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西域交流 | 为何唐朝会成为“世界性”的国家?

5.1 西域交流 | 为何唐朝会成为“世界性”的国家?

00:00
21:4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 “我们为什么爱唐朝” 音频课,我是葛承雍。我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特聘研究员。

我已经从事隋唐文明研究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我们对唐朝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年恰好是唐朝建立1400周年,在这一时间节点做这个节目,别有一番反思作用。这一讲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述唐朝外来文明中,西域的交流与文明的拓展。

▲猜猜这位胡商来自哪个国家?(燕王wf 绘)

众所周知,当我们提及唐朝,唐人的影响最大。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唐人街。有些美国人喜欢把唐朝比作现代的美国,把唐朝的长安比作美国的纽约。这种说法就反映了在文明交流的历史上,唐朝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高度。这一讲的第一节,我们先来说说唐朝和西域文明的关系。

唐朝的“世界性”:爱之如一

要了解唐朝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和一个大国在世界的影响,应该先了解一下唐朝的“世界性”。这里提到的“世界性”有几个方面。首先,因为唐朝与以往朝代不同,它是一个天下的国家。唐朝开国皇帝(注:唐朝真正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但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的贡献会习惯性被称为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因为过去都是宗室汉人建立的中华帝国,对周边的民族国家都认为是“夷狄”,所以造成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不协调,进而引发矛盾。而唐太宗时期宣扬“爱之如一”,即四海一家、混一融洽的思想,打破了传统偏见和民族界限。所以“世界性”是了解唐朝文明的关键。

所谓“世界性”,不仅要推倒实际的边界和国境,而且要摧毁心理上的信念和民族之间的壁垒。从这个方面来说,对唐朝的文明应该先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唐朝允许外国人入境居住。自汉代以来,五胡十六国及大量周边民族和其他外国人都得以进入中国。据史书的不完全记载,至少两百多万人进入北方地区,因此我们过去把北方地区叫作“五胡十六国”,也有人站在汉族的立场上把它叫作“五胡乱华”。当然以现在的视角来看,通过民族融合吸取外来力量,是国家崛起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唐 骑驼女俑

美国堪萨斯美术馆藏

继北朝与隋朝后,唐朝又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进入唐朝的各民族有被迫内迁和需要保护这两种情况。当时有15万突厥人进入长安,其中居住在长安城里就有1万余家。如果按照一家五口人计算,数量可想而知。后来西突厥又有六七万人进入唐朝,因此有很多民族来到了中国内地。历史上的敦煌、凉州等地,以及苏州、扬州、长安、洛阳一直到太原,再到现在是北京的范阳(幽州),都有大量人口来到这些地方。

现代考古挖掘出土了很多墓葬,其中墓主人有安姓、康姓、米姓、何姓、史姓、曹姓等,他们都来自中亚,即现在的中亚五国地区。当时把他们叫作粟特人,也叫作昭武九姓。很多人来到这里选择了定居,因此唐朝对他们也持以欢迎的态度,这种外来民族入境居住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大环境。

▲隋唐时期的中西亚地图

有个很著名的例子。在唐高宗咸亨时期(670—674年),有一位波斯王子叫卑路斯,他的国家被阿拉伯所灭,于是他跑到唐朝求救。唐朝封他做长安城的官,叫作右武卫将军。跟随他来的波斯王室成员和贵族子弟有上千人,他们也一直住在长安,并希望唐朝能够帮助他们收复失去的故地,重返波斯。但因路途遥远未能实现,后来王子也在长安去世。虽然在考古挖掘中,我们已找到了许多中亚人的坟墓,但这位王子的坟墓至今尚未发现。如果能够发现,将是中国和波斯历史上一个很有趣的看点。

除了允许入境居住,更重要的是唐朝允许他们自主管理,因此在很多中国的城市里,他们有自己的“坊”,我们称之为“蕃坊”。“蕃坊”就是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个聚落,聚落中的移民和难民居住在一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现象。

