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献帝为何舍不得帝位,他究竟错在哪里

247.献帝为何舍不得帝位,他究竟错在哪里

00:00
05:05

247.献帝为何舍不得帝位,他究竟错在哪里

 

汉献帝也很无奈,他并没有做错过什么事,也没有主动去争这个大位,只是事情正好落到他头上,需要他承担罢了。


在求生不得,求死无门的情况下,很多人觉得直接退位就是了,可他当时即使退了位也是死路一条。因此汉献帝是很值得大家同情的,他终生受人摆布,自己却无能为力。


当一个人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身处这样的困境时,说难听点,就是他祖先不积德,因此才会祸及子孙。


汉献帝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他的祖先听信宦官的谗言,没有把朝政治理好,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最后却让他来承受所有的恶果。


我们一定要汲取这个教训,好好积德,不能让子孙替我们承担恶果,面对苦难。

 

如果要挑错也只是错在汉献帝投错了胎。他也想争气做点事,可无奈始终逃不出曹操的手掌,他叫谁帮忙,谁要不就是被杀,要不就是逃跑,否则迟早被曹操抓到,因此献帝想尽办法也束手无策。


可见一个人再争气、再用心,只要大环境不允许,他照样无能为力。

 

在百官的再三威逼下,汉献帝只得就范,下诏禅位给曹丕。然而曹丕接到诏书和玉玺后,却并没有马上接受。


因为司马懿告诉曹丕,就算再想要这个位子也应该先礼让一番,做做样子给大家看,否则如果汉献帝一禅位他就马上接受,就会暴露自己的不良居心,让天下人说闲话。

 

当初曹操封魏王的时候也是再三推辞,说自己何德何能承担这样的重责大任。而且汉献帝也不可能就此收回成命,就算真的要收回,还可以继续让人去逼他,没必要这么急着接受。


这一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用意其实谁都知道,因此曹丕推辞后,汉献帝又下诏让位给他,他再推辞,汉献帝再下诏,最后好像是曹丕推脱不掉才要皇位似的。


如果果真如此,那的确让人感动,可如果是假的,那就显得太过卑鄙。而此时的曹丕明显是做戏给天下人看,因此令人非常厌恶,他以为骗尽了天下人,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便直说而已。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肯定是谁说谁倒霉。在大家都知道真相而说又没有用的情况下,倒不如不说。

 

最终,为了不留下篡汉的恶名,曹丕让汉献帝建一座受禅台,并择吉日,当着文武公卿的面禅位。


曹丕一步一步登上受禅台,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秦始皇是第一个登台称帝的人,但曹丕根本没法跟他相提并论。


秦始皇努力一生统一了天下,在登台称帝时也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但他每走一步都在想自己的责任加重了,要如何把天下治理好以及使原来其他六国的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而此时的曹丕想的却是自己终于登上受禅台了,终于篡位成功了。


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只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别人,就算会想到要去为老百姓做事,可为老百姓做事是需要真心诚意的,否则就成了收买人心,不可能有好结果。

 

曹丕接受禅位后,改国号为大魏,并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说它是真的也行,因为的确有这么个封号;说它是假的也可以,因为献帝享受不了,最后一定是被杀掉的。


一个新皇帝登台后,不可能允许有其他皇帝的存在,否则夜长梦多,指不定哪天会有人拥着其他皇帝来攻打自己。


曹丕表面上很仁慈,不仅饶了献帝一命,还封他为山阳公,实际上很可能一出门就把他杀掉了,因为从此以后大家就不知道献帝的下落了。

 

汉献帝是三国时代的一个悲剧人物,就是因为他祖辈没有好好积德,才使得他这做子孙的这么可怜,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也是江湖中人

    没有曹操,也有李超,王超,刘超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我也是江湖中人:

  • 听友468133203

    专业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68133203: 感恩您的支持,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

  • Northbynorthwest

    不该败坏社会风气

    曾仕强学堂 回复 @Northbynorthwest: 是啊!感恩您的留言,请多多分享!

  • 吾书达

    曹操不背锅 王莽才是开头的人 曹丕也好好的对待了汉献帝了

  • 沐晨乐曦

    秦始皇努力一生统一了天下,在登台称帝时也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但他每走一步都在想自己的责任加重了,要如何把天下治理好以及使原来其他六国的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 和咖啡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