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你觉得这个玩具没意思,可我就是觉得好玩,不可以吗?”

第四课:“你觉得这个玩具没意思,可我就是觉得好玩,不可以吗?”

00:00
12:47

上节课里我用自助餐的例子解释了“边际效用递减”这个概念,并让大家引导孩子在消费过程中对自己满足感的变化进行觉察,从而帮助孩子体会“足够”的边界在哪里。我还提供了两个方法引导孩子去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更持久满足感的消费品,这分别是,可以创造回味长久的体验的东西,以及可以把自己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的东西。

 

但是即使孩子理解了这些概念,也能思考什么是更值得的购买,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和家长的意愿总会是一致的。

 

比如我的孩子一度特别喜欢陀螺,每天花好多时间玩,而且还要买各式各样的。我看这个玩具既没有激发创造力,也没有任何复杂度,就是简单机械地转啊转,看他在这个上面花钱花时间,我心里就很不痛快。一天见他正在乐此不疲地转陀螺,我实在忍不住,对他说,“这东西有什么好玩的!多无聊啊!”他抬起头,看我一眼,甩给我一句话,“你又不是我,你觉得这个没意思,可我就是觉得好玩,不可以吗?”这让我当时哑口无言。

  

在消化了最初的生气和焦虑后,我不得不承认,他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而且这样的认知对于培养孩子运用财富的能力、乃至发展独立应对所有人生选择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接纳的事实: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能够给每个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往往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应该和自己想的是一样的,或者即使认识到别人和自己想法不同,也会一厢情愿地希望别人能够和自己想法一致。所以,当孩子能够看到他和家长的喜好是有差异的时候,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认知,是需要鼓励和保护的。

 

如果家长为了便于管理而强行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失去对自己意愿的信任,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意愿是不重要的或者不对的,于是放弃表达意愿,更别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争取想要的资源了。慢慢地,孩子可能会缺乏自己的判断,搞不清自己心里到底要什么,什么都需要依靠父母的决定。而在他需要支配金钱的时候,他就会很容易被别人、尤其是权威的意见所左右。当一个人缺乏对支配金钱的独立思考时,风险是很大的,比如在消费以及投资上盲目跟风,造成浪费或损失。

 

所以家长的目标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去面对这种差异。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讲。

 

第一、理解差异。

 

知道父母和孩子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是理解差异的第一层。第二层则是引导孩子理解差异发生在什么地方。

 

上一节课里我介绍了“效用”这个概念。“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由于“效用”是主观感受,是由每个人的内在价值体系来决定的,所以并没有具体的公式用来计算效用的准确水平,不同的人之间的效用因而无法比较。比如我和孩子都喜欢吃米粉,我们都会因为吃到一碗美味的牛肉米粉而感到十分满足,但是谁比谁得到的效用更多是无法衡量的。

 

但是,对于同一个人来说,由不同的消费选择带来的效用高低是可以主观比较的,它反映了这个人对于不同消费选择的偏好。比如说,你周末出去放松自己,你可以选择去买衣服,也可以选择去买票听演唱会。根据你的内在价值体系,体验比东西更会令你满足,所以如果花费差别不大的话,你会选择去演唱会,这给你带来更高的效用。

 

显然,在可以选择的前提下,一般人们总是会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让自己得到最大的效用

 

那么怎么来让孩子理解人与人、尤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差异呢?通过让孩子看到同样一组消费选择给各自带来的效用排序的差异

 

比如假期里,家长带孩子去另一个城市游玩三天。那个城市里有很多特别精彩的博物馆,也有几个好玩刺激的主题公园。家长希望孩子花两天逛博物馆、一天玩主题公园,而孩子希望三天都用来玩主题公园。很显然,由于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知识增长,把时间和钱花在两天的博物馆上给家长带来的效用高于让孩子玩三天主题公园。而孩子却恰恰相反。由于孩子觉得好玩是第一重要的,所以玩三天主题公园给他带来的效用比玩一天主题公园逛两天博物馆所带来的效用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这个例子中看到什么和很多父母平时的习惯思维不同的地方?我知道在以前,每当我不同意孩子想要的选择时,我会自动地认为,我的选择对孩子更好。比如在上面这个场景中,我可能就会说,“主题公园玩一天就够了,你现在正是吸收知识的时候,去博物馆长长见识对你有好处。”但如果你从效用的角度来思考,你会发现,你想要的选择只是让你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这样的选择只是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因为让孩子吸收更多的知识是你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最想要的。

