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17.9|汪荣祖: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双星

【第二季】17.9|汪荣祖: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双星

00:00
23:03



第九讲,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双星,就是康有为跟章太炎。康有为1858年出生,1927年去世。章太炎1869年出生,1936年过世。


短暂的蜜月期 

康有为跟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思想界非常有趣的一对人物,他们终身都针锋相对。章太炎也说,他们谈到思想犹如冰炭。是冰跟炭,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两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能够合在一起,这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政治的问题。大家知道戊戌政变之后,章太炎是很同情康有为的,章太炎还写了封信给康有为,康有为在那个时候得到这样一封信,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所以回了章太炎一封信。那个时候章太炎还是支持改革维新的,他还没有革命。


(章太炎)


这一段可以说是他们两个很短暂的一个蜜月期。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章太炎就把辫子割掉,开始革命。章太炎的革命我们可以看得到,他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要反清,假如他反清的话,他老早就可以反清了,可是他没有,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才开始反清。为什么?因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他感到清朝已经没有办法维持中国的安全了。因为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根本国防全无了。他说必须要推翻清朝,中国才能够得救。这个是章太炎成为革命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跟孙中山的革命渊源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人把章太炎当成一个纯粹的反清、反满洲的一种民族主义者,其实章太炎的民族主义不是那么狭隘的,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近代的民族主义,他是要抵抗西方的帝国主义。他成为革命党,是因为觉得清朝没有办法抵御外国的帝国主义,他才反清的,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针对西方帝国主义。他成为革命党之后,康章两个人从此就完全针锋相对了,因为康有为是坚持要改革的,而章太炎觉得革命是非做不可。章太炎有一篇文章写给康有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向康有为说明为什么需要革命。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今古文经学之争 

我们看这两个人做比较是非常有趣的,从学问上来讲康有为是主经今文,章太炎是主经古文,今古文之争是从汉朝就开始一直有的。


先谈谈古文跟今文的差别。这个要讲到汉朝的时候。因为秦始皇烧书,所以汉朝的时候要恢复这些旧书很困难,当时就请一些老儒用汉代的文字来恢复一些旧的经典。所谓今文,就是用汉朝的隶书所写下来的经典。后来因为要修缮孔府,在墙里头发现了一些原来的经典,用古文写的,所以有所谓今古文之分,这个是文字上的不同。今文就是要去解释和发挥里头的经义,所以今文用现在的话来讲是比较哲学性地去发挥、去表达一些自己的意思。可是古文比较重视事实,历史的事实,所以是一种历史的趋向,这是历史跟哲学之分。后来今文因为是发挥,可以自己去发挥,就引发了一种所谓的谶纬,这个谶纬怎么了?跟政治又挂上了钩了。王莽想做皇帝,后来光武帝要恢复汉室,他们就做了很多的谶纬,从天命来解释他们当皇帝的合法性,所以变成非常神奇的说法。比如说在水里面发现一块石头,石头上有字等等这些东西。在西汉由于政治的关系,今文一度非常盛行,可是后来过了头。到后来后汉的时候,古文就慢慢恢复起来了,到了最后今古文也就合流了。可是到后来清朝初年的时候,今文又复兴了,因为到了19世纪,像康有为等人要利用这个经典来改革,要发挥,就强调这个今文。当然在章太炎那还非常坚持古文,他觉得这个今文太神奇了,不合乎孔子原来的理论。


(光武帝刘秀)


可是我们不能把康有为跟章太炎之间的矛盾单纯地理解为所谓今古文之争。因为假如把今古文作为他们两人之间的主要矛盾的话,他们两人就是旧学的殿军,就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儒者,一个是今文,一个是古文。我把他们两个人看作是中国新思想的一个先锋,他们开了一个新思想,因为他们不能够受限于中国传统的学问。比如说康有为,他实际上利用今文,今文有三世说。康有为看了很多西方的书,江南制造局翻译的书他大概都看了,所以对西方有所认识。通过西方的知识,他再利用今文三世的架构,就演绎出了他的一个改革的理论。什么改革?就是说现在中国是专制的,然后下一步要君主立宪,到最后才能够民主共和。他认为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完全从旧学来限制康有为的思想。康有为有所谓大同思想,大同思想也就是人类共同道路的最后终点。所以康有为他是用哲学的方法借着西方的知识跟今文结合起来,演绎出了改革的理论。这个理论简单讲就是一个渐进的理论,就是说你不能跳,要一步一步来。这是他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大同书》)


假如说康有为是用哲学的方法来制造他的理论,章太炎作为古文家,他重视历史,而不重视所谓的哲学。他一辈子都重视历史,认为历史是爱国渊源,历史必须要尊重。他认为你假如不知道历史的话,就不知道你家里有些什么东西。他把历史当作家谱,比如说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上一代,也许我们还知道父亲祖父那一辈,再上去高祖完全不知道,你要怎么知道,要靠家谱。你要了解我们中国的演变,你一定要知道历史,这一点很重要。康有为是一个哲学的趋向,而章太炎是一个历史的趋向,章太炎花了很多时间来维护《左传》的真实性。有很多人说《左传》不可靠,是假的等等,章太炎完全不赞同。可是他们两个人,我觉得都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跟学问有冲击,这个不是他们故意的,可是他们所作所为的结果却造成对中国传统的冲击。

