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橙子。欢迎收听第二课《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节课我分享了我对学习目的认识的转变过程。我们提到,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内发且持久的。她之所以学习,是缘于对世界的好奇,更缘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感。于是你会发现,是目标的不同带来了学习动机的不同。但在今天这个世界,或者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生阶段,当我们想到十年后的人生,似乎很容易陷入迷茫。那么,我们如何了解自己,探索人生理想,培养内在学习动机呢?今天的课里,我将为你一一解答。
“我是谁?“ 这个问题不仅是古今中外名家不懈探索的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究其一生要寻找答案的问题。如果你有时间,我想请你暂停一下音频,花5分钟的时间不停笔地以”我是“开头造句,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的。你也许会写下你的不同身份,比如学生,女儿或儿子等,你的性格,你的兴趣等等。而我想说,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一个思考与行动不断迭代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你有一个原始的想法,按照这个想法你去做出行动,得到结果,有所反思,再将这个新想法付诸实践。在不断的行动中反思,反思中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着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与方向。
这段话说的有些抽象,我举两个例子。
我的朋友小琳,现在是一位中国乡村问题的研究者。高中时,一本杂志上描写农村教育的贫苦触动了她,她立志考入师范院校,成为一名乡村老师。进入大学后她加入了学校乡村促进会的社团,在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以及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比起教学,更热爱且适合做研究工作,并意识到她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乡村的孩子。
另外一个朋友阿豪则相反。进入大学时他原始的想法是在高校做一名史学研究者,而在真正做史学研究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到这会是合适自己的未来选择;相反,在大学多次支教和志愿服务实践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最后他选择去学校做一位历史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两个人最终的职业选择与他们初衷截然相反,但正因为他们有最初的梦想,促使他们去尝试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目标计划与实际成果进行对比,调整方向,最终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人生理想事实上是三个问题的结合:
△我喜欢做什么,也就是我的兴趣在哪;
△我擅长做什么,就是我的能力有什么;
△和这个社会需要我做什么,也就是我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只有将这三者完美结合起来,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才会是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并能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帮助的。
而我们探索人生方向的过程则会经历这样的四步循环:目标-计划-执行-总结。确立一个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列出行动计划,执行计划,做出相应的尝试,最后回顾总结,将所得结果和最初目标进行对比,思考是调整目标还是继续前行。
那你可能会问了,刚刚那两个例子中,主人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所以可以用行动来验证假设。但如果我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怎么办?别急,你不是一个人。更何况现在时代发展这么迅速,我们很难预测未来都会有什么样的职业,自己都能做什么样的事情。
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需要加强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迅速了解不同行业,并为之做好准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认识社会,去发现我们想要从事的职业,想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呢?
我在这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认识社会,那就是实践了。像志愿服务,游学参观,实习等等。实践能让你对某一个知识,某一份工作有最直观的感受,这是在“做中学”。在这个过程中能认识到自身知识能力可以提升的空间,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合适做这份工作。
我大学的时候曾去四川的一个农村支教,带那里的孩子们开展夏令营。也正是那一次我才真正知道留守儿童意味着什么,在与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更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后来我回到北京,看到学校的后勤员工,看到在城市的各处辛勤工作的工人,也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想着他们可能就是哪个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和更多与我不同背景的人产生了连接,接触了社会的另一面。从此,我对教育公益以及乡村教育有了更大的兴趣,也了解了更多相关的公益组织以及与乡村教育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议题。同时我更了解了自己,认识到自己喜欢与人交流,喜欢课程设计,在看到孩子们成长的时候是充满欣喜与动力的,这让我把成为教师纳入可能的职业道路。
再比如我出国交换这段经历。出去之前,留学对我只是爸妈强加的要求,但从自己的内心,我不知道我自己为什么要出去,是否真正适合留学的。但正是在巴纳德交换的这段经历,让我直观感受到了留学的价值,比如留学对个人独立生活能力的考验,磨练了与外国人交流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等等。这坚定了我后来的留学选择。
间接认识社会的方式也有很多。学校教育大部分是以间接的方式让我们认识社会,除此之外还有阅读,观影,参观博物馆,与人交流等等。其中,广泛的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间接认识社会的方式。在今天,书籍随处可见,价格也不贵,除纸质书外,还有音频书、电子书等多种变体。书籍的种类和功能也有很多,有写实的,有科幻的,有博人一笑的,也有引人深思的。
而在当今这个阅读电子化、碎片化的时代,我更鼓励你去看一些“烧脑”的书,比如一些经典的哲学著作。在阅读中,我们浮躁的心能稍稍安静下来;在和名人大家对话的过程中,向古今中外远隔千里的人获取经验,我们去了解他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锻炼自己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非常鼓励多多和身边的人交流。比如在填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你可以向这个专业的在读大学生了解情况,或者向未来我想从事的职业的在职人士请教,看看他们的工作和经历和我的想象是不是一致?在纠结读研,出国,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问一问走上不同道路的师兄师姐,他们为什么做了这样的决定,现在的想法与状态又是如何?与你交流的ta还可以是看门的大爷,可以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可以是你遇到的任何一个人。带着好奇心,进入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故事,你会窥见社会的一角,从而受益匪浅。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知行合一,也就是我最开始说的反思与行动结合。光想不做容易陷入迷茫,光做不想难以顾全大局。一方面,你需要留些时间与自己对话,消化吸收的知识和信息。比如,每门课学完,每件事情做完,每份经历结束后,能否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哪个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我的能力体现在哪里,我的这段经历对身边的人以及远方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是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有时候,需要经过后回头来看,才能慢慢清晰。
另一方面,是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动力。有时你光是在脑子里纠结,焦虑,可能会钻进牛角尖。脑子里有想法,就去与人交流,就去做尝试:想做工程师,就去问问现在做工程师的人;想做市场营销,就去找份实习,看看自己合不合适;想投身教育,就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书读起;一开始脑子里的想法可能很单纯,很天真,当了解了更多之后,我们便能慢慢摸索将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路径。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努力准备着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探索自我是一生的事业,让我们一起加油!谢谢你的收听!
真贵!!!
向姐姐学习
我姐姐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现在也很模糊 很后悔 没有更早明确目标 浪费好多宝贵时间 好在还能及时为自己梳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