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死》:美少年的诱惑,爱欲与美德的战争以死亡告终

《威尼斯之死》:美少年的诱惑,爱欲与美德的战争以死亡告终

00:00
33:52

书名:威尼斯之死

推广宣传语:美少年的诱惑,爱欲与美德的战争

分类:文艺style

国家:德国

作者:托马斯·曼

播音:章彦磊


关于本书:


“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是“敢于藐视”的,是在跟忧患、痛苦、穷困、孤独、病弱、道德败坏、七情六欲以及各种各样的障碍作斗争而诞生出来的。”


《威尼斯之死》是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创作于1911年的中篇小说,根据作家本人经历改编,是托马斯·曼的得意之作。小说叙述了著名作家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在威尼斯度假时爱上了一位波兰美少年的经历,强烈的爱欲使他摆脱了德国严禁冷峻又僵化的生活态度,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情,但激情也使他抛弃理智,最终死于弥漫威尼斯城的瘟疫。


小说通过细腻动人的叙述,描写了阿申巴赫对少年的爱恋及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变化,也涉及到西方文学及思想史上的众多核心议题,包括艺术创作的过程、真善美的终极价值、理智与激情的平衡等等。小说和1971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已经双双成了艺术经典。


关于作者:


托马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德国作家。1894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堕落》,获得成功。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费一家》问世,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后陆续发表的《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律格》和《威尼斯之死》等三部中篇小说,被称为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192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金句:

1.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是“敢于藐视”的,是在跟忧患、痛苦、穷困、孤独、病弱、道德败坏、七情六欲以及各种各样的障碍作斗争而诞生出来的。

2.孤寂能产生独创精神,酝酿出一种敢作敢为、令人震惊的美丽的创作,也就是诗。

3.由此看来,美是感受者通向灵性的一种途径,不过这只是一个途径,一种手段而已。

4.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儿,不在被爱的人那儿。这也许是迄今最富于情意、最令人发噱的一种想法,七情六欲的一切狡诈诡谲之处以及它们最秘密的乐趣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5.因此我们毅然决然地扬弃它(知识),今后我们就一心致力于美吧。美意味着纯朴、伟大、严谨、超脱及秀丽的外形。


小节标题:


1.向往远方的生活,拥有贵族头衔的作家

2.威尼斯的一瞥,宛如希腊雕像的少年

3.不得已的暂别,失而复得的喜悦

4.甜美的白日梦,无法触碰的爱

5.奇怪的药水味,瘟疫开始蔓延

6.小丑的告别曲,真相终于大白

7.阿申巴赫的死亡,曲终人散

8.对文学与人性本体的探索,如何抵达真善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本朝好宁

    👌

    路上读书 回复 @本朝好宁: 欢迎常来听书哈

  • 听友225877468

    停不下来

    路上读书 回复 @听友225877468: 不用听,继续冲鸭

  • sunnvshi1

    喜马拉雅

    路上读书 回复 @sunnvshi1: 路上读书

  • They_nd

    坚决不认同这种个人看来很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爱情”。

  • 誕生

    最唯美的同性之爱。

  • 半场结束

    有点像是恋童癖

  • 书唯

    阿申巴赫活了50多岁才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深柜!

  • 暖雾latte

    最后他也成为了了一开始时他在车上碰到的那个,让他感到很不舒服的,带着红领结的老男人

  • 微笑的录

    如果美少年换成美少女呢,会不会变成艳遇。

  • nc9weg8eoak4o6dcduwm

    赏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