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
这一讲,我们仍然是讲宋朝的商品经济。而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货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铜钱,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货币。今天,人们有时候还能从地下挖到古代的钱币,包括宋代的和其他朝代的。与其他朝代的钱币相比,出土的宋朝钱币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出土量往往非常大。其他王朝的钱币,挖出来的数量,是以枚计算的,一次出土几枚几十枚;而宋代的钱币,出土量是以吨来计算的,通常一挖就是几吨。比如2003年,四川绵阳发现一个古钱币窖藏,一共挖出重约7吨的南宋铁钱;2006年,山东东营市一个建筑工地,居然挖掘出30多吨宋代的铁币;2010年,陕西华县一处建筑工地也挖出一个巨大钱窖,里面大约有4吨宋朝钱币。
陕西华县出土的宋代钱币
为什么宋朝钱币的出土量会这么巨大?因为宋朝政府铸造钱币非常地积极,最高峰时,两年的铸币量就超过了明王朝200多年的铸币总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货币经济规模之大,商品流通的规模之大。
第二个特点:出土的宋朝钱币分布非常广,从中国本土,到朝鲜[①]半岛、日本岛、东南亚群岛,再到印度半岛、中东地区,甚至非洲东海岸,都有宋代的铜钱出土。1888年,英国人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发现了宋代铜钱;1898年,德国的考古学家又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挖掘到一些宋代铜钱;坦桑尼亚的基尔瓦港口与肯尼亚境内的哥迪遗址,也先后发现了“熙宁通宝”、“政和通宝”、“庆元通宝”等宋朝铜钱,“熙宁”、“政和”、“庆元”都是宋朝皇帝的年号。你打开世界地图看一下,这些地区都位于非洲的东部。
宋代贸易范围图
这些从非洲土地上挖出来的宋朝铜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历史研究者相信,很可能就是宋朝的海商带去非洲做生意留下来的。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宋朝人对非洲并不陌生。南宋有一位官员,写了一本书,叫《诸蕃志》(诸位的诸[zhū],蕃茄的蕃),里面就介绍了几个非洲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还记录一条从泉州到埃及的航线。而且,宋人的造船技术很厉害,能造出庞大的海船,小者可以乘载二三百人,大者可以乘载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航海的宋人还用上了罗盘,即指南针。宋朝人的笔记就提到了航海使用的指南针。从技术角度来看,宋朝商人将他们的海船开到非洲东海岸,是没有问题的。
宋朝政府也鼓励海外贸易。当时中国的整条海岸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港口。宋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重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市舶司是哪几个字呢?市场的市,舶就是船舶的舶,司就是公司的司,市舶司它的职能跟海关是差不多的,包括查禁走私与违禁品、征收关税等等。一艘满载商货的宋朝商船,只要到市舶司申请一张“公凭”,就是公家的凭证,类似于出海贸易许可证书,便可以扬帆出海,将他们的商货运到东南亚、印度半岛、波斯湾甚至非洲东海岸贸易。
宋朝海商带出去的商品,主要是陶瓷、丝绸、纺织品、工艺品、茶叶等手工业制品,有时候也会偷运铜钱出海。因为宋朝铜钱制作精良,价值稳定,购买力坚挺,非常受海外商人的欢迎,是东南亚一带的硬通货,地位有点像现在的美刀。但宋朝政府是明令禁止铜钱出口的[②],因为尽管政府拼命铸币,但还是时常发生“钱荒”。然而,由于宋朝铜钱在海外深受欢迎,还是有很多海商偷偷地走私铜钱。所以,今天人们才能够在许多国家挖到宋代的钱币。
宋朝铸币图(开工开物内页)
宋朝市舶司对出口贸易是不征税的,对进口商品则征收大约10%的关税。宋朝海商从海外带回来的外国商品,也称为“蕃货”;或者海外的蕃商载货来华贸易,需要在市舶司报关、纳税。这个蕃就是一个草字头加番茄的番,蕃商、蕃货的蕃,就是外国的意思,蕃货是进口货,蕃商是外国商人。
宋政府不但鼓励中国商人出海贸易,也非常欢迎海外蕃人前来大宋做生意。因为从进口贸易中,政府可以征收到非常可观的关税。在南宋一年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进口贸易的贡献大约为2%。宋高宗曾对大臣说,市舶之利,对国家很有帮助,你们要好好经营,多多鼓励蕃商来我们大宋做生意[③]。
宋朝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拿出实际行动的。比如,蕃商积极来华做生意,缴纳的税达到多少钱之后,可以获授一个官职[④]。当然,是荣誉性质的。蕃商在华的财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南宋时,有一个南洋商人不幸在宁波病逝,当时的宁波政府便派人将商人留下来的遗产送回他的国家。每年,在蕃商回国之前,市舶司还要大摆宴席,给他们饯行,请他们明年再来大宋做生意[⑤]。
也有很多蕃商选择在宋朝长期生活。他们自称是“住唐”,其实是“住宋”。宋朝政府对蕃商在华居留也是欢迎的。在泉州、广州等蕃商聚居的港口城市,宋政府会划出一块居住地,供外国商人居住;对外国商人的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乃至轻微罪行的司法裁判,宋政府也给予尊重。泉州与广州还修建学校供蕃商的子弟入学读书[⑥]。
