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卡片
重点内容
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的,并且在很早之前就形成了独特的性格,而他们的独特性格主要体现在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上。祖先崇拜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人类早期社会共同的特征。直到今天,世界上一些原始部族社会,比如南部非洲或者大洋洲的一些部落,还保持着祖先崇拜。
文稿
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在青铜、小麦和马、牛、羊传入之前,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其他几大古文明有明显的不同。
其独特的个性,主要体现在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这两方面。
西安市人民北路附近,有一处文化遗址,叫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的,距今将近七千年。这是一个原始时代村子,里面有一百座左右的房子。
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房子的布局很有特点,它们分成五片,组成一个环形,都围绕着村子中间一个很大的广场,房门都开向广场开。这说明,这个村子由一个先祖分下来的五个大家庭组成的。
姜寨文化遗址
中间的广场,就是家族集会和祭祀先祖的地方。那么这个村子所有房屋都围绕着一个圆心,房门都朝着中心方向,这样的话无疑会使村庄中的相当一部分房屋采光不好。我们都知道住房坐北朝南是最舒服的。但是这个村子里有一大部分的房子是朝西或者朝北的,阳光终年照不进来,住着很不舒服。
这种建筑布局恰恰说明了原始村庄的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全族的团结,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放弃生活上的舒适。还有一点能特别能说明这个原始村庄有着集体大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是,在他们的公共墓地里,没有夫妻合葬墓,每个人都是单独地按辈分的高低和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死亡的先后顺序埋在墓地里。
所以姜寨古村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基因:家长制、血缘纽带和祖先崇拜。
血缘网络把一百多个小家庭紧密地编织成了一个大家族。在这个村子里,一切由辈分最高的男性家长说了算。村子中间的广场上,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祖先的盛大仪式。
所以说中国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祖先崇拜。
中国上古,到底信奉哪种宗教呢?有人说是太阳神崇拜,有人说是生殖崇拜。其实这都是生硬地套用西方的概念。
事实上,中国上古更为信奉的是祖先崇拜。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人死后去上天堂或者下地狱,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六道轮回,但是中国古人认为人死后会去阴间,并且永远生活在那里。
同时,他们认为在阴间也需要谋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带进坟墓里面,比如精美的青铜器、漆器。而在汉代的时候,他们会用陶土烧成房子、猪圈、仆人等埋入墓里,为的就是死后依然有房子住、有食物吃且有人伺候。
每年清明节,中国人都要去上坟,给祖先寄去纸钱。他们一边烧纸,会一边念叨:“爸、妈,给你们送钱来了,你们在阴间保佑你们的儿子和孙子们日子过得平平安安、旺旺香香的。”
那么到今天,如果梦到死者,他们多会认为这是祖先因为缺钱或者在阴间境遇不好而“托梦”,立刻到坟上去烧纸。
我的舅妈曾经长期为一个事情焦虑,甚至达到了几乎患了抑郁症的程度。什么事呢?没有孙子。他的儿子头两个,生的都是女孩。为了让儿子再生第三个,她什么办法包括喝农药都想出来了。
为什么非要生孙子呢?
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孙子,就是绝后了。绝后有什么可怕之处呢?那就是在阴间没有人给上坟烧纸,会没有钱用。因此会沦为孤魂野鬼,永远以乞讨为生。
因此,子孙后代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祖先。甚至一个部族,一个国家,最重大的事也不过是两件,一件是祭祀,一件是打仗。“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个观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规模越来越大,从原来的几十人变成了几千人,这样祖先崇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能形成凝聚力,让部落里的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在考古遗迹中发现,越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中祭祀祖先的建筑规模就越大。
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很多部落转化为“邦族”,也就是小型的原始国家。这些原始国家都是以供奉祖先的宗庙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而且它们的政治结构也就是血缘结构,什么意思呢?谁是最高家长,谁就是首领,原始国家内部的关系完全是按血缘的远近亲疏决定,与家长血缘关系近的人,就处于社会的上层;距离远的人,就处于社会下层。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代的部落组织都属于这种社会类型。
这种原始国家的血缘结构,后来又直接演变为夏商周的政治结构。
我们看,夏商周三代现在挖崛出来的城市遗址,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宗庙都位于国都的绝对中心。而且兴建都城时,宗庙是第一位的考虑。或者换句话说,建都,首先是为了祭祀祖先的需要。
《礼记•曲礼》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我们要建一个都城,首先要考虑是把建立供奉祖宗的宗庙建好。
从考古发现看,夏商周时代,宗庙确实是都城中最中心、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的建筑,建筑质量在王宫之上。国王住在宗庙的边上,他最主要的也是最繁重的职责是祭祀。
今天挖掘出的甲骨文中,有关祭祀的内容达数万条,“从卜辞数量来看,祖先祭祀方面的卜辞超过其他任何一类卜辞的数量。这是殷末重视血缘祖先崇拜的有力证据。”
除了祭祀,甲骨文中最多的内容便是占卜。
遇到日常事务,国王或者召集亲人们讨论解决,或者在祖先灵位前用占卜也就是烧牛骨头和乌龟壳的方式解决。今天留下的甲骨文大量就是这类的记录。
夏商周时期还没有发明后来的官僚系统,国王怎么治理国家呢?主要依靠血缘关系,也就是依靠自己的亲人。商代政治权力就是按血缘远近分配的,这从商王创立的分封制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爵位有“公”、“候”、“伯”、“子”、“男”,这些其实都起源于家族内部的称呼:“公”是指长辈,自然地位最高,“伯”是兄长,次之,“子”、“男”是晚辈,所以属于低级爵位。
我们都知道,中国上古的玉文化非常发达,古墓中大量出土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璜,都非常精美,制作这些玉器显然花费了无数心血。那么,这些玉器是干什么用的呢?
