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理想:对得起科学

余生理想:对得起科学

00:00
10:52

余生理想:对得起科学

 

*** 一句话,活着要对得起科学

我可能属于那种永远都有理想的家伙。就算是过了50,还是要谈理想。

就我个人而言,只要45岁以前没有成为大牛,做出真正大的科技成就,没成为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大牛,再指望以后搞出大的科技成就,基本就是扯淡了。

这个时候就该写写总结报告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为科技文明的发展留下自己的印记,纯粹就是一个来享受人类科技文明的人。

但到了这个时候,我的理想还是不会熄火,我还是有理想,那就是: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对得起科学。

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直接,因为自己不能推动科技进步,却在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那么就必须对得起科学。如果还反过来对不起科学的话,那真是人生的彻底失败,彻底不能原谅自己,彻底不可救药了。

当然,理性和科学的区别总是有的,但因为“隐形冠军”只是一个科普讲座,为了说话不那么拗口,这一讲和下一讲我都会把理性和科学当成一个东西,混合使用,也就是说,说到理性就是说科学,说到科学就是说理性。

 

*** 对得起科学,说易行难

当然,我很清楚,“余生要对得起科学”这个理想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非常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是人,而且我是中国人。光是我身上的这两个标签就决定了:要想对得起科学,其实非常不容易。

更何况我身上还不只这两个标签,还有很多其他标签呢。

对得起科学,就是要对得起理性。

 

*** 我是人,但人天生就是不理性的

我是人,但人天生就是不理性的,或者说,人的不理性是长在基因里的。

人这个物种来到地球,少说也有三百万年了。但理性这个词开始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至今顶多300年。这还是托欧洲相对漫长的文艺复兴的福,以及后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还有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但人的非理性是长在基因里的,这就注定了我的那个理想---人活着要对得起理性、对得起科学---超级难以实现。

 

*** 更大的挑战是:我是中国人

我还是中国人,在中华文化中长大。中国的传统文明不管是三千年还是五千年,一直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一直就没有科学的位置。这种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说到底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之学。

五千年的文明,更多的是各种朴素哲学和功利性很强的技术。

即使是今天,中国对科学的误解或者曲解,从中科院的部分所谓科学家---特别是社科院的所谓科学哲学研究人员---到普通百姓,都很普遍和根深蒂固。

即使在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前,只有哲学一个大口袋,什么学问都往里面装。好在古希腊文明中出现了一股很不耀眼的涓涓细流:理性和科学,他们将人与天分割开来,在研究“天”(即自然)的过程中,最大努力地撇开人的影响,研究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从而确保理性和科学这股涓涓细流能一路顽强地走过来。

 

*** 理性的起源

现代意义的理性来自古希腊,也只是来自古希腊。当然,这个说法不仅来自黄河文明的华夏儿女不同意,隔壁那个恒河文明的后代也可能不满意。但我不管这些了,反正我是小人物,说什么别人都不会计较。

古希腊文明的线索是: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至于文艺复兴,更是艺术、文学、科学全面开花的时期。单单科学这条线就有无数大牛:布鲁诺,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伽利略都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不唯古,不唯书,只从自然去追求自然的真相,开创了今天的实验科学,真是凭一己之力,硬是把科学从经院哲学的桎梏中拉了出来,使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轨道。

当然,对人类社会而言,理性的起点,到底从哪儿算起,是个非常争议的话题。

如果从泰勒斯算起,那一定是最长最长的算法了,再往更早的历史追溯,就是开玩笑了。

可能有人觉得从哥白尼算起,有人要从伽利略算起,但我个人倾向于从亚里斯多德算起。那个年代,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多么肤浅啊,但亚里斯多德这个人偏偏还是个博物学家,对什么都感兴趣,都要研究一番。然后,自始至终,他的研究完全不受神学、巫术和宗教的影响,也不牵强附会,简简单单自圆其说了事,总是坚持理性,追求真理,我对他的佩服程度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亚里斯多德创办了吕克昂学园。据说他的讲课风格就是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说得不好听就是“海吹”。多年来这种海吹式风格一直是膜拜和追求的东西。当然,亚里斯多德肯定想不到的是:2500多年以后的我,我讲话的自由度远不如他。

那个时候,哲学就是一个大口袋,几乎是唯一的口袋,所有的学问都往里面装。正是亚里斯多德的努力,硬是在哲学这个大口袋里编织出了一个科学小口袋。

伽利略则直接把这个小口袋从哲学这个大口袋里面拉出来,让科学独立。

 

*** 反思自己身上反科学的洞

有人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技术强国,创新弱国,完全没有科学,没有科学思维,对人类的科学贡献为0.

然而,在这个最崇尚“学问”的国度,各种伪科学也最为肆虐,本质还是欠缺基本的科学素养。

最典型的例子是:1、教育部提议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写进提升学生科技素养指南;2、有些省的卫生厅长提出“打通任督二脉”作为医保控费的手段;3、药监局可以批准一个“新药”上市,可以无视严格的现代医学认证:“随机双盲大样本”,还不承认别国的认证结果;4、科技部会要求讲清楚:每个科学研究课题有什么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就回到了那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了。

到了今天,应该说,我们对自然科学,还认为有“内行”和“外行”,认可逻辑和理性;但对社会科学,似乎人人都“内行”,全然不顾逻辑和理性,甚至没想到“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因为我身上的洞,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单子,我将单独罗列,并且经常自省,然后添加。

既然自己身上有那么多反科学的洞,余生要对得起科学,谈何容易啊。但这是我的理想,是我要努力实现的理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跑跑跑_vr

    积淀到如今做节目,不迟不早,刚刚好。用“对得起”来谈理想,已然是一种“做到”的过往和“还会继续做”的承诺。

    芦苇博士 回复 @跑跑跑_vr: 谢谢谢谢,请广泛转发,帮我“卖瓜”。 肯定会继续做,只是时间实在紧张。

  • 静守己心w

    博士也可以像桃李面包老板那样大器晚成啊

    芦苇博士 回复 @静守己心w: 几乎不可能了。

  • 哇哇哇哇娃娃哈哈

    非常有意义,推荐给我小孩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