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文徵明《秋到江南图》:大器晚成的“四绝全才”的画有怎样的魅力

028. 文徵明《秋到江南图》:大器晚成的“四绝全才”的画有怎样的魅力

00:00
12:42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秋到江南图》
【作者】文徵明
【年代】明代(具体不详)
【材质】绢本设色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徐骥。今天我继续来给你讲讲“吴门四大家”,之前在聊沈周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位大师的名字,他就是沈周的得意门生,那个把自己老师夸作“神仙中人”的衡山先生——文徵明


文徵明与他老师沈周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绘画天才,文徵明继承了吴门画派的衣钵,成为继沈周之后的画派领袖。


在书画学习上,文徵明可以说是受到沈周的很大影响,所以如果大家想要深入了解文徵明的艺术成就,那就要从他们的师徒传承关系切入,这样比较合适。具体是怎么样的?听我慢慢来说。


文徵明在诗、文、书、画上样样精通,人称“四绝”全才。“四绝全才”听起来很牛,但其实文徵明在小时候一度被别人以为是个哑巴……他7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到了11岁才能勉强与其他人交流。相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徵明算是很笨的,不过他的父亲心却很大,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终会大器晚成。


文徵明的确比其他同龄人都要“慢热”许多,就拿考取功名来说,他从黑发青年考到白发老人,一直到50多岁,仍然没有考取到所谓的“生员”名额。这意味着什么?明清时期,但凡是能通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学、州学、县学等地方的,都算是“生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而文徵明的好朋友唐伯虎可是早早就考取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虽然仕途失意,但我认为这对文徵明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件坏事,为什么呢?文徵明早年考取失败的原因就是他的字写得不好,老师还批评过他。


之后,文徵明开始专心研习书法,仕途的坎坷,削弱了文徵明的锐气,他的字也开始符合他愈发“慢热”的心性,锻造出 “温纯精绝”的书法格调。文徵明的字温和秀丽,带有儒雅的气息,最受后世推崇的是他的行书和小楷。



《归去来兮辞》文徵明 纸本楷书 13.7×16.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说到文徵明的字就不得不提沈周。当时只有二十岁的文徵明就跟着沈周学习书画,在这个时候他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临摹古人。例如沈周早年学黄庭坚,这一点影响到文徵明。文徵明也跟着一起学过一段时间的“黄体书法”,从沈周和文徵明师徒二人早期的书法作品上,我们能找到很多带有黄庭坚书法线条的痕迹,原因就在于此。


不只是书法,文徵明在绘画的研习上更是受到沈周的影响。当然了,吴门画派的弟子,在审美情趣上多多少少都会跟导师有点相似,沈周师法于宋元各家,因此吴门画派的弟子也对宋元时期的画家相当推崇。


文徵明学画也从宋元各家的作品入手,例如《仿王蒙山水图》是文徵明的早期作品,也是他一批摹古画作的最早一幅。还有《东林避暑图》,在这幅作品上能找到元代画家倪瓒的笔风,只不过文徵明在这里还借鉴了老师沈周的画法。总的来说,文徵明早期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宋元画家的笔墨味道,这种摹古经历,都跟沈周脱不了干系。



文徵明《东林避暑图卷》


文徵明与沈周的紧密联系,还可以从画风上看出来。我们之前讲过沈周早期以精巧的“细笔”画为主,后期则为粗放的“粗笔”画,艺术史上有“细沈”“粗沈”两种归纳。无独有偶,关于文徵明早期的山水画风格,我们也有“细文”和“粗文”两种说法。


文徵明的“细文”主要取法于王蒙和赵孟頫两人,他的细笔山水作品景致布局繁复紧凑,用笔更是精细缜密,多以青绿重彩或者是浅绛山水为主。青绿山水大家经常听到,也容易理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经典代表。


关键的是浅绛山水,大家可能听得少一些,这也是山水画的一种,始于五代的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主要以赭石为主色,画面淡雅,有非常强的装饰性;“粗文”则是效法沈周和吴镇,两人画风都属粗简豪放,文徵明学习他们的画风,从粗放中寻求层次的韵律感。

对了,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有意思的事,收藏界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叫“粗文细沈”。因为文徵明的粗笔山水画数量很少,而沈周的细笔作品也尤为珍贵,所以从市场价值来考虑,藏家们会更喜爱这两类作品。当然这是从收藏家的角度来看,在我看来,每一种风格类型对于一个画家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


言归正传,名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文徵明不仅跟着沈周学习了古人墨迹,更重要的是还从沈周身上学到了何为“意匠”。什么是“意匠”呢?沈周认为绘画里唯一可以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就是意匠,直白点来理解,“意匠”就是一个画家对画面场景的构造能力。


说到对场景的构造,想必你对沈周那幅送给老师的寿礼《庐山高图》还历历在目,那幅作品就呈现了非常出色的构图能力。同样的,文徵明也传承了沈周出色的构图技巧,我们就拿《秋到江南图》为例。



