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马勇:清末民初革命与改良的角力

19.6∣马勇:清末民初革命与改良的角力

00:00
20:25

大家好,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了革命思想的萌发,从思想萌发到采取具体行动,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想要贯彻一种萌发的思想,并将其贯彻到个人的具体行为之中,再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革命,这需要极大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勇气。在这一讲里,我们讲革命与改良的较量,在这样的角力中,最终革命成为一种行动。


革命的制造厂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和清政府的严酷镇压有很大的关系。清政府作为统治者,面对革命思想的萌芽,应该反省革命思想里提出了哪些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质疑统治者合法性的声音?孙中山认为满洲统治集团不能领导中国走向一个全面的变革,满洲人成了一个贵族利益集团,属于特权利益阶层。因此,他们不可能自动放弃或分享权力,所以只能推翻清朝政权,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就是孙中山的革命觉醒。

(青年孙中山)


对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我不认为他讲的都有道理。因为在研究中我发现清朝本身也不是孙中山攻击的那个样子,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光绪皇帝,都没有像孙中山指责的那样自私。清政府的问题在于它不去思考孙中山思想的合理性,而是采取严酷镇压的措施。就算实行镇压,清政府如果能够把孙中山抓住一下子干掉,革命也就从此消失了。但历史的机缘巧合就在于,1896年清政府在伦敦抓住了孙中山,但抓孙中山的结果却是把孙中山从一个小的反抗者变成一个大英雄、一个世界级的革命领袖。这件事情真是非常的巧,孙中山被抓住后,偷偷将消息传给了他在英国的老师康德里,之后康德里就去向英国政府抗议,并把孙中山救了出来。这件事情使孙中山名气暴涨,如果清政府这时实行变革,把孙中山吸纳到体制中来,革命活动也不会发展成后来的样子。但清政府仍然进行镇压,这样便把孙中山彻底逼到了反抗的道路上。

(康德里)


因此可以说清政府是革命的制造厂,革命家的声望基本上都是它一手制造出来的。孙中山每被清政府追杀一次,名气便高涨一次。孙中山越是受到追杀,追捧他的人就越多。宋家的姐妹都非常喜欢孙中山,这种喜欢就是一种对英雄的崇拜。

(宋氏三姐妹(左起: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


看谁跑得快

一般来说,当政府处理反抗者时,应该是采取接纳反抗者意见的策略。但在晚清的历史环境下,这件事情却变得相当艰难,在清政府极力镇压之下,反抗的声音不消反涨。1900年义和团事变之后,清政府处理的问题漏洞连连,国民反抗的声音越发普遍,义和团事件几乎把中国拖到了深渊里去,中国境内从南到北都出现了革命的情势。在上海,容闳、严复、章太炎等人成立了中国国会,意图建立一个新政府,地方督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这个时候也有要离开清廷的动态。当然,等到八国联军最后跟清政府达成妥协以后,所有的革命都被消解掉了。虽然庚子事变时期的革命没有成功,但反抗清政府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革命的气势也越来越大。


从1903年开始,革命的声音就很大了。革命党人集中在上海章园整天讨论怎么能够推翻清廷,怎么能够引导中国变革?当时还发生了著名的“苏报案”,这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故事。《苏报》原是一家商业报纸,发行量很小,后来报社老板找了章士钊来办,想要提高报纸的发行量。章士钊采取了打擦边球的办报策略,在报纸上大量刊发反政府的言论。

(章太炎)


这种做法使《苏报》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面对革命的声音,清政府没有反省自己,而是愚蠢的实行镇压,出狱后,章太炎等革命分子也从一个小文人一下子成了世界级的大革命家,章太炎更是马上被接到日本,办理革命党的机关报——《民报》。

(《民报》创刊《发刊词》)


由此可见,革命和改良到了20世纪的早期,已经处在一种赛跑的状态。革命和改良谁跑得快,谁就有更大的号召力。在当时许多关心中国命运的年轻人心里,革命与改良没有一种严格的边界。如果今天革命的话语很强大了,那么改良就会受到冷落。如果政府开始改革了,那么他们认为革命终归牺牲太大,而且革命要从头开始做起,太难搞。还是梁任公讲的改良好,清末最后五六年,革命与改良的竞争呈现出这样一种跷跷板的状态。