第二个方面是允许他们参政做官。唐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外国人或异族人做官。据统计,在唐朝751位(人次)刺史(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层次)中,异族就有76人次,占了十分之一,而且不包括已经被汉化的人。当时有很多人在唐朝做官,甚至有一家三代在唐朝做官。例如有一个康国的商人叫康谦,康国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在唐玄宗时期,康谦被授予安南都护,而后又当过鸿胪卿(唐肃宗时期),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副部长。从南方一直到北方,他都做过相应的官职。当然还有龟兹人、波斯人等都在唐朝做过官,唐朝对在长安做官的外族人采取了信任的态度,这也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唐 《客使图》壁画

章怀太子墓出土

第三个方面是重用蕃将统军。在已出土的墓志中,我们发现外来民族的蕃将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突厥人: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忠、阿史那·思摩等。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也都可以担任唐朝军队里的武将,有的听命于朝廷,有的在边疆守卫。唐玄宗时期,曾以外族将领32人代替汉族将领,成为支撑这个帝国的重要柱石,当然这也引发了后来的安史之乱。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有很多外族人担任了唐朝军队里的高官,为唐朝护国守疆。

第四个方面是法律地位平等。根据《唐六典》的记载,盛唐时有70余个国家与唐王朝往来密切,外国人在唐朝居住难免有违法犯罪现象。唐朝对外国侨民在中国领土犯法所产生的法律纠纷,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即在唐朝犯法,一律遵循唐朝律法,外族人在法律地位上和汉人是完全平等,没有特别的治外法权。这一规定很有意义,因为直到现代才有的(属地管辖原则)在当时已经出现。

第五个方面是保护通商贸易。唐朝在贞观初年便规定了公私往来交易都可以不受限制,而且在边境地区进行交易还享有优惠政策。因此可以看出唐朝对商业非常重视,采取措施保护利用,不仅在西域驻扎军队保护商旅的安全,而且商税较低。在我们现在看来,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似乎很容易,其实非常艰难。商人不敢单独携带货物贸易,有时需要几百人成群结队。


▲胡商牵驼壁画

太原金胜村唐墓出土

商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也实属不易,不仅有可能遭遇自然灾害,还可能会遇到盗匪的抢劫,所以做商人是很冒险的。很多商人甚至把身上肉割开,把携带的珠宝藏在胳膊或大腿的皮肤下,只有到了长安或是到了目的地后才取出,这正是为了防止珍宝的丢失。因此,在当时从商并不是现在所想象的一路牧歌,大家唱着哼着玩着走在路上。而且丝绸之路上的通商不是按照里程走的,而是按年月。如果是从长安到撒马尔罕,甚至需要半年的时间,不是我们想象的很快就能到,因此着实不易。

第六个方面是允许通婚联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唐朝允许外国人娶妻,进行通婚联姻。从出土的唐代墓志里可以看到,粟特人,即昭武九姓,例如安姓、曹姓、何姓、史姓、康姓等,与汉族刘姓、韩姓、高姓、罗姓联姻都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散居内地的人所形成的粟特移民聚落中,胡汉民族杂居在一起。而且一些有钱的胡商,他们会久居长安40余年,在长安娶妻、买房、买田。即使到了唐代中期,唐朝让他们离开,他们都不愿意。

▲唐 胡汉乐舞壁画

西安韩休墓出土

胡汉联姻在这个时期非常多。据了解,唐高祖(音频口误为唐高宗)19个女儿有7个嫁给了胡族,唐太宗21个女儿中8个有异族的驸马,唐玄宗30个女儿里有5个嫁给了胡族的大臣,因此胡汉联姻(的后代)在后来被称作“杂胡”。这些联姻男女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在考古出土的墓志和史书的记载中也越来越多被发现。