(康有为)


我曾写过文章说康有为否定古文,做他自己对儒学、自我的这种解释,等于是打开了洪水的闸门,为什么?你说古文是假的,最后人家说今文也是假的,等于把整个中国传统否定掉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顾颉刚他们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否定古史等等,我觉得这是重要的一点。


康章的差异 

另外一点我觉得康有为跟章太炎两个人个性也很不一样,康有为是一个乐利主义者,他是一个喜欢穿好的,吃好的,喜欢花钱,喜欢享乐的人,所以他很重视所谓物质文明。戊戌政变以后,他周游世界,看到现代西方的文明,非常仰慕。他周游欧美之后就写了一本小说,叫做《物质救国论》,他说我们中国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他非常强调这一点。章太炎正好相反,章太炎大家知道是不修边幅的,吃穿都是不讲究的,他比较讲究精神的力量,你看他们性格完全不一样。当然刚刚讲到一个变法,一个革命,这两条完全不相同的路。可是他们都是为了中国好,康有为觉得你一步一步来,中国才能好,他说你搞革命,你看看法国大革命造成后来恐怖动乱等等,他也是为了中国好。可是章太炎认为现在清朝这个样子,你不把它推翻的话,中国没有救,所以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前途,但是方式完全不同。当然,章太炎非常不赞成康有为把孔教变成国教。换言之章太炎认为儒家是世俗的,而不是一个宗教,可是康有为要把孔教变成一个宗教。为什么呢?他也是为了中国好,他觉得西方有基督教,所以我们中国也要有个教,才有精神力量。假如说大家都信奉儒家、孔教的话,能够团结整个中国人心。可章太炎说它本来就不是宗教,你偏要把它说成宗教,好像是说你本来没有伤口,你拿个刀划一个伤口,多此一举嘛。所以他们两个的辩论也是非常有趣的。


(《孔子改制考》)


他们最主要的是文化观相当不同,这是我个人写了很多文章强调的一点。康有为仍然是所谓文化一元论,可是他的文化一元论哪里来的?他从江南制造局看了一些西方的书,多半都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所以他没有把自然科学跟人文科学做区分,他认为人文的发展像自然科学一样,是普世的。其实不然,西方的大学者包括十七世纪的维柯(Vico),他是意大利的大历史哲学家,他就说人文社会科学是另外一种科学。因为自然科学可以在任何其他的文明,其他的环境,在理性的地方都可以成长。可是这个人文科学不一样,为什么?人文科学有它的历史背景,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历史背景不一样,因为历史背景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所以不可能是普世的。可是康有为就认为这是普世的,所以他才有这个所谓的三世说,他认为这个是人类共同的一个道路,认为现在中国的落后不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而是在人类共同文化当中,共同道路上的落后,所以可以迎头赶上,这是康有为一元论的论述。我发现中国近代思想家大部分都是一元论,包括一些守旧的传统派,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文明就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一元论了。可是后来五四的时候,最激进的全派西化派也是一元论的,他们就是要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明,又是一元的。



(维柯邮票)


可是很难得的章太炎他居然能够发展出文化多元论,这个文化多元论其实是近代很有名的西方自由派的一个大师叫以塞亚·伯林(IsaiahBerlin)提出的。以塞亚·伯林写了一本书叫《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他说这个文化多元论不是文化相对论,他是从维柯(Vico)一直到德国历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发展出来的,所谓文化多元论就是说各个文化无所谓对错是非,都有存在的价值,是可以并存的。我一看,章太炎这种想法跟伯林很相近(IsaiahBerlin),但是他们两个互相都不知道,时代隔了很远。章太炎不可能知道伯林,伯林根本不晓得章太炎,可是有同样的这样一个想法,我觉得不是偶然的。

(以塞亚·伯林)