革命倒逼改良 

那么,清政府在革命倒逼的情况下有没有长进呢?1905年俄国被日本打败之后,中国流亡海外的革命者在日本东京集结,把东京当做一个革命圣地。光复会、兴中会等各个派系在东京集会,讨论共同成立一个影子政府,随时准备回中国建立一个新政府。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并非偶然,它的架构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影子政府的架构,建立的目的就是准备回来接管中国。1905年的革命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个时候革命开始发挥它的重大功能——倒逼改良。

(中国同盟会成立)


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年改革,不仅让革命党人振奋,对清政府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触动。特别是俄国的改革极大的影响了中国,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制度所具有的重大力量。当时的外交官也给清政府建议,中国要想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就应该进行改革,只有进行政治改革,才能将自己改造成一个对国际社会、对国民负责任的现代国家。外交官们还建议派遣考察团去欧美国家进行考察,学习他们的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下令派五大臣出洋考察,五大臣出洋考察刚走到了前门火车站,“啪”,被我们的安徽老乡吴樾给扔了一个炸弹。吴樾以为炸弹就可以把他们吓走,结果吴樾自己被炸死,五个大臣只是受伤。清政府本来不是真心要变革,结果临门一脚,这几个炸弹让清政府感觉到一定要实行变革。所以后来宪政三个目标当中就有一个是说:宪政可以消弥革命,不仅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还可以让革命不再发生。


事实也是如此,五大臣出洋考察回来后,国内上下都建立起了实行宪政的共识。此后革命情势就迅速下滑,到1907年,革命跌至谷底。日本也认为清政府都宣布宪政改革了,反清革命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不再包庇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人。革命党内部,也因为清政府的改革急剧性地分化,各个派系刚刚团结起来,此时又拉开了距离。

(五大臣出国考察前与随行人员合影)


1907年后,清政府改革的信心越来越足。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划再用9年的时间将中国变成一个像日本一样的宪政国家,同时成立责任政府,议员可以公开选举,各省实行地方自治,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力。《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之后,全国各地的商人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大到天津,小到芜湖,商人自发地觉得我们也和西方国家一样,要成为一个宪政国家了。


急转直下

1908年年底,中国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在12小时内相继去世。他们去世之后,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再加上摄政王的儿子溥仪成为最高统治者。这个三人组和1860年恭亲王、慈禧太后、同治皇帝组成的三人组相似,而且1908年的三人组比1860年的三人组年龄还大一点,但后来者面对局势竟无法应付。


另外,中国周边局势发展也刺激了中国人的内心。1909年,东北亚开始出现危机。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脱离了中国的控制,与日本亲近。到1909年,日朝开始谈判日本和朝鲜的合邦问题。从朝鲜人的观点来看的话,合邦即合为一个国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讲却是亡国大难。


亡国的悲观情绪从朝鲜渗透到中国来,中国的商人、实业家开始对迟缓的改革步伐感到不满。因为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去世了,而小皇帝才3岁,那么距离9年立宪还得六七年才能真正实施。宪政主义者和一些年轻的政治家指出,朝鲜快被日本灭亡了,朝鲜一旦灭亡中国也会很危险,因此应该加快立宪的进程。


1909年到1910年,立宪派人士发动了四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尽量缩短立宪、开国会的时间。在这种情势下,如果当年制定时间表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还在,那么我想这两个老派的政治家会遵循原来达成的协议,继续往前走,应该不至于出大问题。但老的政治家已经不在了,而年轻的载沣是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对世界很有了解,又对宪政思想充满同情的政治家。摄政王载沣是晚清王爷当中第一个,甚至还是当时唯一一个正儿八经到西方国家考察过的人。1901年,他去西方国家考察,当时义和团杀害了德国驻华公使,他代表中国政府到德国去赔礼,在欧洲访问了多个国家。

(载沣与溥仪、溥杰)