第七个方面是允许外国僧侣来传教。唐朝对外来宗教传播并不加以严厉限制,各种宗教的僧侣都可以进入唐朝。所以不仅对佛教开放,当时还出现了“三夷教”。“三夷教”是指祆教、景教、摩尼教。祆教是琐罗亚斯德教,产生于波斯;景教产生于叙利亚的聂斯脱里派,是基督教的早期;此外还有摩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可能常人对这三个教比较陌生,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曾出现过景教,西安碑林中最著名的就是已矗立了一千多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景教是早期的基督教,直到现在有很多欧洲的基督徒来到西安后,会抱着碑哭,因为他们为自己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来到长安而感到非常自豪和怀念,这是非常动人的场景。现在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景教文物和遗址,这让我们感觉到这些是外来民族、外来移民的精神支柱,允许他们利用宗教达成团结。允许不同的宗教徒入华居住,也正反映了唐朝国际性的性质。

▲景教徒墓碑(局部)

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

最后一个方面是留学人员的云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仅贞观十四年(640年),留学人员就多达八千余人。通常这些学生的素质都比较高,首先他们要懂得汉语,其中包括来自日本、高丽、百济、新罗,还有来自高昌等西域的学生。他们不仅在长安读书,而且参加科举考试,在中国境内生活了很多年。他们年轻时来到中国,直到中了进士才返回。这对唐朝文化的向外传播起到很大作用,留学生更是增加了唐朝的国际色彩。

唐朝特殊的“民族性”

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仅是唐朝在世界性上的体现,是了解西域背景最基础的常识。所以唐朝能够吸引各国和邻近民族蜂拥而至,并不是简单的具有开放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文明世界的优越性:物质富裕,典章制度完善,中央有权威和军事实力威慑,宗教有理性的宽容,文学艺术有创造性,还有科学技术的领先,乃至穿衣打扮都很时髦新潮。没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优越性,没有巨大活力的盛唐气象,单凭所谓的开放性不可能形成国际性的特点。

当然这与唐朝的民族性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李唐王朝家族来自于北方的胡族,我们过去称之为鲜卑族。鲜卑族后来消失,完全被汉化,但是他们会说鲜卑话,并与北方的突厥往来非常密切。最有意思的是,唐太宗会说突厥语,他与突厥的可汗见面时,两个人相隔渭水用突厥语交谈,最后突厥同意退兵,不再向北方发起挑衅。

唐太宗有一个儿子叫李承乾(619—645年,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他很喜欢突厥的习俗。唐太宗让他好好学习儒家的理论规矩,为将来当皇帝做准备。但是李承乾一点不喜欢,他不喜欢条条框框拘束自己,他希望自己像草原上的可汗一样自由。他让皇宫里的卫士装扮成突厥人,分成两边对战;他住在帐篷里,将偷来的羊宰杀,放在大锅里煮,和大家一起吃。他觉得这些很美好,并说如果自己当上皇帝,还不如到突厥草原上去当一个“设”,“设”就是(突厥)一个有等级的大官。可见他对突厥的文化习俗熟悉且爱好。但唐太宗不喜欢,认为这样的太子不能继承大统,后来将他废掉。这很可惜,但也说明当时双方民族的交合,以及与周边各国的往来都很了不起。

▲胡人俑

西安金乡县主墓出土

同时,唐朝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语言交流非常重要。不要以为那时没有外语交流,比如玄奘到印度,如果不会梵语还能去吗?玄奘的梵语学得非常好,他不仅在长安、洛阳学习梵语,还到四川找印度的僧人学,练就了一口特别流利的梵语。因此才能让他来到印度高僧云集的那烂陀寺 (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大唐西域记》卷九详载那烂陀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用梵语进行辩论交流,可见外语很了不起。

在唐朝除了专门的翻译机构——中书省四方馆、鸿胪寺译场以外,会说外语的人很多。因为需要与各国人以及外来民族进行交往,所以外语非常重要。坏人安禄山为何能迅速地升官?因为他会六种语言,在当时是一个边关商贸中介人才。但最后他发动了叛乱,那是非常让人厌恶的。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在唐朝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国家里,语言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的内容就先讲到这儿。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在我们的文稿中看到。下一节中,我们要聊一聊唐朝的胡汉融合的问题,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