话,无法配合情感的表达,到最后可能是为了行礼而行礼。就是我跟你相处,外面有礼节表现,但我内心有没有情感呢?先不管它,反正是礼多人不怪。然后人与人相处的话,没有按照礼的规矩,就会受到别人责怪了。由于这种内外情势的压力,大家怎么办呢?就行礼如仪,内心就谈不上什么真实的情感了,所以这个礼就使忠信沦于浇薄。因为你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所谓的忠与信。
忠就是对自己真诚,信就是言而有物,说话算话。忠信本来是我内心有真诚的情感要表现出来的,浇薄就是我们说人情浇薄变成是人情薄得像纸一样,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情感。所以本来希望你有内心的真诚情感,结果到最后大家都在表演,那不是一个大乱的开始吗?因为以后就变成尔虞我诈了,说话变成客套的门面话,别人也很难判断你是不是真心的。也就是礼仪越繁琐,内心的真诚可能越跟不上,而人就受到礼的拘束了。内心没有情感,而表面上必须遵守礼的约束,最后不就变成礼教吃人吗?那么这是对于天下大乱怎么来的,推到礼的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个老子要批判的是谁呢?就是前识者。前识者就是以前所谓的有识之士,他只是把握到道的浮华外表,而正好是愚昧的开始。看到没有?以前你有知识,那正好是愚昧的开始,因为你只把握到道的浮华外表,你没有对道有真正的领悟。在这边就特别强调了,对道有真正的领悟,然后你才可以有具体的应用。如果你没有领悟,只有应用的话,那只是一种术而已,具体的操作技术。
韩非子在这里就举一段古代的有趣的资料,意思就是有些人自作聪明,修道、修养修了好久,结果知道的只是术而已。他说楚国有一个人,懂得道术的,名叫詹何。詹何有一天坐在堂上,旁边有几个弟子侍候。这时候门外有牛经过,叫了几声。弟子从牛叫的声音就判断说这是一只黑牛,它的额头是白色的。詹何怎么说?詹何身为老师,他就说,你说的没错,它是一只黑牛,但是白色是在它的角上面,就是黑牛它不是白额头,是白的角。
从这段话你就知道了詹何怎么教弟子。我们一般只能说听音辨位,听声音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但是他们可以听声音就知道这个生物长得是什么模样,他不用看就知道了,听声音就知道了。这实在是让人惊讶,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哪一种本事。
那么既然弟子说的是黑的牛,白的额头,詹何说的是黑的牛,白的角,怎么办?到底谁对?就派人去看。去看了之后,果然发现那是黑牛,而它的角上绑着白色的布条,谁对呢?老师对,詹何对,黑牛白的角,但这个白的角是绑上白色的布条,所以又称作白的角,而不是学生说的白的额头,代表学生还是略逊一筹。
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很有趣,怎么会有人把白布裹在牛角上呢?是不是要故意去测验他们师生的能力呢?可能是要配合表演吧。结果牛叫的声音,居然能把它的角绑上白色的布这一点表现出来,这真是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想得到的。
韩非子怎么评论这一点呢?韩非子认为这些人莫名其妙,辛辛苦苦练的道术,结果去猜牛长什么样子,听起来好像很了不起,可以让大家吓一跳,最后还是承认老师比较厉害,但是这些只是浮华的外表。韩非子说,你派一个身高五尺的小孩子,就是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普通平凡的,没有特别的智慧的,到门外一看就知道是黑牛角上绑着白布条。然后身高五尺的普通的小孩,与你研究道术一辈子的詹何所看的是一样的。但是你就偏偏要从声音去猜测去想象,小孩子一看就看到了什么情况,请问你这样的道术练了半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韩非子举的例子要说明什么?就是说你不要去搞那些无谓的道术,你不要只做到术,这个术只会制造更多的愚昧。比如说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这两种不同的功能,你不要混在一起。混在一起之后,你下一步要做什么?要表演魔术吗?反而显得愚昧了,把日常生活搞得复杂了。
接着老子就提到一个词了,叫做大丈夫如何。说实在,“大丈夫”这个词在《老子》里面只出现这一次,你有时候很难去对照,到底这个是指什么?我们说过老子思想是一个抽象的概括,很抽象。他讲大丈夫也没有说这是什么具体的情况,你只能这样去理解。老子既然强调智慧的觉悟,大丈夫,丈夫就指一般的男性,大,加个大的话代表是有志向的,有卓越表现的,代表他是想要悟道的人,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事实上,在古代的传统里面提到大丈夫,首先就会让你想到孟子。因为孟子里面提到大丈夫,听起来让人振奋,他怎么描写呢?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的说法,代表内心有一定的见解与修养,又不受环境压力所影响,有高贵的人格,这叫做大丈夫。
但《老子》里面的大丈夫不可能是强调德行修养的,他强调的是什么?也是正面的意思。你看他后面怎么说,说他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就是说我不会像前面那种重视礼的表面的功夫,重视那种以前的知识,我不会浅薄又浮华,好像我是要去魔术表演,靠一些道具的帮忙,让别人在视觉、听觉方面发生错误,让别人惊讶的。这就是所谓的浅薄浮华的部分。大丈夫根本不要这些。他有淳厚的心态,实在的立场,站稳在根基上,脚踏实地,做他该做的事,努力去设法悟道。所以在这里所谓的大丈夫,确实可以理解为想要悟道的人,有一点接近老子所谓的侯王,他有某种统治者的身份,可以化民成俗,但是他还是要设法悟道,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
