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金刚经12 须菩提vs大迦叶乞食要去富人家还是穷人家
一、知识点
1、外道婆罗门: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
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
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
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起源
【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婆罗门教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印度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30世纪至前15世纪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当时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经使用青铜器皿,大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象形文字,并能制作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其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地母神、动植物(特别是牛)、性器官和祖灵的崇拜,浸浴和土葬是重要的宗教仪式。有些出土的画品上还绘有修行者跌坐和冥想等形象,这些宗教信仰和实践与后世印度民间信仰婆罗门教的湿婆崇拜和瑜伽修习等有一定的联系。
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和当地的主要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进行长期斗争并征服了他们。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以前原是游牧部落。在他们的氏族公社中,父权占统治地位。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灵,实行火祭和苏摩祭。孩提成年时须举行入门仪式,才是部落的正式成员。死后实行火葬。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
2、印度:
印度(Republic of India),全称印度共和国,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1]是2021年至2022年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看历史沿革
印度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3、须菩提:
须菩提是印度宗教中的人物,出生于婆罗门教家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 曾经每次化缘都选择去有钱人家里。
《法苑珠林》卷二十五记载释迦牟尼佛五百弟子中有两个须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须菩提。另一位即善于解空的须菩提。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能。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的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为什么我不到穷人家里去起石?因为穷人家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来供养我们?就算他们发心发愿,很多时候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去施舍给他们,去接济他们,我们怎么还能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呢?
2、富人惊生,近世的福已经太多了,我去向他起时,让他们有钱人种福田,让他们的福会增长的更多,我们何必又要锦上添花呢?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前文中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中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金刚经。在上一讲当中,我开始为您介绍在波热瑞经典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须菩提。他是波瑞类经典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位发问人,他的角色似乎主要是引出佛陀的说法,因此他在佛教传统当中,特别是在波热类经典当中,地位非常特殊。今天这一讲,我就接着为您介绍这位非常神奇的佛教人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波惹类人物。
须菩提出家以后,他当然就要过着出家人的生活,每天都要脱波,起时要跟随佛陀学法修行,而我们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在第一瓶里边就讲到佛陀的法则是次第起时也就是不挑贫富贵贱,就是这么挨家挨户一家家起石过去的。所以比丘们每日外出脱波都是按照佛陀这个说法的。
可是须菩提跟大家不一样,须菩提是很有意思一个人,大家想想,咱们在上一讲讲到过他小时候大概是一个很调皮捣蛋的人,他出家以后,他的行为也跟别人不太一样,他一离开金色就和大众分道而行。按说佛教的僧人是应该排着队,一个接一个,挨家挨户一家门口经过脱波骑士的。今天我们到泰国或者到缅甸,还可以看到这个景象。