基本上都是用来祭祀用的,而不是装饰。
我们说过西方的物种和技术介入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但是这种介入,强化了而不是削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这典型地体现在青铜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青铜器虽然是从中亚传过来的,但是中国很快就后来居上,在制作水平上遥遥领先。
然而中国的青铜器用途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在世界其他地方,青铜主要被用来制造兵器和农具,也就是说是实用的。
欧洲青铜器
“西方青铜器的主流传统,是那些制作规整、形体相对统一、区域特征明显的主要用于生产和战争的工具与武器,如斧、剑、矛、凿等,多是实用的器物。这些器物在天山北路墓地基本上找不到了。青铜之路由欧亚西部进入东天山地区,继而向东,远抵中原腹地,功能的变化日渐明显。”
在中国商周时代,人们费心费力地制造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主要是用来祭祀祖先。那些巨大的青铜鼎,用来盛放献给祖先的牛和羊,那些精美的觚和爵,则是祭祀典礼上盛酒的器具,这些青铜器在造型上开始都是直接复制原来祭祀用的白陶器。老百姓平时用的工具,还都是简陋的石刀、石斧。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
所以青铜文化的中国化,最典型地说明了外来技术的传入,不但不会削弱中国文化特色,相反却增强了这种特色,也就是祖先崇拜。
因此,祖先崇拜是早期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
当然,祖先崇拜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人类早期社会共同的特征。直到今天,世界上一些原始部族社会,比如南部非洲或者大洋洲的一些部落,还保持着祖先崇拜。
C.邵耶说:“非洲所有各个部落群体都有向祖先奉献祭品的习惯。”现存于黑非洲的祖先崇拜,其“理论依据”和“现实表现”与传统中国惊人一致。李保平在《论非洲黑人的祖先崇拜》一文中说,非洲黑人“各族普遍认为,祖先的灵魂始终陪伴着生者,干预着尘世间的事情”。“祖先看管着家园,佑助着家族、部族成员,直接关心过问家庭和财产方面的—切事情;他们保佑着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昌盛、福禄长寿。”“祖先可以托梦给人。祖先也可以降祸以惩罚后人。
因此,要用饮料、家禽或牲畜等对祖先进行祭奠。直到今天,非洲人还在互相叮嘱,不要忽略对祖先的祭奠。因为得不到祭奠的人在阴间是靠别人施舍过活的穷人。
相信每个中国人读了这段介绍,都会理解今天非洲黑人对祖先的那种虔信。其实,直到今天,中国大部分农民对祖先灵魂的看法与非洲黑人仍然毫无二致。
那么,既然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共同崇拜,我们为什么说祖先崇拜是中国社会的独特性格,而不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性格呢?
这是因为其他发达文明在氏族制度解体时,通常打破了祖先崇拜观念,转求于与人类建立了契约的上帝,或者其他宗教。而中国虽然也属于发达文明,却没有突破血缘社会的瓶颈,而是停留在祖先崇拜阶段。
那么,为什么地球上其他发达文明都突破了血缘纽带的束缚,而中国却没有呢?
这个我们下一章再讲。
推荐阅读
严文明:《史前聚落考古的重要成果——姜寨评述》;
刘明:《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范州成:《从殷墟卜辞看血缘祖先崇拜的由来》,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刘学堂:《彩陶与青铜的对话》,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03页;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sooner849,备注:张宏杰,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课程资料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张宏杰老师入群互动答疑
课程赠送
签名书
等等福利。
血缘,缘祭祀而维系继存。
围炉Talk 回复 @看云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国文化的传承一直延续着啊
科学技术包含了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把人从琐碎劳动中解放出来,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曾经遥不可及变成可能,很多悲剧得以避免。懒惰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而技术使人谦卑,谢谢。点赞是选票,让世界更美好!
读了张老师的很多书,终于开始系统听张老师讲历史的节目! 喜欢这样大视角的历史讲解。
张宏杰老师讲史与众不同:客观、理性地分析讲述了中国发展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好!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中国古典训诂学,经文注疏学通常认为,“后”是后代的意思,《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该观点。 二)近现代有人根据上下文,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
Blucecolin 回复 @BabyListener: 第一种观点持续了千年,目前学术界支持的说法,第二种观点是最近几年网上兴起的,没有学术大咖背书
科学的人文研究,拨乱反正,让我们中国人认清自己
Blucecolin 回复 @Zijie_bi: 只能说我们自己知识还是相对匮乏的,需要学术大佬给我们扩展下知识
谢谢。
现在很多农村都被基督教给污染了,农村基督教乱得很,很多人都忘祖了
山探长 回复 @守泉之铃_3r: 你说啥呢?
以真实的方式还原历史的原貌,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先祖。
耐着性子听了几集,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浪费了钱。把整个中国文化表面化和世俗化,中国祭祀仅是指是祭祀祖先吗?除了祖先,更重要的是祭祀天地,表达敬天爱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而祭祀的时候占卜背后,其实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比如说易经。而这些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渗透在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游侠Christopher 回复 @如歌谈天说地: 那我问你,故宫里面的两大祭祀的地方是祭祀天地吗?不是,而是祭祀祖先,一个是祭祀皇帝的祖先,另一个是祭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祖先,天坛地坛只不过是古人的一种对天和地的一种崇拜,并不是我要祭天拜地,而从商周以来,特别是像老师说的,汤潮烧龟壳牛骨,而周朝用青铜器来祭祀祖先,这样的一种仪式,这样一种规格就足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于祭祀祖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