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 | 第四十九章:圣人不要是非

精解 | 第四十九章:圣人不要是非

00:00
24:07





现实中正直的人们,总是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是非观念,而且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的自豪。也许有人会说,是非鲜明,难道不对吗?


我们都知道,万事万物的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善恶之说是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这也是现实社会的基本常态吧。正因为如此,许多正直的人们,坚守善良,摒弃邪恶,将此视为自己人格的根基。对于这一原则,圣人们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问我,对于涉及到人生中一些最基本的价值判断问题,圣人们那种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状态,既难理解,也难接受。


可我们又知道,圣人思想是经过长期历史几千年检验过的,如果有错,也多半是我们出错,因为我们的人生刚刚经历了几十年,可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那种价值观和立场,又错在何处呢?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首”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生命这个容器里装什么。

命运的秘密,就是你给生命装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因为给自己安装了错误的程序。

生命的觉醒,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从而让自己从世俗的是非观上升到圣人级的高级模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看看老子是如何超越低级的是非、善恶这种两极对立思维、进而上升到高级价值观的吧!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我先把经文原文诵读一遍】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是没有自我的私心的,圣人是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以百姓心为心的圣人,他们会善待善良的人,也会善待不善良的人,这样就可以达到符合道的善良,这样才可以使人人向善。圣人会信任守信的人,也懂得不守信的人,这样就可以达到符合道的诚信了,这样才能使人人守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有道的圣人是这样做的:他们在人间,收敛自己的欲念,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聪目明,有道的圣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老子在本章中,重点讲解了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从世俗的低级是非观上升到圣人级的高级心智模式的历程。


根据老子在这里提出的这个核心思想,可以实现我们的“三个超越”,进而完成我们心智的“三个升级”:


第一个超越就是:悟道的圣人就是将自己的心和生命与众人实现合一,不再用自己的心去揣测别人的心。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心和他人的心,合二为一,方法就是去除自己的心,把别人的心放在自己的心中。为何如此呢?这是圣人的慈悲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主观之外都是客观,客观就是大道,如庄子所说,大道无处不在,百姓众人就是我们主观之外的客观,就是大道,将自己与百姓合心合命就是合道!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目中无人,心中有道,人人是道!”


第一个升级就是:学习老子道德经的人,不能一方面学经读经,一转脸就又去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别人,或者指责别人。这样的状态就是没有把其他人当成道的不合道状态。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要把我们所遇到的各种人和事,都当成客观和大道,领悟其中的规律,顺应规律,不是用自己的主观去指责或者评判。找到万事万物和万人的合理性及其规律,才有可能悟道。否则,即使一辈子读经诵经,仍然是那个主观的我在生命中运行,始终上不了道。这是评价学道的人是否能够上道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此,我们学习道德经的人要格外小心。

 

第二个超越就是:德善和德信,也就是合于道的普善和普信。悟道的圣人,超越了主观上最典型的“善与不善,信与不信”的两极对立思维,将其变成了一体有机统一体,这就是圣人的得道状态。这跟我们普通人在现实中所坚信和坚持的那种扬善抑恶,惩恶扬善的思维方式就很不一样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也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这就是得道的状态,人岂不是变糊涂了吗?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心里也会还有另外一种声音:“难得糊涂”。圣人肯定是比我们普通人更智慧,要说糊涂呢,也肯定是我们糊涂了。可关键是,我们认为自己是很清醒的呀,难道这份清醒就是糊涂吗?这圣人的心思怎么就揣摩不透呢?


原来,善有善种,恶有恶因,若只是根据结果进行判断,而不从原因上下手解决问题,恐怕就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心中有善的强大能量的人,对待任何人都是善的。心中有恶的人,对待什么人都是恶的。那人们心中的善恶力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回顾一下我们自己生命的成长,这善恶的方向与能量都是别人放进我们心中和命中的,随着自己的成长,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强。当一个人看人生看明白了就会知道,对别人的善往往也是对自己的善,也同时是对前面别人对我们善的回报;对别人的恶,也是对自己的恶,也同时是对前面别人对我们恶的一种报复。君不见,对自己善,对别人也善的人,往往收获满满;对自己和别人都恶的人,自己的人生也是千疮百孔,看他们的某项罪恶,觉得他们是可恨的人,看他们的过去就知道他们是可怜的人,看他们的未来就知道他们将是悲惨的人。说的简单一点,现实中的善,很多背后都隐藏着个人的功利心,现实中的恶,背后也往往是因为缺乏爱而导致的伤痕累累。说到这里,也许我们就知道圣人的那种情怀了:善待善者,是人的基本理性;善待恶者,是人的道性。唯有如此,上善才会在人间不断增加,恶才会在人间不断的减少。这才是人生和治世的妙方啊!我们要特别小心的是,人类一直在改变世界,但真的在改善世界吗?