但是须菩提不一样,他跟别人不在一块,他总是一个人威仪严整,也就是打扮的穿着袈裟了,打扮得非常的威严,行子安详的去寻找脱波起时的对象。别的比丘刚开始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是日子一久,大家都觉得须菩提的行动有点古怪,一看他是这样,其实,须菩提脱波起时总爱到富人家里,他看到房屋矮小,或者知道这一家人很穷困,他绝不去起石,无论路有多远,要花费多少时间,他都要赶到有钱人家里去,否则宁可饿肚子也不起食,那么这样的话就违反了佛陀的规矩了,对吧?那么有一次在另外一个印度,当时的国家的境内,这个国家叫披舍离,有一位比丘在路上碰到了须菩提,就要取笑他,就要开玩笑了,说真是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尊哲,他跟旭菩提开玩笑称他为尊哲,你今天瞧得起的是哪一家?须菩提多聪明,一听就知道那位比丘对他的起时的方式有意见,他就用这种方式解释道。他说大德,他也称他为大德,说我并不是看不起穷人,实际上恐怕真正同情穷人的反倒是我赖。的确,我是发愿只向有钱人家去起石,不向穷人家脱剥,这是我的苦心,还希望你们原谅。
那么这位比丘就说您是起富不起贫,说你要的都是有钱人家,穷人家也是不进去的,每天营养充分,吃的好,有钱人家当然范式好了。所以难怪尊者身体如此健壮。那个时候的须菩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称毁,那么容易发火了,他已经出家了,所以他很温和地向这位比丘解释道,说我之所以向有钱人起时,绝不是为了贪图美味佳肴,如果我要贪图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出家了。
为什么我不到穷人家里去起石?因为穷人家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来供养我们?就算他们发心发愿,很多时候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去施舍给他们,去接济他们,我们怎么还能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呢?反之,向有钱人起时,那么这个区区一参,对富人是无所谓的,这就是我之所以己负不起平的原因。这么说了以后,开始取笑须菩提的那位比丘也就无话可说了。
当然,在生团当中和须菩提还有作风相反的人,因为按照佛陀的这个规则,是没有分别的,你贫富是一样的,反正我就从村这头,或者从某条街道的这头,起石道那头,大家排的队,我就这么经过去的豪门大院我也是托波骑士,棚门小户我也是托波骑士,那么虚菩提已经不一样了,只问妇人要那。
而生团里边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和须菩提反其道而行之,谁大家设那?我们知道家设也是佛陀非常重要的弟子,他大家设是起贫不起负,还跟那个须菩提整个拧,大家是就问,穷人家去起石,富人家绝对不去。这一次就轮到须菩提吓不明白了,须菩提不知道大家设这么做的用心何在?有一次闲聊,须菩提就问大家社说,尊者,你起时的方法正好跟我相反,请恕我无礼。您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大家设的解释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大家说,尊者须菩提,我们是出家的沙门,我们去求,我们去学法,我们去刑法,去起时,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世人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惠的机会。我之所以向穷人起时,就是让他们种福田,可以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我为什么不向富人去起石呢?富人惊生,近世的福已经太多了,我去向他起时,让他们有钱人种福田,让他们的福会增长的更多,我们何必又要锦上添花呢?大家设的这番话,一方面是像为自己解释,另外一方面又像是像专门去富人家起时的须菩提说法。须菩提听了以后点点头,他那个时候已经很温和了,要放在过去,他老吵架,他也不强人所难,他不要求别人跟他一样。他说启赋启平都是为了利益终身家设尊者。佛法里有很多方便法门,我们不妨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世尊佛陀的教法。须菩提和大家舍都是佛陀的得意弟子,他们起时的方法完全不同。那么后来佛陀知道了以后是怎么样的,大家知道吗?佛陀对这两个人都不赞成,呵斥他们有分别心。启时不合法。佛陀强调,真正的启时是不择贫富,不分会净。你不能挑干净,不能挑脏的,不可以的,而是严肃为宜,次地行起。大家色比较固执,苦行的色才非常浓厚,他一直没有愿意舍弃苦行,所以佛陀说了以后大家是还是去问这些穷人家歧视。可是须菩提不一样,他对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顺,所以后来须菩提就修正了启富不起平的态度。
须菩提在佛陀的生团当中,修道文法非常的投入,非常的热心,尤其是剥惹法会须菩提,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比如佛陀指派他有别的事情,如果他不去别的地方去传教弘法,他从不缺席。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波德类经典当中,须菩提就有一个特殊的地位。须菩提不仅努力的去学习了解波若学说,他实际上还经常去教化别人,去红传波若学说。在佛经当中,经常有须菩提碰到一个外道,比如外道婆罗门,然后这外道婆罗门会跟须菩提有个对话,说听说你在佛陀的坐下是解空第一,那么让我来问问你,世间上的一切明明是真实的存在,你解空说空,你如何自圆其说?那须菩提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他说你看那房子是有四大,也就是地、水、火、风。古印度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这四大元素,这是四大最基本的元素,地、水、火、风。那你看那房子是由四大和各种因缘合而成的,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拆掉,把土木砖、瓦分开,你不但连房子的样子都没有了,连房子这两个字的名称都不存在了,所以一切都是合而成的。
