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解》| 第二十二集:药解(一)

《医解》| 第二十二集:药解(一)

00:00
36:10

药谓何?查《辞海》,其释为:① 药品。亦指火药。如:炸药;弹药。② 治疗。《诗·大雅·板》:“不可救药。”《庄子·天地》:“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不而求医。”③ 毒杀。如:药老鼠。④ 芍药的简称。谢眺《直中书省》诗:“红药当阶翻。”西医给出的药物定义为: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安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药物可以在药店购买。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基本的解释是:治病的药品,能内服外敷,都称药物。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品。民国谢观主编的《中医大辞典》释药曰:药,凡物可以治病者,皆谓之药。古以草木虫石谷为五药。由上可知,大凡“药”,起初肯定是因病而用的,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其基本的禀性。“毒”、“药”常常连带并提,“禀物性之偏”,“ 是药三分毒”,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所谓“有利于健康”,是说在疾病状态下用药有利于恢复健康,而并非任何状态下它都“有利于健康”。

狭义的药是对病而言的,药还有拓展后的所指范围。总之,药是一类特殊的物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就提出了“司岁备物”的思想,严格意义上讲符合只有“司岁备物”,才能称为治病的药。

这一理论,应该就是后来“道地药材”理论基础的渊薮。中国古人早有慎疾谨药的传统。《论语·乡党》:“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康子馈药”,不敢不受,所以“拜而受之”,然而,对药不了解,是以不敢服用。孔子在受药后的表现,足以证明当时于药的正确态度。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曰:“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基本勾勒出了中医关于药论的“四气五味”说。

以下就通过中药学历史上的几部重要著作,了解一下中药学发展的大体梗概。

首先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三卷,序例一卷。托名神农氏撰。约成书于东汉时期(25-219年),非一时一人所作。简称《本经》、《本草经》、《神农本草》。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后以据以辑复。各种辑本内容、体例基本相同,但互有差异。序例部分,包括药品分类原则、君臣佐使配合、七情、四气五味、采造时月、真伪新陈、药性调剂宜忌、用药察源、毒药用法、用药大法、服药时间、大病之主等。载药三百六十五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分类原则是: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一百二十种,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下品一百二十五种,多毒,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每药之下,阐述药性、功效、主治、别名等。主治涉及内、外、妇、眼、耳、咽喉等科一百七十余种病证。本书是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第一次总结了东汉以前中药的发展情况,奠定了中药药性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影响,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所载药物的四气五味、配伍、药性禁忌、用药大法等理论体系,为后世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根据药物所具补虚与祛病两大功能所作的归纳,对后世撰著本草以药物功效分类具有启示作用。总结魏晋以前名医家临床用药经验,其中所载二百多种药物至今仍为临床常用,如麻黄平喘,大黄泻下,常山截疟,海藻治瘿,水银治疥等,并为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神农本草经》若新烤过的竹简刚刚着了墨迹,天真烂漫,质朴无华,散溢着竹子的清雅、木炭火的焦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一股充盈着不绝的文化气息的墨香雅韵下的屡经验证行之有效的实用价值。

《本草经集注》,南朝·陶弘景(456-536年,一作宏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华阳隐居,华阳真人,谥贞白先生)撰。成书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500年)之前。本书成书年代无明确记载参证《补阙肘后百一方》陶氏序称“太岁庚辰(500年)隐居曰……凡如上诸法,皆已具载在余所撰本草上卷中”,表示此前本书已经完成。宋时亡佚,主要内容采录于《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本书分序例及药物两部分。序例除引录《神农本经》序例原文并加注释外,增补了药物炮制与配伍方法、诸病通用药、解诸毒药、服药食忌、凡药不宜入汤酒者、药有相制使者等内容;药物部分共载药物七百三十种,其中引录《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别录》三百六十五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六类及有名未用药,前六类药物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各药内容凡《本经》原文书以朱字,《别录》书以墨字,陶氏注释与评议则用小字注出。本书主要成就:是《本经》之后对我国中医学进行的又一次总结,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反映了当时中医药的发展情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问世后影响很大,唐《新修本草》即在其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创立了新的本草学编写体例: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进行区分,改进了《本经》三品分类法;所载药物内容采用朱墨、大小字体分书法,保持了引录文献的原有面貌。这些体例为后人所赏识和采用,并得到逐步发展。创设“诸病通用药”专项,以病证类药,如治风项有防风、防己、独活等,治小便淋沥有滑石、冬葵子等,治瘿瘤有海藻、昆布等,利于临证遣药参考。发展了对药物性能的认识,书中记载药性有寒、微寒、大寒、平、淡、微温、大温、大热八种,体现了对药物寒温程度有进一步认识。对前人所述功能时的药物功能则据临床观察提出疑问,如对丹参、雷丸、天名精等提出的疑问,这些见解每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记载了药物产地、形态与鉴别经验。重视药物的炮制与配制前的加工。本书在继承前人药学成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广泛深入探究,奠定了延续数百年本草学发展的基础,对我国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后世医家高度评价。