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就发现,一方面我们了解了礼的问题,礼本来是要帮助人去展现正常的情感,但有时候礼多了之后,情感来不及配合,它就变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失去它真实的内涵,变得虚伪了,由此造成混乱的开始。第二种是以前那些有见识的人,往往是在术的方面下功夫,结果反而显得愚昧。所以这两点是老子所批判的。那结论呢?结论有所取舍,所以他说去彼取此,他要取的是厚重和实在,掌握到根本。他要舍的,他不要的是什么?与厚相对的浅薄,以及与实在相对的浮华。“华”这个字在古代与“花”是相通的,花开花落,很容易凋零。
所以在这整段话里面,王弼的注解他就强调,老子提醒我们要“崇本抑末”四个字,要推崇根本的部分,而压抑末端,也就是那些后面的术、可有可无的表现。这四个字很好,叫做崇本抑末,把根本掌握住,把细微末节放在一边。因为人的生命时间宝贵,机会有限,所以一定要设法掌握到根本的部分。
我们再回顾一下整个《老子•第38章》,一开头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希望我们推崇禀赋,而不要去贬抑禀赋。也就是说你不要刻意去修德,修德代表什么?我认为禀赋不够,所以我就好好去修德,以便适合人间的需要。你一想到人间的需要,后面就是仁,是义,是礼了,这是很标准的每况愈下。离开根源越来越远,进入到人的世界,接受各种相对的价值观,往而不返,而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也就是离开道越来越远。所以我们从这边可以看到老子的想法,他认为人的生命很特别,他也需要修炼,但这种修炼并不是修炼德行,因为德行是人间所规定的价值判断。
那么老子认为,人的修炼是需要在什么地方修炼呢?在认知方面修炼,把知从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而这种启明出现之后,就会从道来看一切,这个时候可以自由选择,你一定要配合智慧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而慢慢摆脱人间的价值观的束缚。否则的话,你是劳而无功,最后可能往而不返。
所以在这一集里面,我们学到了《老子》38章后半段的部分,要注意到礼本来是要帮助我们情感有适当的表现,但你千万不要因为过度重视礼而忽略了根源的情感,结果反而让忠信变得浇薄,大乱就开始了。至于说古代一般所谓的有识之士,他可能是卖弄一些聪明,掌握到浮华的外表,看起来很热闹,结果他陷于真正的愚昧之中。
很多事情你不要故弄玄虚,老子是强调它的道是玄之又玄的,但是这一点都没有故弄玄虚的意思,而是让你知道,宇宙万物有没有来源与归宿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道,对于怎么样去掌握到道,而人的德它与德行不一样,但也需要某种修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将来还会有专门谈到德的问题的章节,我们再做详细说明。你有什么样心得,欢迎提出来讨论。我是傅佩荣,谢谢。
个人认为问题不在“礼”,而在失“道”,“礼”只是因失“道”而演变出的结果,并不是问题的根源。另外,重“术”不重“道”,也是因为“道”过于微妙无法言传,学习者只看到显而易见的“术”,而难察觉背后更深一层的“道”。
我真的不是玄武 回复 @吾观朔: 我觉得你说的对 但是不全对 这章想说的是 不要说舍本求末的去重视礼认为礼仪搞好了就能让世界太平 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是表面重礼仪 实际上是鸡鸣狗盗 。而不是纯粹的指责礼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道家注重让人保存自己天生的禀赋,禀赋也是人原始的性向,也让人拥有各种选择的可能。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禀赋也包含人性向善,只是道家重点让人紧紧守住内心的真善美,而不要去强调外在的道德修养。
其实佛家两段都包含了,在见道位之前,是修慧的,就是提升认知结构以开悟,这叫般若道:过了见道位,就是菩萨道,主要是修慈悲、度众生,叫方便道。可以对应道家与儒家。
智慧的觉悟,唤醒内在的德行
礼者,祸乱之首,意思是否类似“乡愿德之贼”?
管波慎独 回复 @掠过山峦的风: 我也想起孔子说的“乡愿德之贼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过度的重视礼,看着场面很热闹,但会引起人心的潜移默化而失去忠信,进而出现动乱。故追求浮华是愚蠢的表现,大丈夫追求根本而不是浇薄,追求朴实而不是浮华。 故礼要简约,道要推崇。万不可本末倒置。若要回归于道,要在德行上下功夫,事情上去磨练,这样才更容易趋于大道。
是先有乱后有礼,还是先有礼后才乱的?
月婳如痕202011 回复 @听友270610997: 礼崩乐坏之后乱的
傅老师 还记得我吗我来喽 老师请喝茶
前半段让我想起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吾性自足,无需外求”和上德不德有共同的地方吗?
月婳如痕202011 回复 @资深青年_ih: 上德没有分别对待的观念,所以不区分有德还是无德,就是智慧到了启明,我们一般人都是区分、最多到避难,得道的人都是启明阶段,佛家说无相和明心见性,儒家说修心养性
在喜马拉雅上买了4个不同的老师讲解道德经的课程,比较下来还是傅老师讲的比较好。
寒冰澈宝轮 回复 @香樟树_rk: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