第二个升级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说这样的话,冤家易解不易结,冤冤相报何时了?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这些话在告诉我们,要做善人,不做恶人;只要一心向善,吃亏也是福。只要一心为恶,得利也是人生的债务。一生要善待那些对我们好的恩人和贵人,也要原谅、体恤、怜悯,甚至帮助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如此这般,在我们自己的人生和生命空间里,美好的力量才会不断增加,恶的力量才会减少。这些准则是人间道的层面,若想悟道,就要超越善与恶的两极对立,以上善的高度来对待世间的一切:在世间所遇到的一切善恶,都是遇见自己,借外部的善恶来反观自心,就是修行。时时事事上警示自己:别人对我们的善会不会激起我们的贪欲?别人对我们的恶,会不会勾起我们心中的恶?我们自己的恶会被自己装扮成一种正义吗?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都过不了关,那就等于说,外部的善恶都会让我们增长内心的恶。当我们自己掉进恶魔窟中时,我们就只能过那种鬼一样的日子:谁都不好,只有自己好,可又感觉不好;谁都不对,只有自己背,但又总是制造令自己很痛苦的结果。若是借外部的善恶都能提升和加强我们自己心中正向的能量,我们就走在修行悟道的正确道路上。

 

第三个超越就是:世间不修道的人,都生活在用自己的肉体感官感受出来的世界中,用肉眼看见的,就以为是真实;耳朵听到的,就以为是真相;自己以为的,就以为是正确;经验多了,就以为自己很老练;见识多了,就以为自己很智慧;思考多了,就以为自己很聪明。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人的有限的主观,对无限世界的有限认识,距离真相和真理还很远。


老子看到了现实中人们主观世界里出现的这些所谓的聪明,也看到了藏在这些聪明背后的欲望,在此提示人们,正是这些聪明,制造了人间的很多灾难。怎么办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放弃小聪明,收敛自己的私欲。


第三个升级就是:现实中的人有几个觉得自己不聪明呢?现实中的人有几个没有自己的私欲呢?也许有人会说,没有了私欲,人还怎么活呢?老子在这里让人们节制自己的私欲,说的不是那种生命生存所需的那种力量,而是远远超出了生命所需、生命难以承载并且给人的心智带来了扭曲的那种过分的、膨胀的欲望。在此,我们澄清一下概念:生命所需谓之需要,超出生命所需并带来心智扭曲的才叫欲望。换个角度说也可以,一心为自己、不断追求物质财富,而导致心灵空虚和扭曲的,是生理驱动型的生命状态;而一心为他人,以义生利,以公证义,物质生活不断变得简单而质朴,精神生活变得高尚而神圣的,就是理想和神圣驱动型的生命状态。

 

总结一下,老子在49章中的思想,可以用两个问题来表述:

 

第一个问题:你总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吗?你的标准一定是对的吗?你能读懂别人的心思吗?【忠告】你的标准是个人的,不是公认的真理!你若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岂不是过于狂妄了?你能懂得别人的合理之处,才是你的聪明!


第二个问题:对那些善良的人你能不欺负人家吗?对于恶人,你能懂得他的不幸和可怜吗?对你不好的人,你能替他辩护吗?【忠告】对你善良的,别辜负!对恶人,别忘伸手帮助!对你不好的,回过头来做自我检讨!

 

将老子本章的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俗人分善恶,道心处处皆是道。

低层分两极,高层合一和天下。

自己有问题,处处就都是问题。

世界没问题,皆是自心出问题。

自心没问题,一切问题皆化解。

圣人无自心,大道就在自心中。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但很多人未必就有改变自己的紧迫感,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过去的自我十分的强大和顽固,二是我们过去的那个思维套路还没有把自己搞到要死的地步。于是乎,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在努力的增加自己死亡的速度,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人生负债,这让人想起来了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依德先生所说的人的“死亡本能”。你若不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50章,看看人生中的生死格局怎么解决吧。

 

各位听众朋友,学习圣贤智慧,升级心灵程序,塑造美好人生。咱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泉水叮咚_8l

    对自己和别人都恶的人,自己的人生也是千疮百孔,看他们的某项罪恶,觉得他们是可恨的人,看他们的过去就知道他们是可怜的人,看他们的未来就知道他们将是悲惨的人。

  • 勤奋者健强

    有善有信,无善无信是世界的常态。圣人不会去改变不善不信的行为,也不会因不善不信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这才是无为的思想。这才是圣人的德行!一般的人,面对不善不信,没有定力,就会起不善不信的念头,这是普通人。

    听友190611744 回复 @勤奋者健强: 说得好

  • 先先贝美

    感恩齐老分享人生大智慧!

  • 王子天华

    超出生命所需,并带来心智扭曲的叫欲望。换个角度说,一心为自己,不断追求物质财富,而导致心灵扭曲和空虚,是生理驱动的生命状态。

  • 温哥华泛熊

    非常精彩!感谢齐教授!期待出精装版书,希望你说的这些话一辈子陪伴!

  • 修成书院诸葛玉堂

    外面没有自己,只有自己。

  • 云水禅心LHY

    怎么只有三分钟的音乐?

  • 扒井岩看世界

    世界没问题,皆是自身有问题

  • 15026081xtv

    太棒了,这才是大师级别

  • 王子天华

    圣人的智慧经过几千年的检验,也未必就是真理。对于圣人也要有怀疑的态度,要勇于创新、勇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