﹡相关阅读

    《名医别录》,三卷,旧题南朝·陶弘景撰。约成书于魏晋时期(220-219年),简称《别录》。据近代考证,本书非一人所作。一说陶弘景为本书最后定型的整理者。原书已佚失。全书载药七百四十五种,分上中下三品。每品按玉石、草木、禽兽、鱼虫、果、菜、米谷等自然属性排列,分别阐述各药性味、主治、异名、产地、生长环境、采集加工等内容。本书收载药物较《本经》多三百八十种,并对《本经》已载药物的功用、主治作了补充,补充内容大多可靠。还增添了药名意义、异名、药性有毒无毒、以及产地、采集、加工等内容,反映了本草学的发展情况。在药物性味方面,既记载了《本经》所述,又引录了名家的不同认识,以供后世医家验证。创立了本草书籍收载附方先例,以反映药物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介绍药物治病效能,注重实用价值,很少有《本经》中轻身、神仙等语句,这在当时颇为难得。本书保存了古代大量医学文献资料,为研究我国早期医药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颇受学术界重视。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宋·唐慎微(一作唐谨微,字审元)撰。约成书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简称《证类本草》。书成后未曾刊印。宋大观二年(1108年)仁和县尉管句学事艾晟受集贤学士孙觌之命,进行校正,并适量增补,更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刊行于世。补订本基本保持《证类本草》编写体例和收载药数,仅在各药条下增入药论、附方等内容。本书在宋《嘉祐本草》的基础上予以扩充、调整,并并入《本草图经》而成。前二卷为序例,卷一增“雷公炮制论序”,卷二诸病通用药部分增补若干药名与病名;后二十九卷载药一千七百四十四种,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米谷、菜等部,以及有名未用、《本经》和《图经》外药等。每药首列药图,次为《嘉祐本草》文,最后为增补内容,冠以墨盖子以示区别,主要为“雷公曰”、附方等。本书资料丰富,除引录《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全部内容外,又搜罗了本草、方书、经史、笔记、地志、诗赋、佛书、道藏等二百四十三种书籍中有关药物资料,保存了大量已散佚的文献内容,增添《嘉祐本草》未收药物四百七十余种,其中包括历代本草所载而被遗漏者及本书增添的八种。在阐述药名、药性、功能、主治、形态、采收等内容以外,进一步阐明药物归经理论;补入二百八十多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收载附方三千余首,方论一千余条,突出了以方证药;另将药图收入,图文并茂,有按图索骥之便。在编写过程中体例严谨、分类系统、药物内容层次分明、先后有序;又创用墨盖子作为增补内容标识,采用大字标出处、小字写注文或用文字说明的方法,清晰地展示了历代本草发展脉络。本书原为个人编撰,以其所具特色为官方赏识,故组织人员修订成为地方官刊《大观本草》,继又编订成《政和本草》、《绍兴本草》,以朝廷名义刊行,之后又派生出《重修政和本草》、《新编证类图经本草》,不仅流传至日本、朝鲜,而且影响及元明两代,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前近五百年间一直为研究本草学之范本,占有极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在本草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本草纲目》给予高度评价:“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皆其功也。”近代学者认为早在11世纪就已产生如此规模宏大、科学价值较高的本草巨著,实为难得。

﹡相关阅读

《本草衍义》,二十卷,成书于宋政和元年(1116年),宋·寇宗奭撰。一至三卷为序例,分别叙述本草源流、本书起源、药物性能、修治以及临床验案;四至二十卷收药四百六十七种,附三十二种。不标部别,每卷一类,排列顺序大致与《证类本草》同,惟米谷类药物置于最后,且不收“有名未用药”。各药不分项目,以类似笔记形式阐述,内容广泛,涉及产地、形态、采收、鉴别、炮制、制剂、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禁忌等,每药各有所重,多为此前本草未备之言。在医学理论方面,提出治病要先明八要(虚、实、冷、热、邪、正、内、外),继乃望、闻、问、切,认为疾病所可凭者医也,医可据者方也,方可持药者也,可视为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的较早归纳。在药性理论方面,提出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这一改气味为性味的主张获得后世普遍认可。在辨别药物性能方面,提出苍术性味辛烈,白术微辛苦而不烈,平胃散之类,苍术最为要药;葶苈子走泄为用,《药性论》不当言酸,对后人应用有所启迪。在用量方面,强调应结合年龄、体质、疾病新久斟酌用量。在辨识药物方面,指出真伪优劣,如称常山形如鸡骨者佳。在炮制方面,记录了用升华法精制砒霜,用结晶法精制芒硝等。此外,主张正确运用人工冶炼之化学药品,极力反对方士长生不老之妄论,并在水银、丹砂、石硫磺等药下列举服食后严重不良后果。本书的科学成就及其对医药的重大贡献,使之在本草史上占有较为重要地位。《本草纲目》引用本书很多内容,称其“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辨证,发明良多”。日本冈西为人认为其“在开拓、解释药效这一新领域中,独著先鞭”。

《洁古珍珠囊》一卷,金·张元素(字洁古)撰。约成书于金天兴三年(1234年)。简称《珍珠囊》,又名《洁古老人珍珠囊》。原书已佚。本书载药一百十三种,各药首出药名、此列性味、阴阳属性、引经、主治、药物配伍、之相反相使等。阐述简略,寥寥数语而已。本书将归经学说首次系统化、具体化,开拓了临床用药思路,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论述引经理论,疮家用药规律,药物相反等,亦皆有独特内容。后世医家对本书甚为推重,如王好古《汤液本草》摘引了部分条文,明清诸本草,亦常引述本书内容。李时珍尤为推崇备至,赞张氏为“《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