《秋到江南图》


我们聊画,总是喜欢先从它的构图看起,特别是山水画,一张纸能营造出一方广阔天地,让看画的人心驰神往。而《秋到江南图》就很好地呈现了这种欣赏的能力,此画描绘了秋季的江南山水风貌,丘壑林立,画境萧瑟清旷


因为作品整体呈现出偏红的色调,所以乍眼看《秋到江南图》的物象排布稍显凌乱。而对于这种构图法则比较隐秘的情况,或者说它是一种带有暗示性的空间经营,我们就需要充分运转自己的大脑,好好想想。我们接着看。


从最下开始,我们想象着自己正信步于文徵明描绘的这片山水间。前方有两座硕大的青石坐落在路旁,一前一后,右边恰好留出行人路过的道路。路线,文徵明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右下角的木桥架起,是为了便于我们走向树林。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经过的几棵大树,它们的姿态生动,充满趣味,呈现出弯曲的形状,特别是右手边那棵树都快要卧在地上了。这几棵树的枝干、枝叶的生长走向,就好像一条天然的隧道,引导着我们向里走。充满灵气的植物,像极了电影桥段。


顺利经过滩石错落的溪地,我们算是来到画作的中心地带。这里的景致最为繁密,内容很多,为了防止混乱,文徵明把空间分成两大块,左右两座山石以中间的溪流为界,后边则是高低错落排排有序的灌木林。


大家仔细看,中间的小河上又架起一座木桥,木桥将两边的风景贯联起来,这跟沈周在《庐山高图》里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木桥上一位身着宽袍的文人恰好经过,他正是根据我们描绘的导线,一路走来,画作的空间立马就深远起来。


没错,《秋到江南图》的画面代入感是很强的,而这正是上边所说的“意匠”,文徵明深得此道。


前面我们讲了文徵明前期的两种风格“细文”“粗文”,后期的文徵明喜欢把青绿画法和浅绛画法相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青绿山水画的新风格。尤其是在唐代之后,山水画和文人画开始发展,相对于这两种画体的兴盛,曾一度占据画坛主导位置的青绿山水自然也就退居边缘。


一直到明代,青绿山水画才又得以抬头,而在青绿的小高潮里,文徵明起到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


他是一位很重视色彩的画家,早年就对赵孟頫的设色有很深入的研究。赵孟頫时期的院体画,色彩浓艳,赵孟頫从中脱离出来,走向清雅秀丽的道路。而文徵明也不太赞同宋人的设色做法,他在赵孟頫的基础上把浅绛山水的用色加了进来,借助浅绛山水画的素雅,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摆脱了以往青绿山水那种媚俗匠气的用色风格。


文徵明创造性的设色我们通过《秋到江南图》足以了解。从用色上分析这幅画应该是文徵明晚期所作,画面的整体基调沉稳,底色更是浅绛山水中普遍使用的赭石色。除开天空、河流和土地,画面中的山石和树木仍然保留了青绿山水的颜色。


两种色彩明显的结合,给人一种浓淡相宜、冷暖协调的感觉。文徵明开创的色彩系统,给明代的青绿山水,乃至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管是从构图布局,还是画面设色,《秋到江南图》都非常出彩。实际上,它也是徐悲鸿先生的收藏之一,画面右下角盖有其“与八十七神仙同居”的印章。



《秋到江南图》 印章(与八十七神仙同居)


把艺术看的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徐先生一生中收藏了无数书画作品,譬如我们之前讲过的《八十七神仙卷》、《朱云折槛图》等,在如此大量且高质量的藏品中,文徵明的这幅《秋到江南图》也算得上是难得的宝贝。


通过徐先生亲笔书写的题跋,就可以看出他对此作品是赞不绝口,他认为“这幅画景致多样而且复杂,画家竟能尽数统筹于笔下,构图独具匠心,并非东拼西凑的作品可以比拟,不愧为一代画派领袖文徵明的杰作。”



《秋到江南图》徐悲鸿题跋


《秋到江南图》的内容就讲完了,在节目的结尾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都讲了那些内容。首先是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他不算少年天才,但心性刻苦踏实,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对于他的画风我们有了一个大致掌握,“细文”、“粗文”,还有“意匠”,这都是欣赏文徵明画作的关键。以后我们再看到文徵明的山水作品,就可以从这几点去分析,必定事半功倍;当然,还有青绿法与浅绛法并用的设色方式,也是文徵明山水画的一大特征,你可以通过与其他青绿山水作品对比,更能体会其中的不同。


徐悲鸿先生对文征明的书与画有一个自己的评价,他认为:“衡山先生,书从馆阁体入手,故格局并不甚高,惟其禀赋厚而正,故外貌秀麗(丽)而不纎(纤)巧,所作山水奇秀过其书法。” 不知道你与徐悲鸿先生的看法是否相同呢?


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86753584

    录的文字错别字好多啊!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