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级表达】 第18课 表达失误,如何救场

【三.高级表达】 第18课 表达失误,如何救场

00:00
16:33

嗨,大家好,我是媛媛。


今天是我们课程的第18节,在这节课当中,我想给大家解决的问题是:一些特别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处理?


在台上讲话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不管是你排练得多么充分,不管你准备得多么齐全,真的等你到了上台之后,一定会有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让我们把精心准备的一切都搞砸。


一、如何应对忘词


第一种情况,忘词。坦白来说,我在台上也忘过词。


我有一次在台上讲话的时候,讲到一半,突然忘了接下来要说什么,可能也是我的稿子逻辑性不够。


我在前面讲过,如果逻辑断层的话,就很容易发生忘词的现象。


我当时用了一个方法,故意沉默了半分钟。在那半分钟之内,听众并没有觉得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他们只是觉得我要喘口气,或者我有什么重要的内容要说,所以故意等了半分钟。


半分钟对于台上的人来说,无比漫长,但对于台下的人来说很平常。


所以在这,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经验和技巧:你站在台上的时候,千万不要担心沉默。


你总觉得一停就很尴尬,好像必须站在台上滔滔不绝,才是正常的。日常对话当中,有沉默就很难受,站在台上有沉默,你会觉得自己被千刀万剐了一样。


但实际上,请注意,这是你的一种心理偏见。坐在台下的人,并不觉得沉默半分钟会怎么样,他们反而会更集中精神,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或者以为你要讲重要的话。


这是我们在这节课当中,必须学到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不要害怕在台上出现沉默时刻,当然为了应对忘词,在沉默时刻当中,你可以去想一下,接下来到底应该讲什么,回忆一下你的稿子。


如果你真的想不出来了,怎么办?


看场合,如果场合比较轻松,你大可以开个玩笑说:“不好意思,我忘了稿子怎么写的了,我现在随意的跟大家聊一聊。”


如果场合比较严肃,你就不应该发生忘词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是第二个技巧,这个技巧就是,你一定要在手上,或者卡片上写一些简短的关键词,来随时提醒自己讲到哪里。如果一旦发生了忘词的情况,你可以去看一下手上写的关键词和卡片,实际上听众没有那么介意,起码不像你自己想的那么介意。


关键是你越坦然,听众越坦然,所以这个铁律,大家一定要记住。


这是第一种意外情况,忘词了。我在演说家的舞台上,看到过很多选手忘词。


在这多说一句,应对忘词最糟糕的一种做法,就是站在台上抓耳挠腮,忽然变得很紧张,然后说话开始结巴等等,这是最糟糕的一种做法。千万不要这样,一般情况下,沉默就可以。


二、听众没反应怎么办


第二种意外情况,就是讲了一堆,但是听众没有反应,或者你跟听众互动,问了听众一个问题,结果没有人搭理你。应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包括我在内,我有时候也发挥的不好,就是我在台上就看到听众没有反应,或者我看不清楚他们表情的时候,我就会忽然觉得:我是不是讲的特别烂,我在说什么,或者听众肯定已经不耐烦了,他们是不是已经睡着了。


我会有这样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尤其是跟听众互动没有反应的时候,简直是绝望透顶。这时候有几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走到听众席当中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如果不允许,你就站在那说,停下来看一眼你的听众们,扫视他们,然后你可以开个玩笑说:“请大家再忍耐十分钟,我很快就要讲完了。”


如果场合严肃,不允许你开玩笑的话,你可以加这样一句话:“我知道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你们可能觉得我讲的这些不够有用,或者是跟你们关系不大,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实际上我这些方法用到生活当中,真的会发生一些改变。”


你要想方设法的,让听众感觉你说的话和他们有关系,并且对他们有用,这样就能快速的把听众给抓回来。


第二方法在你的讲话当中做一些变化


咱们之前其实讲过这个方法,就是一旦出现变化,听众就会集中注意力。


比如你之前的声音很小,我建议你突然声音变大;你之前语速很快,建议你突然放慢;如果之前你一直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我建议你突然来回走动一下,随意走动一下。