 

这样的区分非常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不仅把自己选择的责任推到了孩子身上,还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要么觉得亏欠父母,要么十分抵触这份“硬塞给自己的馈赠”。所以我觉得,只有当父母看到“你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和界线时,才有可能暂停下来去真正理解自己以及孩子的自主意愿。

 

理解这一点后,家长需要通过沟通来让孩子也看到双方这种效用排序的差异。比如在上面的例子里,相比对孩子说,“我觉得花更多时间去博物馆对你更好”,家长可以说,“我看到咱们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喜欢好玩刺激,而妈妈喜欢看到你增长知识。”这样的沟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被理解,同时也明白了家长看重的是什么,这为应对差异的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第二、明确决策权

 

我前面提到,人的选择是为了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那么,当一个消费选择无法同时让受影响的各方效用最大化时,比如在上面的例子里,让家长效用最大的选择是两天主题公园、一天博物馆,这无法让孩子的效用最大化,反之亦然,让孩子效用最大的选择是三天主题公园、零天博物馆,这也无法让家长的效用最大化。谁拥有决策权来选择呢?谁说了算呢?

 

我认为,谁具备对选择所需资源的所有权,谁就拥有对它的支配权。

 

“谁的东西谁做主”这个道理看上去很直截了当,但是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这条界线有时候却是相当模糊。我曾经听到过家长说,“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孩子的。”我也听到过成年的、在家啃老的孩子理直气壮地说,“我爸妈的财产反正以后也都是我的。”于是,孩子使用父母的资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我之前也说过,每个家庭都有权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所以你可以选择持有这样的观点。但是,我的个人观点是,这样的界限不清对于孩子财商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对财富的支配权始于对财富的所有权。如果所有权都不清晰的话,支配权的界限也就模糊了,这会对孩子最终的独立造成阻碍。比如他们会觉得总是可以有父母为他们兜底,从而缺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能力。很多父母也许会觉得这种界限模糊是爱的表现,但如果深想,让孩子将来在离开父母后有能力独立经营自己的人生是目光更长远的爱。

 

在家长和孩子沟通了双方效用排序的差异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知道,因为用来买东西的钱是家长的,所以家长有最后的决策权。如果孩子的最优选择和家长的偏好不一致,那么孩子要么服从,要么发脾气发泄不满,要么想办法协商。我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和你协商。这就是应对差异的第三步。

 

第三、取得共赢

 

在现实世界里,意见不一致是非常常见的。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是只能一方赢、一方输吗?还是可以达到双方都接受的局面?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学会在理解双方立场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赢,那么他们今后就有潜力成为一个非常有资源的人,一个能在困境中灵活地寻求出路的人。

 

在上面那个度假的例子里,孩子也许会跟你协商,去两天主题公园,一天博物馆,你是否愿意接受?如果他执意要去三天主题公园,那你又能提出什么其他方案来满足你希望他增长知识的需求?

 

我的孩子有一次想要买一套比较贵的玩具,我觉得这个玩具的利用度不是很高,也没有必要把一套都收集齐,因为功能都差不多。但他执意要。后来他就主动提出让我出一半的价格,他用自己的零花钱来出另一半价格。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值得。他又跟我商量,如果不买全套,减少几个如何?我这时觉得可以接受了。倒不是因为他出了一部分钱我就觉得这个玩具值得买,而是我看到他在努力通过协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愿意做出妥协,愿意运用自己可以控制的资源来帮助自己,这种态度和尝试,我认为是值得鼓励的。同时,也因为他自己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将对这样的选择承担责任。

 

在这个例子里,孩子虽然出了一部分自己的钱,但他仍然需要我出一部分钱才能买这个玩具,所以还需要我的同意。但是,如果他愿意完全花自己的钱呢?

 

我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家看到她的孩子在跟她软磨硬缠地要给游戏充值。孩子说,“上次花的是你的钱,这次我是用我的红包钱,为什么你还要管?”孩子说得很在理,谁的东西谁做主。可是,如果孩子选择用自己拥有的金钱去买你并不赞许的东西时,你要管吗?能怎么管呢?咱们下节课继续。

 

让我们一起学做高财商的父母,养育高财商的孩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吕婷婷lv

    太感谢秦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