文化多元论 

同时我发觉非西方文化在应对西方文化的时候,会有这种多元论的出现,我举最明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俄国,俄国的彼得大帝到西方去访问,他要全盘西化,亲自到西方去学习,展开了俄国所谓的西化派,westerniszers,可是到了下一代之后,就有亲斯拉夫派出来,Slavophiles出来。这个亲斯拉夫派并不是排斥西方思想,而是认为俄国传统的思想也值得保存,就变成多元的,西方思想跟俄国传统思想是可以并存的。无独有偶,日本也有同样的情况,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化派当道,最有名的就是福泽谕吉,是一个全面西化派,他说我们现在日本要振兴,就是要全盘学习西方。可是到了明治中期的时候,在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出了新一代的民族知识分子,他们提倡国学。他们强调的国学并不是说排斥西学,我们还是需要西学的,可是我们还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文化。这一群知识分子有个社团,叫政教社。这批知识分子我觉得是文化多元论,结果我发现章太炎在日本就跟政教社有接触,可能是因为“臭味相投”。大家都知道章太炎是一个国学大师,他强调中国的学问,可是他并不反对西方的思想、西方的文化,因为他在日本的时候也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思想。他当然不懂外文,他是经过日文认识到像德国的维新主义,甚至于当时在西方非常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他甚至翻译了一本叫做《社会学》的书,只是他那个社会学不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学,实际上是来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这个学说。所以章太炎也是吸收西方的学问,但是他同时觉得中国的学问不应该被抛弃,这就成立了一个多元论。


(福泽谕吉)


从整个世界来讲的话,多元论还是少数。我们看到这些多元论者都是比较有学问的人,像西方,伯林(Berlin)他就是很有学问的一个思想家,他在西方的环境中看到了多元论,那非西方世界应该都看得到这个问题,可是我觉得却是极少数,除了章太炎,我们发现很少。像胡适,他讲全面西化,也不是多元论,所谓看到多元论还是一些比较有学问的学者,我觉得像钱钟书那种学者,他们有这个多元的思维。所以康有为跟章太炎在文化观上面的区别是最明显,而且非常重要。


从今天来看的话,我们必须说章太炎的看法是比较正确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因为有多元论的观点,才不会毫无批判地接受另外一个文化,我们中国现在在五四之后受到西方理念非常深重的影响,几乎要取代中国的传统。而且五四之后因为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我觉得提倡白话文是对的,但是取代文言文是错的。因为民国之前,先秦一直到清朝,这些东西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你假如把这个取代,就切断了传统。章太炎在民国初年也讲了一句话,他说你搞了白话文之后,人人不识字,他所谓的识字就是通小学,小学就是文字学,真正知道这个字的意涵。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很大,假如说你没有自己的文化的根,在接受西方理论的时候,常常在人文世界失去话语权,就是说人家说了算。比如说人家一些理论,你必须要接受人家的理论,这个就涉及到你自己的话语权,你自己没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从这个观点来看的话,章太炎这个多元论值得我们重视。


另外,他们两个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解放之功。我刚才也讲到,他们两个人我做个比喻,对中国文化来说,假如我们要批判中国的文化,从外面来批判比较困难。他们两个从里头,好像在堡垒里头爆炸,把中国文化批判得很厉害。我刚刚讲的就是说打开了洪水闸门。可是他们是无意的,他们并没有有意,他们还是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思想。可是他们当时的这个作为,他们当时的思想的确有这样的一个后果。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五四之后,激进派起来,他们两个都比较保守了。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康章两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很进步,到了老年变保守了,我觉得并不是他们思想的改变,而是时代的改变。因为他们早年的时代太保守了嘛,所以他要打开,可是后来走得太过头了,太激进了,所以要保守,这一点我觉得就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他们在民国之后,五四之后,受到新知识分子的批判,其实批判他们的这些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受到他们两个的影响。


最后我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我觉得康有为对中国现实政治的贡献比较大,尤其是他的《物质救国论》。我们现在来看,他甚至在《物质救国论》中讲中国要有一个强大的海军,现在这个我们实现了。我们改革开放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康有为的救国理想,叫物质救国的理想,现在我们经济起飞,都是物质救国嘛,所以康有为在政治方面的贡献比较大。章太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比较大,尤其大家要注意他的文化观。我觉得他的文化观是很微妙的,在《齐物论释》这篇文章当中有表达。很多人说这篇文章是以佛解庄,可是我看里头,对照伯林(Berlin)的想法,他里面谈的是文化多元论。而且他这篇文章是在1910年写的,是对当时时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这样的文化多元论。事后来回顾这两个人,康有为在政治上的贡献大,章太炎在学术上的贡献大。谢谢。


(辽宁号航空母舰)


汪老师课程思维导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Claudia_tf

    老师的课太精彩了,大爱!

  • Field_QD

    听了这么多课,目前为止,汪荣祖老师讲得最好,有自己的东西,入脑入耳,特别长知识、开视野!以后有机会再听,有他的书肯定会买了细看。

  • 羋魈魍

    第二季又完结了?完全没有听够。

  • Lipeng__2018

    感谢老师的讲解和分享!问一下,思维导图在哪里呢?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Lipeng__2018: 在文稿结尾哈~

  • 秋窗风雨_

    又听了一遍

  • 秋窗风雨_

    来听课

  • 沁园斋

    听汪老的课,真太享受了!这课买的值!谢谢大师们!

  • 废可乐77

    最喜欢这位老师,

  • 你从漫步

    老师讲的太好了,循循善诱,受益良多

  • 丝丝弄碧烟里

    第一季怎么能听到呢?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丝丝弄碧烟里: 没有标注第二季的都是第一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