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答疑】老子认知的三层次,现代人有不同吗

【每周答疑】老子认知的三层次,现代人有不同吗

00:00
16:5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很高兴又到了周末回答问题的时候了。这一次由编辑选出五个问题,我们就依序来做简单的回答。


第一位是听友天瑞阁主,他的问题很短,他说:“听说读经都有开经偈,请问《道德经》有开经偈吗?”


它的“开”是开放的开,“经”是经典的经,“偈”是佛教的专用语,譬如说你讲一句偈子,别人可以从里面得到某些启发。“偈”这个字是翻译佛经的一个专用的词,本来是竭的意思,就是竭尽它的意义,等于是我用简单几句话把这本经典的内容概括起来,等于是言简意赅了。


那么《道德经》有开经偈吗?显然没有,因为《道德经》也不是佛经。你勉强去说中国的经典有没有开经偈,也许有些人他可以自己去把他的心得说出来,但它并没有普遍大家都接受的开经偈,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听友qiu,他说听完第38章有些困惑,他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个跟无心而为有什么区别?”


这是很好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要分辨一下,因为在这句前面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所以我们要分辨的是什么?“上德”跟“上仁”的差异,就那么一点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你这边就知道了,后面都一样是“无以为”,就是不存任何目的,但前面上德无所作为,上仁有所作为。


所以在这里,因为它是上德,再接着到上仁,后面上义、上礼,往下发展的一个步骤。那么这一来的话怎么区分呢?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上德”无所作为而不存任何目的,“上仁”有所作为而不存任何目的。


那么听友问的是这跟“无心而为”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德”是无心也无为,“上仁”是无心而有为。你说前面的上德无心无为,因为它完全顺其自然,没有人为的造作,也没那个必要。上仁不一样,“仁”这个字,儒家讲得比较清楚,是一种真诚的力量由内而发,所以它不需要有外在的目的,但它有为,它的力量一定使它显示出来做成某些事,但它没有固定的目的。


所以无心而为,我们常常用它来形容老子所说的无为,一般的用法问题不大。如果你严格分辨的话,那都是上德的一种表现。因为你要描写老子所谓的圣人,圣人真的能完全无为吗?无所作为吗?圣人还是有他的作为,但他的作为就是没有什么特定的作为。至于说不存任何目的,那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这样分辨说不定可以比较清楚一点。


第三个同学是听友Li成长,他说:“第38章谈到了道、德、仁、义、礼,是不是显示了人类舍本逐末的发展轨迹?那么回归道的方法是不是首先要找到德呢?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与禀赋。由德到道要怎么过渡,怎么做呢?这个时候,后天的德行修养是不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呢?”


很好的问题,大概有三方面,我们简单说:


第一个,道、德、仁、义、礼是不是舍本逐末的发展轨迹呢?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道家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有它特定的立场,而跟谁不一样?跟儒家所代表的一般传统的立场不一样。所以儒家里面讲的是什么?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我们在开头的时候简单提过了。如果以人为中心,要建构人类一个合理的世界的话,当然就要从“仁、义、礼”去发展了。你说它舍本逐末,它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人的社会已经存在了,它有各种价值观,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式,设法让人类可以和谐相处。


第二个,你说你如果回溯的话,从“德”到“道”要怎么去过渡,怎么做呢?德行修养是不是有什么作用呢?在这里,你从“德”回归到“道”的时候,“德”这个字本身它有两面的意思:一方面,德就是道家所说的获得的得,你生下来具备的本性和禀赋;另一方面,德这个字就是一般儒家所说的德行修养,就是这里所说的仁、义、礼这三点。这两个并不矛盾。所以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人跟万物不一样,就是人除了有与生具备的本性、禀赋之外,他的禀赋里面就有认知的可能和欲望的可能,所以人需要修什么德呢?就是人生下来就有德,你光保存,就需要修炼。所以要记得一个词叫做“保存就是修炼”,因此修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你保存了你的本性或禀赋,同时也就是进行某种适当的修炼。所以他这边问得很对,你要回到德,也就是从德行再回到你获得的,然后再从你所获得的再回到根源。