从这个角度你难道看不到空吗?那么这个婆罗门听了以后,就像须菩提合掌为礼,赞叹说,你不愧是佛陀解控第一的弟子,惭愧说我还不够资格跟您讨论,等等等等,这样这个记载非常多。须菩提还曾经这样说过,说当你的黑发变成了白色,当你看到枝头的树叶飘落在地上,还有那花的种子路土抽芽成长,开花结果,又变成种子路土抽芽成长、开花结果,如此循环,你要知道这就是空。因此在佛教的生团当中,须菩提有第一阿罗汉之称,也有解空第一之称。在波惹法会上,经常可以看到须菩提的声音。当然须菩提的事迹在佛经当中记载的非常多,远远不是这一两讲的篇幅能够为您介绍的。您如果有兴趣,不妨自己找一些佛经来阅读,那从须菩提的身上应该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金刚经》。在上一讲当中,我开始为您介绍,在般若类经典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须菩提。它是般若类经典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位发问人,他的角色,似乎主要是引出佛陀的说法。因此他在佛教传统当中,特别是在般若类经典当中,地位非常特殊。今天这一讲,我就接着为您介绍这位非常神奇的佛教人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般若类人物。
不一样的乞食方式
须菩提出家以后,他当然就要过着出家人的生活。每天都要托钵乞食,要跟随佛陀学法、修行。而我们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在第一品里就讲到,佛陀的法则是次第乞食,也就是不挑贫富贵贱,就是挨家挨户,一家家乞食过去的。
所以比丘们每日外出托钵,都是按照佛陀这个说法。可是须菩提跟大家不一样,须菩提是很有意思一个人。大家想想,咱们在上一讲讲到过,他小时候大概是一个很调皮捣蛋的人,他出家以后,他的行为也跟别人不太一样。
他一离开精舍,就和大众分道而行。按说佛教的僧人,是应该排着队一个接一个,从挨家挨户一家家门口经过。托钵乞食,今天我们到泰国或者缅甸,还可以看到这个景象,但是须菩提不一样。他跟别人不在一块,总是一个人威仪严整,穿着袈裟打扮得非常的威严,行止安详地去寻找托钵乞食的对象。别的比丘刚开始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是日子一久,大家都觉得须菩提的行动有点古怪,一看他是这样乞食的。
须菩提托钵乞食,总爱到富人家里。他看到房屋矮小,或者知道这一家人很穷困,他绝不去乞食。无论路有多远,要花费多少时间,他都要赶到有钱人家里去。否则宁可饿肚子,也不乞食。
为何乞富不乞贫
那么这样的话,就违反了佛陀的规矩,对吧?那么有一次,在印度当时另外一个国家境内,这个国家叫毗舍离,有一位比丘在路上碰到了须菩提,就要取笑他,说,呀,真是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尊者(他跟须菩提开玩笑称他为尊者),你今天瞧得起的是哪一家?
须菩提多聪明,一听,就知道那位比丘对他的乞食的方式有意见。他就用这种方式解释道,他说,大德(他也称他为大德),我并不是看不起穷人,实际上恐怕真正同情穷人的反倒是我。的确,我是发愿只向有钱人家,去乞食,不向穷人家托钵,这是我的苦心,还希望你们原谅。
这位比丘就说,啊,您是乞富不乞贫,所以你要的都是有钱人家,穷人家你是不进去的,每天营养充分吃的好,有钱人家当然饭食好了,所以难怪尊者身体如此健壮。
那个时候的须菩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嗔恚,那么容易发火了,他已经出家了,所以他很温和地向这位比丘解释道,我之所以向有钱人乞食,绝不是为了贪图美味佳肴,如果我要贪图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出家了。为什么我不到穷人家里去乞食呢,因为穷人家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来供养我们呢?就算他们发心、发愿,很多时候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去施舍给他们,去接济他们,我们怎么还能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呢?反之,向有钱人乞食,那么区区一餐,对富人是无所谓的。这就是我之所以乞富不乞贫的原因。
这么说了以后,开始取笑须菩提的那位比丘也就无话可说了。当然,在僧团当中,和须菩提还有作风相反的人。因为按照佛陀的规则是没有分别的,你贫富是一样的。反正我就从村这头,或者从某某条街道的这头乞食到那头,大家排着队,我就这么经过去的。豪门大院,我也是托钵乞食,蓬门小户,我也是托钵乞食。那么须菩提就不一样了,只问富人要。
只乞贫不乞富的大迦叶
而僧团里边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和须菩提反其道而行之,谁呢?大迦叶。我们知道迦叶也是佛陀非常重要的弟子,他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跟须菩提整个拧。大迦叶就问穷人家去乞食,富人家绝对不去。这一次就轮到须菩提想不明白了。
须菩提不知道大迦叶这么做的用心何在。有一次闲聊,须菩提就问大迦叶,说。尊者,你乞食的方法正好跟我相反,请恕我无礼,您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大迦叶的解释,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大迦叶说,尊者须菩提,我们是出家的沙门,我们去求、我们去学法,我们去行法、去乞食,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世人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之所以向穷人乞食,就是让他们种福田,可以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我为什么不向富人去乞食呢?富人今生今世的福已经太多了,我去向他乞食,让他们有钱人种福田,让他们的福慧增长的更多。我们何必又要锦上添花呢?