你改变的方式是什么没有关系,但是一旦有改变,听众就会觉得“为什么你突然变化了”,这时候他的注意力也会回来。


第三方法如果你这时候没有那么紧张,而且你对你的内容很有把握的话,你不妨去缩短一下你要讲的内容。


有一些内容实际上没有必要讲,但在准备的时候,你总想准备得更充分,所以你越讲越多。


如果对内容比较熟悉的话,不妨临场缩短。


以上就是对应听众没有反应的三个方法,具体应该怎么样去缩短自己要讲的内容,我们结合下一种意外情况来说。


如何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下一种意外情况,就是你讲话的时候,你发现或许是因为之前罗嗦了,或许是因为你前面一个人讲的太长了,导致你的时间不够用了。这时候怎么办?


最糟糕的一种应对方法,就是把剩下的内容草草地快速过一遍,觉得时间可能不太够用了,就快速把接下来的观点跟大家讲一下。


你讲了还不如不讲,我之前讲过峰终定理,如果你的终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只会让听众觉得你之前讲的也很糟糕,只会让听众回到家之后,去回想你讲的话,觉得很草率。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发现时间不够用的时候,突然删减,头重脚轻。


那对的做法是什么呢?首先时间不够用,这是个事实,你必须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像我讲的,如果你对内容比较熟悉的话,去做一个适当的调整和删减。


如果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删减的话,你现在有一个跟听众互动的机会,你可以应听众的要求去做取舍。


比如你可以问一下听众:“我还有三个部分的内容要讲,请问大家你们最希望听哪个部分的内容?”


这样的话听众自己选择要听哪个部分,他一定会认真听的。这就是通过跟听众互动,来对你讲的内容做删减的一个方法。


第三,去表现你的贴心。你可以告诉听众:“回头把讲稿的内容发到某个网站上,发到微博上,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后续的内容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把今天的内容跟大家去分享完的,大家有问题也可以问我?”


第四步是什么呢?如果时间根本就来不及讲任何东西,你就把准备的最经典的结尾给拿出来讲,无论如何不要砍掉结尾,经典、简短、有力讲出来。


峰终定理,这样去结束你这篇稿,你这篇讲不会太失败的。最起码,听众记住了你的最后一句话,所以这是一个挽救的方法。


以上就是针对时间突然不够用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如何应对质问


最后一种意外情况,是被听众质问。也就是说听众不同意你说的话,跟你产生了分歧。


在这,我要介绍一个怎么样去解决冲突和分歧的办法,这个办法不仅可以应用在公众表达当中,也可以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记住,在每一次去处理跟别人的冲突和分歧的时候,你要暗示自己,你比对方更强大,尤其在台上讲话,你要记得,主动去解决冲突和分歧的人没有输,他们赢了风度。


你愿意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你弱,而是因为你比对方成熟,因为你知道解决冲突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我接下来解决冲突这个方法,也非常适合用在亲子关系当中,其实亲子关系当中用是最好用的,因为在父母跟孩子的冲突过程当中,父母先天的就有解决问题的一个倾向和冲动。


具体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什么?


咱们先说不可取的态度,不可取的态度之一是回避,有的时候,明明发生了冲突,但是你会抑制自己的需求,你希望通过妥协,来避免爆发更严重的冲突。


比如明明这个听众质问你了,你假装没有听到,或者你回避了他的问题,然后接下来他一直在举手,这样的话场面就变得更不好收拾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发生了冲突,你回避的话,你懂得。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状况,就是明明很小的事,到最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第二种不可取的态度,就是去压制对方,攻击对方,惩罚对方。


一般情况下,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通过惩罚对方,是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目的的,惩罚对方并不能让你如愿。


所以每次你有这样冲动的时候,你不妨问问你自己,我这么做,能达到我要的目的吗?不能,放弃这种惩罚对方的想法。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首先如果对方质疑你,质问你们之间发生了冲突,实际上不管你接下来讲什么,大概率的对方都听不进去,都接受不了。