最后再回答他所说的,从“德”到“道”怎么过渡呢?你只要记得一个关键,像前面说的,德是无心而无为,道呢?老子为天下人浑其心。不要说无心了,浑其心,我的心跟天下人的心打成一片,这样子叫做悟道。所以“德”跟“道”还是不一样,德的话我无心无为,还是有区分,知道说我有我的心,我有我的为,但是我可以无心无为。道的时候已经到圣人层次了,悟道了,为天下浑其心,没有什么心的分,也没有为的分。这就是从德到道要去发展的话一个参考。


第四个同学是听友罗斌028,他说一直听我谈到认知的三个层次,他要问的是:现代人在认知上有不同吗?他认为现在是和平盛世,大多数人从区分之后,应该是偏向享乐了,下一步也会带来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由认知上达到启明来解决。他说这样理解对吗?


这样理解是对的,但是现代人往往不见得懂得这个方向。现代人在区分之后,当然是趋利避害,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得到他所要的东西,然后后面发展呢?一团混战。这个世界上由区分带来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太多太多了。所以遇到复杂的问题,中间就是要经过避难的阶段。避开灾难,否则人生难免千疮百孔。你避开灾难,一般人只到这一步,我设法避开灾难,等于是上一次当,学一次乖。慢慢到老的时候,终于觉悟了某些道理。但是离开道家所说的从道的整体来得到启明,还差得很远。


所以罗斌同学所说的方向是对的。现代人跟以前老子那时候的人(你看《老子》书里面谈到所谓的从区分到避难)非常的相似,本质上是一样的,程度上可能更复杂。但是现代人如果没有把道家学好的话,或是没有得到某种宗教的启发的话,那么就不太可能到启明那个层次。所以这是我们第四个同学所提的问题,提出来供各位参考。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是听友天上流云21CN所提的。他也是针对第38章,他说:“不刻意修德的人,保存了自身的天性禀赋;而刻意修德的人反而丧失了自身的天性禀赋。”他接着问,他说:“难道《了凡四训》这本书里面,他通过修炼,达到了改变自身原本不那么好的命运,这位袁了凡先生做错了吗?另外,《大学》《中庸》里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等都错了吗?”他希望我加以说明。


很好的问题,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了凡四训》这本书是袁了凡先生,他了解自己的命之后呢,他就设法积德行善,甚至做一种功过格,很好,把每天所做的功、所犯的过详细记下来。到最后功越来越多,过越来越少,整个人的修养达到相当完美的层次。而他的命运他也认为改变了。


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下所谓的“命运悖论”,悖就是悖逆的悖,命运悖论,要说明什么?命运的难题。第一个,如果有命运存在,并且让你预先知道的话;那么第二个,人可以通过修炼(像行善)而改变这样的命运的话;那么第三个,这就表示你原先所知道的那个命运是有问题的。人在时间过程里面是不可逆的。你不能说我本来有这样的命,我知道之后去修炼。修炼到最后有成绩了,我就变成那样的命,把不好的命改成好的命了,这就是“悖论”。事实上我可以说,你原来所知道你那个不好的命是你算错了,就是你本来就会有你最后那个结果——好的命。你中间说你知道了之后你改过,事实上你最后的结果才是证据嘛,你不能重复来做实验。时间上,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你不能说,我实验一下,如果不改,是不是会出现他所算的本来那个不好的命;然后下一次我再改一改,是不是可以改到更好的命?


所以,《了凡四训》里面所说的,你可以这样看,就是说:一个人根据某些过去的经验、现在的条件,去反省、去思考自己,而领悟到我这样一直下去的话,后面、将来就麻烦了,然后他进行修炼。这样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一定要说,他本来的命是如何如何,后来经过修炼变成不一样的情况,那就犯了“悖论”。就是说你开始算的根本是不对的,你最后那个结果就是好的命,修炼之后的结果是好的命,那才是你本来应该算出来的命。这是“悖论”。


那么现在来了,袁了凡他整个的修炼过程跟天上流云后面提到的《大学》《中庸》可以配合。一般人都接受儒家的思想,以人为中心建构某些价值观。譬如说你要能够富贵、多子孙、一家人过得快乐,这是儒家的思想,标准的儒家的思想,它的价值观。那你以这个作为好的,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你所谓的好,那只是你个人在理解上、在实践上、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上,达到正面的效果;那请问: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然后呢?你前面所谓的好,长期来看真的是好吗?


