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三十九堂佛学修心课的解惑时间。在问题的探讨中我们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但一定会越来越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一起走向觉悟。我们先来听一下提问的朋友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问:
费老师好,听课以来让我慢慢从抑郁中走出来,非常感恩。最近,我一位朋友的父母在闹离婚,而且他的母亲处于中年焦虑的状态,经常和他发生争执。我能感受到他的烦恼,所以想请教老师,如何恰当地应对母亲的情绪反应呢?
答:
第一,这个问题,也就是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和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一样,永远有问题,而且非常普遍,讲再多的道理好像也没有用,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就很艰难,因为这不是处理和陌生人的关系,可以一了百了。父母子女比夫妻关系还要艰难,因为夫妻还可以离婚,但父母子女,就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伴随你的一生。
第二,这些年西方心理学中的原生家庭论很流行,很多人倾诉自己从小受到父母的伤害,网上甚至出现“父母皆祸害”的说法。很多人把自己的不幸归为原生家庭。心理学的这个理论有一定的道理,原生家庭确实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角度,但是,假如过分地夸大,言必称原生家庭,就好像把佛洛依德性压抑理论的过分夸大,言必称性压抑,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危害。
前几天我看到日本导演北野武写他母亲的的文章,特别值得我们一看。北野武的原生家庭既贫困,父母又不太懂得教育,而且父母对他不太好。所以,他的童年时代是创伤型的,他的母亲一直向他要钱,他们之间很少沟通,直到母亲去世,他才发现,原来母亲向他要的钱都存了起来,是担心北野武乱花钱,有一天会遇到经济困难,所以,以那么一种强悍的方式向儿子要钱。北野武这篇文章写得特别感人,而且是他的真实感受,非常值得一看。一方面,我们会发现,童年创伤是普遍存在的,有些人成才了,有些人堕落了,这个好像和童年创伤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第二是父母的爱有时候以怪异的形态表现出来。
第三,所以,我总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夸大原生家庭。童年创伤可能是我们成长里需要经历的一种经验,同样家庭的孩子,长大后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太迷信原生家庭这种说法。人的成长,根本上还是靠自己。
当然,假如我们现在做了父母,应该尽可能不要给孩子带来童年创伤,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事实上,无论我们对孩子怎么爱护,都不可能让孩子百分之百的有美好的童年,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经历痛苦。所以,假如我们作为子女,对于自己已经发生的童年经历,对于自己父母的教育方法,实在没有必要去纠缠,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现在的不幸,归因于自己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你看北野武的父母,完全不懂得教育孩子,不管孩子,但是北野武还是成了北野武。所以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
第四,那么,如果自己的父母确实存在问题,又无法沟通,怎么办呢?我自己的体会是首先,是不争论,不回应,和自己的父母争论完全没有意义,回应父母的情绪也没有什么意义,你已经不可能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以,不妨像一个善意的傍观者那样看着他们就可以了,尽到子女的责任就可以了。但问题是,有时候父母非要改变我们(改变子女),怎么办呢?
这个要看改变什么,如果是一些小节的东西,迁就一下父母,也没有什么关系。假如是原则性的,那就没有必要迁就父母,比如选择工作,选择专业。其次。像你说的情况,作为子女,其实也应该尝试父母,去过一种积极的生活,比如带他们出去旅行啊,去找到一种兴趣啊,比如摄影、书法、跳舞等等,这一些,很小的事情,但都可能改变父母的心态,让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值得我们去尝试。最后,假如经济条件允许,和父母分开住当然是最好的,最好还是住在同一个小区,可以见到相互照顾,但又不影响彼此的生活方式。
但不管怎么做,都很难完美。我们只能在不完美中学习接受不完美,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也祝你的朋友慢慢学会和自己母亲的相处之道,体味到父母子女之间应该有的深刻的爱。
那如果父母是躁郁症患者,一辈子一事无成,又疯又穷,又穷又疯,潜移默化之下,发现自己变得跟父母越来越像,也变成了一个躁郁症患者呢?!
张懿Flora 回复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 分开居住。在一起会互相影响。
今天上午在起床状态下听了这一堂课的「解惑时间」,听完很有奋笔疾书、抒发共鸣的冲动,因为这堂「解惑」来得太是时候。 从小到大,我在家人眼里算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生活、学习都很少让他们操心。其实,对自由的渴望早在小学的时候便已燃起火苗。小四的年纪,给父母写信,信里说想要搬出去住。到了高中,叛逆的种子开始蠢蠢欲发,但也没有过激的举动,小小的不安分的行为对学业无碍,也便顺利升至大学。一路求学,顺顺当当,家人引以为傲。尽管大学给了我自由生长的土壤,但毕竟在一个围墙内,受着专业、学校的约束。我人生真正的叛逆是在大学毕业以后。
零做起点zhou52wen 回复 @路静行: 1.不争论,小事迁就。 2.大事自己做主。 3.父母儿女之间最好分开住,如果可以经济允许就一个小区住,好照顾。
这个话题很好,多年来我一直纠心的问题。我父母离异3O年了,一直以来好留念小时候一家团团圆圆的场景,但回不去。母亲一个人过日子,慢慢的她十分节俭,身体也不太好,她不愿同我们一起住,这种时刻就想假如父亲能照顾她多好。今天听了费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明白顺从母亲一些,体谅父亲的不易,原谅她们给我们姊妹带来的家庭不幸,珍惜这种母女,父女关系,体味这深刻的爱!!!
费勇修心课 回复 @小引高:
人渣只要做了父母,就有洗白的权利和可能了吗?人渣的儿女就不能大义灭亲吗?
我当然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也希望父母能改变观念,能从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苦文化里走出来,能试着去享受生活,但我发现,以上希望于他们而言太难太难,至少在目前我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太难太难。因为父母,我有时候会感到很急迫,时不我待的急迫,也会焦虑,想要暂且放下家庭责任,勇敢实现自我,又抗不住责任心的折磨,也难应对他们的不快乐。
有多大的委屈有多大的能耐。忍辱这时候可以修了
晚了,妈妈5/8离开了我。虽然前面我尽了很大力。但是这三周还是有很多觉悟。让让父母吧,一旦他们的色身离开了这一世,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无中生友
以我实际的发展,我依然选择的是先走自己的路,虽然会背负父母的操心甚至失望,会经受责任的催逼,但还是想去试一试。我不知道自己对不对,为了心理平衡,会给自己找似乎正确的解释。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唯有父母不能选择,那就只有去接受,虽是血缘,但到底是一种缘分,所以无常。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的养育与子女的回报并非天经地义,那又该是怎样的?父母的养育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还是人性的本善?同样,子女的回报呢?
直到近年才有了这种困惑。感觉从小到大都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才好好学习,才考大学读研,又考公务员。可是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开心,尤其是工作以后,不喜欢那种压抑而看不到前途的工作,可是久久不能辞职,因为父母不是很同意。经过非常痛苦的斗争,还是决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终辞职了。可是,白白浪费了五年的光阴,浪费了所学的专业…说起来,都是悔恨啊。也曾一度怪怨父母,怨恨自己没主见…直到听了费老师的课,真的释然很多。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父母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自己也有局限性,所谓放过自己是也。还是要追随自己的内心,过平静喜乐的日子,所有人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