宋代繁华的海外贸易、开放的格局,大体还延续到元朝,但在明朝时就中断了,因为朱元璋立国之后,推行严厉的海禁,禁止大明的海商出海,违者抓起来杀头,家人发配充军。即使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民间依然不准出海贸易。海禁一禁就是200年。当然,期间沿海有猖獗的走私活动。直到隆庆初,朝廷才放开海禁,开放漳州的月港[⑦]。
同时,朱元璋又将海外贸易纳入朝贡体系中,外国商人要来大明做生意,必须以朝贡的名义,带上他们国王的贡表,按天朝规定的时间来,否则,你就不要来了。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跟宋朝政府是完全不同的。宋朝政府看重的是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商业收益,而朱元璋看重的是万国来朝的政治荣耀。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当了皇帝后,多次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但朱棣的目的,也不是商业收益,而是要招揽朝贡,耀兵海外。
清代初期,又是实行非常严厉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到康熙年间,海禁总算结束,商人可以出海贸易了,但清廷对出海商船的大小有限制,双桅[wéi]以上的大船是不可以出海的,一条船的水手、船员不能超过28名。双桅,就是张挂风帆的桅杆有两根,以前航海的船都是帆船,风帆越多,动力越足。清政府要控制桅杆与水手、船员的数目,应该是为了防止海商的势力变大,威胁到朝廷[⑧]。
也是在康熙年间,清廷在广州、厦门、宁波、上海设立了四个海关,管理海外贸易,史称“四口通商”。但到了乾隆年间,皇帝又不准西洋商船在厦门、宁波、上海入关,只准在广州海关入关,“四口通商”变成了“一口通商”。而且,西洋商人来广州做生意,可以,但不能直接与一般商人、市民交易,买卖货物必须由“广州十三行”经手;洋商也不准在广州过冬,每年冬天,来广州做生意的洋商必须回国,或者到澳门暂时居住。
为了说服清政府向西洋商人开放更多的口岸,英国曾在18世纪末派了一个使团,来到大清国,拜见乾隆皇帝,提出两国通商的请求。乾隆皇帝很客气地接见了英国使团,但坚决拒绝了他们提出的通商要求。
与宋代相比,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与开放程度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倒退。这是中国历史的一大变局。也许小伙伴们会问:为什么明清政府在海外贸易上会表现得这么保守与封闭?有人说,是因为朝廷盲目自大,自认为天朝地大物博,应有尽有,不需要与外夷做生意。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明清的财政以农业税为本,虽然税收总额不大,但政府职能与财政开销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对工商税包括关税的需求并不热切,因此,朝廷对发展海外贸易也就缺乏足够的动力。而宋朝则不一样,政府开销非常大,财政压力也很大,如果哪一年来华贸易的外国商人少了,税收减少了,政府就会很着急,要想办法吸引外商来做生意。
好了,今天我们的话题先告一段落。下一讲,我们会讲讲宋朝的“华尔街”。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再见。
[①]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朝鲜”的“鲜”为“xiān”;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修订本中标注为“xiǎn”;此处取第一声。
[②]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诏令:“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为首者处死;其为从,若不及一贯,则充军。”
[③]此处原话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贯)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
[④]《宋史·食货志·互市舶法》载:“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
[⑤]《宋会要》记载:“广南东路经略安抚提举市舶司言,广州自祖宗以来,兴置市舶。收课入倍于他路。每年发舶月份,支破官钱筵设津遣,其蕃汉纲首作头梢工等人,各命与坐,无不得其欢心。非特营办课利,盖欲招徕外夷,以致远怀之意。旧来或遇发舶众多,及进贡之国并至量增添几数,亦不满二百余贯,费用不多,所悦者众。”
[⑥]《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宋史·神宗纪二》:“[熙宁八年三月]戊戌,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
[⑦]《东西洋考》卷七:“其明年,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盖东洋若旅顺、苏禄诸固,西洋若交趾、占城、口罗诸国,皆通往来。而特严禁贩矮奴者,比于通番接济之例,此商舶之大原也。先是发舶在南韶之梅岭,后以盗贼梗阻,改道海澄。”
[⑧]康熙《大清会典》卷一一八《刑部十》:“禁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海洋渔船,梁头不得过一丈,商贾船只,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
讲得很好!听原声更有感觉。
相比之下,朱元璋始终还是那种缺乏大眼光的君主
好
这样的说来,我国的航海至非洲,比欧洲的哥伦布远船非洲要早几百年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