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如何做一个60分的母亲

4.3 如何*********

00:00
08:04

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灵魂伴侣。大家好,我是周丽瑗,欢迎收听我的亲密关系课程。

 

随着近几年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妈妈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疏忽而给自己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传递到孩子身上,就像我之前的课程中给各位普及的内容,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了他底层的人格结构。我们可能一方面恍然大悟,另一方面因为知道得太晚而产生自责。但如果心理学是让人活在自责和愧疚中的,那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    

  

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但现实就是我得上班赚钱,养家、供房、买尿布,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还能全心全意带孩子吗?难道妈妈的24小时陪伴就真得对孩子好吗?如果不能全职陪伴孩子就真的会给他造成创伤吗?身为人母,做到什么份上才够呢?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在生产后便经历了几个月的抑郁期,康复后某一次她听完一节育儿课后马上来找我,很紧张地问我,她的孩子会不会有问题?因为在她抑郁的那段时间,孩子基本只有吃奶时才送到她身边,别的时间都由奶奶和外婆带着。我理解她的紧张,告诉她,如果出生后他就一直在你身边,肌肤相亲,还能闻着彼此的味道,自然最好。不过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刚出生3个月内,他是没有能力区别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他只知道饿了或者拉了去哭闹,反正会有人来无限满足他,但他并不能区分这个人是妈妈还是谁。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妈妈“喂奶、换尿布、把孩子给侍候舒服”的功能远远重要于“妈妈”这个人本身。这段时期,只要他舒服了,他就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环境是值得信任的。我这位女性朋友的这些活,都已经被孩子的奶奶和外婆接手了。而如果在我朋友精神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去带孩子,孩子可能在那些“喂奶、换尿布、把他侍候舒服”的程序中得不到及时的回应,那才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当孩子再长大一些,妈妈看见他会翻身、会爬、会走路,这之后的每一步其实都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的人生就是和母亲不断的分离。

 

一开始,孩子的世界只有妈妈,逐渐地他发现“咦,这里还经常有一个男人”,“哇,除了这个男人之外还有这么多人”。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母亲与孩子建立起来的稳定关系延伸到了父亲身上。如果一位母亲不喜欢孩子的父亲,就会阻止这种转移,霸占着自己的孩子,那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很难建立。之后,孩子的人际关系还要再延展到家庭外更多的关系中,更多的亲戚、别人家的孩子、然后是老师同学们。随着时间的进展,母亲的任务是能够让孩子顺利与自己分离,并且将她和孩子之间的安全感延伸到整个社会。

 

全职妈妈当然是好,但我也看到很多妈妈以孩子为借口逃避自己无法面对社会需求的现象,我也看到很多妈妈在孩子已经七八岁时还和孩子睡在一起,不去面对与孩子父亲的婚姻问题。

 

那接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职业女性,难免会有现实的压力存在,当我们有压力时,也难免会在孩子顽皮的时候克制不住洪荒之力怒吼几句。那这样是不是真的会给孩子带来创伤呢?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一个理论,叫做“足够好的母亲”,不是最好不是勉强好,是足够好。那足够好的标准是什么?他说“60分就行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有60分是好的,40分是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足够好的母亲就意味着妈妈不但要对孩子表达爱,也要恰当地向孩子表达发火、不满意。往往孩子并不怕妈妈生气,只要妈妈是真实的,并且在发火后能跟孩子聊感受、讲道理。而如果妈妈受不了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真实的一面,或者因为愧疚而压抑自己,那她会因为这份小心翼翼而让这个孩子也成长得非常小心翼翼。成年后,可能发展成充满距离感的母子关系,那得多可怕!孩子自然也将这样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他更大的人际圈子里,和同学、和同事,和自己的亲密伴侣。  

 

其实作为职业女性,妈妈可以保证以稳定地频率出现在孩子面前,比24小时陪护更重要。如果妈妈每天下班的时间并不太固定,那就让孩子不要有固定见到妈妈的期待,也不要轻易承诺会精准在几点几分出现。要知道对孩子来说,你说晚上六点钟他能见到你,他就会数着时间等你,而如果超过六点你还没出现,那每过1分钟,他的焦虑就会增加1分。

 

另外,如果家里的孩子年龄很小,职业女性在下班后陪伴孩子的时间里也尽量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如果你一会儿染个红头发、一会儿敷个面膜,对于小婴儿来说,这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他肯定只能用哭泣表达对换妈妈的不满了。

也许作为全职妈妈会难免出一些失误,那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太多,并不能以此判定就一定是妈妈的错,比如:社会没有提供妈妈上岗培训,每个人并不是天然知道如何培育孩子;也许妈妈的婚姻生活不尽如人意,她的心情有时很难控制;甚至妈妈因为劳累身体状况也不够给力,不能为孩子提供从头到脚的全面呵护。这样的成长经历,就真的给孩子带来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孩童时期的经历并不会对他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只有那些从经历中得出的经验对孩子才有指导作用。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由单一的固定的原因形成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实现某一个目标,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作为母亲,我们能给孩子的就是如何看待这些经历的态度。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如果妈妈刻意放大它的负面效应,那孩子也会渐渐形成消极的思维,而且容易让孩子钻进固定的思维里打转。正确的做法,就是在了解孩子感受的基础上,让孩子接受现实,并看到现实的积极意义。比如在面对早上孩子不愿意让你离家上班的时候,你可以对他说:“妈妈知道宝宝想要陪伴,妈妈要上班赚钱就不能全天陪着你,不过妈妈一定会想着你,下班第一时间见到你。感谢宝宝支持妈妈去上班。”我们要向孩子传递的是爱和感激,而不是满满的歉意。孩子太小,他承受不起。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在孩子面前每一个自信满满的转身,那个兴高彩烈地投入职场的背影,对于孩子来说,才更为重要。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我将与大家分享“究竟怎么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我是周丽瑗,祝你得偿所愿地爱与被爱,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