大迦叶的这番话,一方面是想为自己解释,另外一方面又像是向专门去富人家乞食的须菩提说法。须菩提听了以后点点头,他那个时候已经很温和了,要放在过去他老吵架,他也不强人所难,不要求别人跟他一样,他说,哦,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终生,迦叶尊者,佛法里有很多方便法门,我们不妨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世尊佛陀的教法。
须菩提和大迦叶,都是佛陀的得意弟子,他们乞食的方法,完全不同。那么后来佛陀知道了以后,是怎么样的,大家知道吗?佛陀对这两个人都不赞成,呵斥他们有分别心,乞食不合法。
佛陀强调,真正的乞食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你不能挑,干净,不能挑,脏的,不可以的,而是严肃威仪,次第行乞。大迦叶比较固执,苦行的色彩非常浓厚,他一直没有愿意舍弃苦行。所以佛陀说了以后,大迦叶还是去问这些穷人家乞食。可是须菩提不一样,他对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顺,所以后来须菩提就修正了乞富不乞贫的态度。
须菩提和外道的故事
须菩提在佛陀的僧团当中,修道闻法,非常的投入,非常的热心,尤其是般若法会。须菩提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比如佛陀指派他有别的事情,如果他不去别的地方去传教弘法,他从不缺席。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般若类经典当中,须菩提就有一个特殊的地位。须菩提不仅努力的去学习,了解般若学说,他实际上还经常去教化别人,去弘传般若学说。
在佛经当中有些故事,须菩提碰到一个外道,比如外道婆罗门,然后这外道婆罗门会跟须菩提有个对话,听说你在佛陀的座下是解空第一,那么让我来问问你,世间上的一切明明是真实的存在,你解空说空,你如何自圆其说呢?
须菩提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他说你看那房子,是有四大,也就是地,税,火、风(古印度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这四大元素,这是四大最基本的元素,地、水、火、风)。你看那房子是由四大和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拆掉,把拆开,把土木砖瓦分开,你不但连房子的样子都没有了,连房子这两个字的名称都不存在了。所以一切都是和合而成的。从这个角度你难道看不到空吗?
那么婆罗门听了以后,就向须菩提,合掌为礼,赞叹,说你不愧是佛陀解空第一的弟子,惭愧惭愧,说我还不够资格跟你讨论等等。这样这个记载非常多。
须菩提还曾经这样说过,说当你的黑发变成了白色,当你看到枝头的树叶飘落在地上,还有那花的种子入土、抽芽、成长、开花、结果,又变成种子入土、抽芽、成长、开花、结果,如此循环。你要知道,这就是空。
因此在佛教的僧团当中,须菩提有第一阿罗汉之称,也有解空第一之称。在般若法会上,经常可以看到须菩提的身影。
当然,须菩提的事迹在佛经当中记载的非常非常多,远远不是这一两讲的篇幅能够为您介绍的。您如果有兴趣,不妨自己找一些佛经来阅读,从须菩提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
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我理解“空”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而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的“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为“空”。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存在的,但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就是“空性”的。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讲就是做事不要太执着太纠结,你认为的“永恒不变”其实是不存在的。
1389497mjex 回复 @小艾养生: 老师讲解空性是相对性与相待性,所以我斗胆猜想“空性”是不是唯物辩证法里的“矛盾”。因为矛盾的运动性,普遍性,特殊性,发展性,条件性与老师讲的“空性”实在是太接近了。不知道是不是一不小心谤佛了,阿弥陀佛。
钱老师,感谢您的讲解,您辛苦了!
须菩提和大伽叶的对话太有意思
七极微 回复 @七极微: 自悟:须菩提有理,大伽叶亦有理,佛陀亦是理。姑事和话并无对错,有理无理之分。只有全面和片面的区别。
这什么逻辑?到人家家里去讨饭吃,还给人家添福,什么狗屁逻辑
钱先生就是当代圣人,赞👍
感谢钱老师辛苦明了的讲解!每天闻法,欢喜愉悦,法喜充满!感恩三宝!阿弥陀佛!🙏
不能理解 既然佛陀有大智慧 为啥还要靠人供养 不事生产?
西游记里念茄夜
说错了大家不要骂我呀,我有个问题,佛教徒为何不愿意去自食其力,而是到处乞食,让别人供养呢?
_7雨落7_ 回复 @小舟江上行: 佛陀是为了教导低头做人,放下自己的我慢和骄傲。还有乞食也是供养都是让人获得功德,还有和当时的环境有关。
钱老师把难以看懂的深奥的佛经讲的通俗易懂!感谢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