因为他一方面是怀疑你讲话的内容,但比这更严重的是,他怀疑你这个人讲话的意图,甚至他怀疑你的人品。


那么你要做的第一步骤就是,把你跟他之间的这种氛围变安全。


比如你们两个冲突起来了,对方怀疑你,对方对你很愤怒,对方质问你,这时候你要把对方的情绪平静下来,你把武器放下来,你也要让对方把武器放下来。


具体怎么做?这边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个小方法叫做肯定加否定。比如你可以肯定对方的感受,但是不肯定他的做法,你可以肯定他这么想的原因,但是不要肯定他的说法。


比如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粗暴地把你的话打断了,你可以这样说:“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你有一个跟我不同的经历。”


这样的话,既表明了你的立场“你并不同意他的说法”,同时也表明了你对他肯定的部分,有助于把你们之间的交流环境变得安全。


还有很多肯定和否定的组合方式,在这,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个让环境变安全的方法是,及时道歉和感谢。


比如两个人冲突起来了,你指责我,我指责你,这时候想要主动解决冲突的人,他可以转变态度,去及时的跟对方道个歉,说:“对不起,我刚刚说话确实有点过分。”


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感谢对方,说:“刚刚我说话那么过分,谢谢你没有冲上来跟我打一架。”


找到这些你可以道歉或者是感谢的地方,有时候对方在冲突当中,也会让步的,你要及时抓住这个让步,然后去作出道歉和感谢,这时候再去处理冲突,就会变得很容易。


所以这是第二个方法,及时道歉和感谢。


当你把这个环境已经变得很安全了,你确定双方都不会去攻击对方了,你接下来要直面这个冲突了,你要用提问的方式,来确认冲突的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冲突都是因为需要没有被满足,而没有被满足的那一方,他并没有用一个理性的方式,把自己的需要说出来,而是用了一种很极端的,很容易让别人愤怒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比如我有一次在公开演讲当中讲完之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提得非常不礼貌,后来我才知道,他认为我的演讲在描述痛苦的时候太过于轻飘飘了,没有充分的体会到起点更低的人,或者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更笨的人,家庭更困难的人是怎么想的,实际上他有需要没有被满足,而表现出来就是攻击。


这时候我们要去体谅她,我们要主动的用一些提问的方式,来确认产生冲突的事实是什么,以及对方到底需要什么。


怎么提问呢?我们可以用开放式的方法去提问,问对方:“你需要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


对方可能愿意回答,可能不愿意回答,他可能回答了之后,你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办?


第二种提问的方式,复述提问。可以问对方:“是因为我刚才...所以你才...”这种问法,会让对方觉得并不是他的责任,一般情况下他会乐于回答。


你也可以这么问:“我确认一下你是某种意思吗?你是希望事情往某个方向发展吗?”


你用这样的方式,去复述对方的意图,一般情况下,他觉得你说错了,会反驳你,会告诉你,他到底需要什么?到底因为什么才跟你发生冲突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确认冲突的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当你明白了你们因为什么冲突,以及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找出解决的方案,怎么找方案?


首先,找到你跟对方的目标重叠之处。例如对方提出的需求,并不违背你的利益,很有可能对方提出的需求,恰恰是你特别想满足的,这时候你可以找到重叠的地方。


然后,找到通往这个目标的方法;


最后,你可以问对方,这个方法愿不愿意试一下,给一个建议出来。如果对方不愿意试,你也可以问对方:“你认为我的这个方案,不太好的地方在哪里?妨碍这个方案推进的因素是什么?”


当然你在日常说话当中,不要用因素这种词,你可以直接问人家:“你觉得问题在哪,不可行的地方在哪?”口语化的去问就好了,通过这样,你就可以跟对方展开协商,最终找到一个让彼此都满意的方案。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几种极端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应对。比如第一种情况,忘词;第二种情况,听众没有反应;第三种情况,突然时间不够用;第四种情况,被听众质问;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跟别人发生了冲突,你应该怎样去解决冲突?


思考


想一想,你最近一次跟人吵架是因为什么?如果时光倒流的话,你会如何解决这场冲突?


下节预告


下节课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样讲话更幽默,在这个时代,有趣真的是一种竞争力,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有趣。

 

推荐视频:【TED演讲】冲突,运用它,而不是息事宁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enxWTvTy7EwGzL15_4xCg

提取码:ul2n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