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疗法——简化精神分析
大家好,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刘刚、刘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和心理治疗有关的知识,也希望大家都能受益和喜欢。这里是第23讲,TA疗法——简化精神分析。
在上一讲中我们说到,在TA疗法看来,个人遭遇问题来自于自我状态之间出现种种问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是相互自我状态的不对接而引发人际沟通不畅。于是,要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沟通分析。
伯恩把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自我状态相互作用称作沟通。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传达某个信息时,对方便会给予某种回应,这就是沟通。简单的沟通发生在两个自我状态之间,复杂的沟通,则可能涉及多个自我状态之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会话通常由多个沟通形态所组成。不同自我状态之间的沟通形成多种不同的沟通形态,大致可分为3种。
第一种叫做互补沟通( 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也叫平行沟通,是指发生在两个自我状态之间平行而无交叉或者冲突的沟通。是一种通畅无阻并且舒适的沟通,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也可以适可而止。例如:孩子说:妈妈,你爱我吗?妈妈回答:当然了,宝贝。
第二种叫做交错沟通( Crossed Transaction)是指两个人不在相同的或者平行的自我状态间进行沟通,而是出现交叉,是沟通的暂时中断,通常会引起冲突的沟通形式。典型的交错沟通是完全交叉,如:孩子:“妈妈,几点钟了?”妈妈:“你一做作业就想到玩电脑吗?”交错沟通通常导致沟通的阻断。
第三种叫做隐藏沟通( Ulterior Transaction)常常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自我状态之中,一方面传达出一个公开的、社会生活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表达一个隐藏的、心理层面的信息。在隐藏沟通中,社会层面的信息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简单明了,而心理层面的信息则通常以语音语调、手势、姿势和脸部表情等非言语信息传达出来。也就是说你得学会看明白弦外之音。
接着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一位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被一位满脸奸笑的高大强壮的男人劫持,囚禁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男人正在打电话给男孩的母亲索要50万美金,说如果不给就要将男孩撕票。男孩子看上去正在接受折磨,因为男孩的母亲没有接受条件,绑匪便将男孩拖上山顶,威胁男孩母亲说,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带钱赶到,就到山涧去找男孩的尸体。千钧一发之际,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察赶到,制服了绑匪,男孩逃离了可怕的命运。在这个故事里,转换发生在小男孩被解救的那个时候。小男孩说:“你真是多此一举,我们在拍摄电影呢。”
在这个故事中有三个任务,刚开始的迫害者,那名高大强壮的男人;受害者是那名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而在前半段故事的拯救者是孩子的妈妈,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发生了翻转,让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其实这样的戏剧三角形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你可能在你遇到的问题中,既是受害者也可能是拯救者、也可能是迫害者。
讲完了戏剧三角形,我们来看看脚本分析这个概念。作为交互分析理论中又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主张是个人的性格、命运、思想、地位或者堕落的情形都是在6岁以前通常是3岁左右的时期决定的。这点和弗洛伊德的主张一致。在伯恩看来,脚本也就是以童年所做的决定为基础的生活计划。这些计划的形成来自于父母的深刻影响,但孩子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为自己的经验做结论,试图从不同角度寻找世界与个人存在富有意义的关联。由此,在某种意义上脚本又可以成为生存策略。在伯恩看来,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脚本结构。他曾在自己的书里讲到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们说:你们最后都会到精神病院去,结果,女儿们成了病人,儿子们都成了精神科医生。
同样,当一个母亲总是不断地对孩子说:“你绝对不可以……”这样的话,经过无数次重复,孩子就可能将它印刻在心里成为终身的禁止信息。在伯恩看来,禁止信息接受过多的孩子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成功的少,即使有也很难体会成功的乐趣。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受到过多恶意的捉弄、轻视、讽刺、挖苦或者诋毁,如:“你看,我说你什么事情都会弄得乱七八糟的吧……”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自惭形秽的人,缺少自信,常常感觉已不如人。