而道家不一样,老子思想是不以人为中心,而是从“道”来看人的全面的发展。至于说他最后提到《大学》《中庸》里面,是《大学》里面提到的格物、致知这些,它没有错,它是儒家的思想,它让你设法去了解人类的价值观。一般人只能了解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考虑,他没有办法了解到老子那样的层次,就是不以人为中心的考虑,这一步实在是太难跨过去了。所以我们学道家的时候,学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心里面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而是以道为中心。道给每样东西、给万物它本身的本性和禀赋,也就是德。人也获得这样的本性和禀赋,不过人的禀赋里面包括了认知与欲望。


所以为什么老子一定要强调正确的知带来正确的欲,只有这个线索可以发展。而圣人是悟道的,他自己示范,并且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很好的建言。


所以今天总共五个问题,我们有些简单回答,有些只是就我现在手上了解的做个说明。又到了周末了,我想大家学习也蛮辛苦的,祝大家周末愉快,学习愉快。我是傅佩荣,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荡相遣执

    开经偈见于佛经。 仁者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大众。 无心而为,是不可意去做什么。属于无为而无不为。 从道,德,仁,义,礼,境界是一路下滑,但那是因为禀赋缺失造成的不得不补充。但如果从礼开始,其心真诚,一路上行,保留禀赋的作用,回归到大道上来。这叫做回互用功,反照其源。 在认识层次上,从区分,避难到启明,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一路到达。当认识出现偏差,去追求非真实存在的虚妄之物,以致滋生出罪恶。这就背离了道的方向,危险和灾难也由此产生。能够突然惊醒,回归大道,放下不必要的身外之物,有效地避开灾难。彻底摆脱红尘的烦恼,从此之后和光同尘,与道浑然,淡然而居,再无牵挂与颠倒梦想。

    风星移 回复 @荡相遣执: 厉害了👍

  • 福田隨缘ACL

    修德立信博学求真!可以为圣矣!

  • 行者无疆杳无边际

    谢谢🙏文稿编辑者,之前几次回答都只写了问题,没有写回答,这次终于有完整的文稿了感恩

  • 罗斌028

    谢谢老师的解答,祝您周末愉快。

  • Li成长

    感恩傅老师诲人不倦及耐心的答疑,也祝老师身体安康,周末愉快!

    li秀群 回复 @Li成长: 老师,我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有以为的看法是这样的。 我参靠庄子养生主。秦失 老聃的作为是为之而无以为。所以众人吊唁。而秦失认为他不是圣人,因为他没有做到无为而无以为。如果是无为,那么众人不会吊唁他。如果混众人之心,众人不会区分老聃之死的利害。 所以说,无为而无以为与为之而无以为的主要区别是,对外界的影响以及外人的感受。这就是圣人的与大道同游而不留行迹。

  • li秀群

    老师,我反对你对儒家的看法。 简单的说以是否以人为中心这个问题太抽象了。我不能理解什么是以人为中心。

  • li秀群

    老师,我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有以为的看法是这样的。 我参靠庄子养生主。秦失 老聃的作为是为之而无以为。所以众人吊唁。而秦失认为他不是圣人,因为他没有做到无为而无以为。如果是无为,那么众人不会吊唁他。如果混众人之心,众人不会区分老聃之死的利害。 所以说,无为而无以为与为之而无以为的主要区别是,对外界的影响以及外人的感受。这就是圣人的与大道同游而不留行迹。

  • 金满红

    老师辛苦了!㊗️老师周末愉快!

  • Zhangjinping

    袁了凡本来的做法不符合道,修炼以后符合道了,虚静了,不见可欲了,命运从此改变了 孔子的学说,旨在解决人生问题,他老人家层次还是浅了不少,称为圣人,很勉强。

  • heart1965

    禀赋,保护就是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