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庞统建议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何决定取中策
在攻打西川的初期,刘备的军师庞统显示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才能和权谋机变,他劝解刘备暂且放下仁义道德,献上中下三计,智取涪关。
然而在围攻成都最终屏障—雒城的途中,庞统不幸中计,惨死于乱箭之下。庞统智慧过人,行事谨慎,与诸葛亮齐名,并称卧龙凤雏,为何却落得中伏而亡的下场?
刘备准备攻打刘璋,便问计于庞统,庞统提出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直接攻打成都,刘备当然不会同意,要是他有这个心思,老早就做了。
中策是假装回荆州,借道涪关,等守将出迎的时候趁机杀掉他们,然后再打到成都,这叫神不知鬼不觉,使得刘璋没有防备。
下策很简单,打道回府,直接回荆州,夺取西川的事以后再说。刘备斟酌再三,觉得中策可行。
有人认为中庸就是走中间路线,其实这是对中庸的一种误解。中庸是选最合理的,而不是选中间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刘备认为上策太急,下策太缓,中间一策不急不缓,正合适。这说明刘备不是个很有魄力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好,但到了紧要关头却魄力不足,不像是足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
刘备依庞统中策,兵不血刃拿下涪水关,庞统欲立即进军雒城。孔明闻讯,看出庞统急功近利,恐有不测,于是修书刘备,暗示此次行军凶多吉少,以阻止庞统的冒进之举。
孔明不放心,也有他的道理。我们经常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现在庞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他一心想拿下西川,并没有注意到其他异常的征兆,否则也无需孔明那么远写信来提醒。孔明既然已料到庞统可能会出事,如果不提醒一下,肯定也于心不安,所以才做了这件事情。
庞统得知孔明的来信后,不以为意,反说用兵贵在乘时得势,若坐失良机,则千载难觅。
这更加证明,一个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句话说出来,十个人听,会有十种不同的感觉。
如果这话是庞统自己说的,他会坚持,而现在是孔明说的,庞统认为自己与孔明齐名,自然会不以为然。
中国人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你讲东我就讲西,你讲西我就讲东,你讲阳我就想到阴,你讲阴我就想到阳。
中庸是选最合理的,而不是中间的~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小涵是个憨憨哟:
不劝还好 中国人都有点叛逆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191419024: 劝人也是一门技术活,要了解当事人性格特点,还要情商智商在线,让对方听得进去,否则,还不如不劝。
“西方的问卷调查等工具, 对中国人来说完全不起作用” “中国人, 要么选对自己最有利的, 要么闭着眼睛选最中间的”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伊彤_问道_履道: 相遇即是缘,请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
“中庸, 很长时间以来被错误地解读了, 并不是选最中间的—— 而是选最合适的、最合理、最合宜的”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伊彤_问道_履道: 中庸其实就是合理,找到解决事情的合理点,感恩留言,请多多分享,传递智慧,你我同行!
孔明闻讯,看出庞统急功近利,恐有不测,于是修书刘备,暗示此次行军凶多吉少,以阻止庞统的冒进之举。 孔明不放心,也有他的道理。我们经常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现在庞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要选合理的,而不是选中间的。
刘备不是很有魄力的人,没有什么担当,看起来很好看,但实际上到了紧要关头,大家可以看看他那个样子,不像一个人,一个很有魄力的,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小涵是个憨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