如果父母给予了孩子更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信息,比如:“不要乱动东西”、“要尽量避免危险”等。那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按照“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来生活,拘谨而束缚,一旦有某种可能,命运便被原来的脚本改写。举例来说,报纸的某版报道说:王子勋在某公司的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30年,深受好评,却在即将离任的时候收受贿赂20万元,晚节不保。一个人可以许多年生活在应该的脚本里,但最终被原本的脚本所降伏。
最后我们来看看TA疗法的最后一个重要的观点——生活定位。TA理论家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展现出对生活的定位,这是个人与他人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交往时所采取的心理地位。这种早年生活中形成的人生观往往与人共伴一生,除非有重大的变故,否则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它也被叫做生活定位( life position)。生活定位是一个人占支配地位的交互作用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在实际的交互作用中,其他立场也会不时表现出来。
人们在交往中所采取的生活定位源于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肯定或否定的看法以及对别人肯定或否定的看法,形成了4种可能的生活定位。
1.我好一你不好(1amOK, You are not OK)
2.我不好一你好(I am not OK,You are OK)
3.我不好一你不好( I am not OK,You are not OK)
4.我好一你好(I am OK, You are OK)
在这4种生活定位中,前3种定位都是相对不好的。当我们认为自己好他人不好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他人的缺点或者倾向于将他人的缺点或不足夸大,形成偏见,严重的时候会妄自菲薄;当我们认为他人好自己不好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夸大别人的优势,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严重时会自惭形秽;当我们以消极的观点看待别人和自己时,我们会觉得生活缺少色彩,世界阴暗一团。理想的定位是“我好你也好”,这种生活定位同时也是成人与成人的交互作用中最可能有的定位。它表达了我们对自我的接纳与对他人的尊重,是产生建设性沟通的生活定位。沟通的双方可以积极地面对有益的冲突、正视分歧并从中成长。TA治疗的目标正在于帮助个人无论在哪样的生活定位中学习改进自己的人际交互作用,努力达到理想生活定位。
至于TA疗法中常用的8种治疗方法和4个治疗阶段,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叙述了。
TA学派在帮助提升人类心理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TA充分吸取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理论,以简单明了、逻辑清晰、易于了解的方式来解读人格,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注重此时此地的感觉和经验,让来访者感觉到意义的存在。与精神分析相比,TA的方法实在,既省时又省心。
TA给予人们一种有价值的哲学理念:人是自己行为的担当者。这一理论基础的确立把人从被动的机制中拉出来,正视并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一基础同时也吻合整个心理治疗领域助人自助的共同理念。
TA试图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对发生在个体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的了解,希望人们可以为发生在人类之间的复杂心理关联产生理解。于是创造出易于沟通的心理学语言,为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提供了机会。人们可以将TA的理论运用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之中并在需要的时候采取积极的行动。
从方法和技术层面来看,TA强调短程治疗与有效性保证值得推崇。任何一个来访者都在心里期待治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不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是从痛苦承受角度。TA治疗属于短程治疗的一种,尽管也有少数时候例外。时间在TA治疗中是重要的一环通常在合约中商定好。由于有时间的限制,TA治疗对效率的要求显得重要,TA治疗师会仔细地描述许多经过规划的技术与方法,治疗应如何处理,该用哪一项技巧、什么时候运用等。TA鼓励人们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为以自我为基础的治疗,TA对于自我的强调在帮助人们客观理性生活的同时,忽视了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层面,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许多心理问题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忽视潜意识层面对于人类深层心理的把握会显得偏颇。
这一讲的内容到这里就是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如果你很喜欢关于心理治疗这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也欢迎您持续的关注我们。
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刘老师,虽然我们只是心理学界的一颗小树苗,但是我们努力做到我们的最好;用真诚的态度、客观、专业的方式向每一个愿意关注我们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们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学知识。
请记得不管你在哪里,世界和我陪伴着你。
参考文献:
1. 《心理治疗(一) 》郑日昌北大医学出版社2007年04月版北大医学出版社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