要求尽量缩短立宪、开国会的时间的国会请愿运动深刻地影响了摄政王。在一次接见立宪派的谈话当中,摄政王表示宪政是国家未来的方向,无论是按照原来的规定1915年实行宪政,还是今天就实行宪政,我都不会反对,但是我不能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情。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资政院,是一个新设的准议会机构。如果资政院的决议不反对,我个人也不会反对。在中国威权体制下,最高领导者摄政王一旦松口,资政院当天便通过提前立宪的决议。这样一来,中国的改革进程一下子就进入了加速的状态,实行立宪的步伐大大加快。到1911年,中国似乎已经能够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1911年3月29日的黄花岗起义,以前都被称为是革命高潮,但我认为那其实并不是什么革命高潮,反而是革命绝望。因为这个时候整个宪政的牌局都已经排出来了,5月8日宣布责任政府成立,宣布责任政府成立就意味着清廷宪政改革已经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则是把资政院改成国会,那样中央层面的立宪就相当于完成了,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运转的问题了。当然,我们相信立宪体制的运转肯定会经历一段磨合期,就像民国初年一样,还有像台湾民进党早期出现的时候一样,也会打打闹闹个二十年,更遑论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方向起码是正确的。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1911年5月8日,责任内阁宣布成立,之后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实际上责任内阁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动,在晚清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当中,其最本质的内容是行政制度改革,意味着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这要求建立一个责任政府。


从史料上来看,19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建立责任政府的呼声,如果政府不能追责,那么决策就无法溯源。当时军机处是作为决策机构存在的,但无法实现责任政府的职能。建立责任内阁依旧有不小的阻力,恭亲王极力反对责任政府制,认为成立责任政府就是“谋我军机,夺我大清”。所以说,责任政府的成立在当时确实是一个重大贡献,多少年来军机处一直无法被废除,等到责任内阁一成立,军机处便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皇族内阁、铁路国有 

但就在这样的关节里,出了一个大问题。我们从内阁成员名单中可以发现,13个阁员有9个都是皇室成员或满洲贵族,只有4个成员是汉人。这下群众肯定不满意了,责任内阁一下子便被骂作皇族内阁、权贵内阁。


后来清政府又宣布了一个政策,把全国的铁路统统收归国有。1895年外国的资本自由进入中国之后,全国的铁路迅速发展起来,就和我们这几年建高铁一样,要建一条路马上审批通过,但当时都是外国资本兴建的。1903年之后,国内资本也开始投入到铁路兴建上,民间绅商们加入铁路的兴建。但新责任政府上台后改变了这个局面,新责任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之后,没收的所有国内资本按照铁路股权兑换给投资者。对民间来说,有种政府与民间争利的意味在里面,政府形象和信誉大跌。


这两件事情的宣布使社会陷入了一个大动荡的局面,革命和改良本来是处在一个跷跷板的状态,但在这之后,中国的改革之路却被完全堵死,进而走进了一种依靠革命手段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是历史奇妙的选择。


以上就是本讲的内容,谢谢大家收听,下期我们继续。


第六讲复习课 

你好!马老师第六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面对革命思想的萌芽,清政府没有认真反省,也没有考虑把孙中山等人接纳到体制中,而是一味镇压,逼迫其走向反抗道路。这样的镇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提高了孙中山的知名度,清政府成了革命的制造厂。


1905年,俄国败给日本后开始进行改革,这使清政府认识到制度的力量:中国要想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把自己改造成现代国家。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归来后,国内上下建立起实行宪政的共识。此后革命情势迅速下滑,到1907年跌至谷底。日本政府不再包庇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人,革命党内部也急剧分化。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划用9年时间将中国变成宪政国家,举国振奋。


然而1908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却使事情有所转变,继任者无法应付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1909年日朝谈判合邦,亡国的悲观情绪渗透到中国。从1909年到1910年,立宪派人士发动了四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请愿打动了同情宪政的摄政王载沣,资政院也通过决议,同意提前立宪,中国实行立宪的步伐大大加快。到了1911年,中国似乎已经能够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这让革命党人感到绝望。


然而,1911年5月8日皇族内阁的出台令人大跌眼镜,随后的铁路国有政策也让政府信誉尽失。这两件事情使社会陷入动荡,中国的改革之路被完全堵死,进而走进了一种依靠革命手段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就是本讲的主要内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健_cw

    马老师讲的非常棒,没有马老师这个专辑就虎头蛇尾了…

  • 西求奇

    分析的很透彻

  • 老崔_9s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青年,一定要重读历史,开阔胸怀,明辩是非,担当未来!

  • 逐浪天涯

    马勇老师讲得真是好,不管同不同意,提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为观察历史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比起那些照本宣科、罗列史实的不知道境界高了多少。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逐浪天涯: 已经帮你传达给老师了,还有其他赞美至此可以加我们的客服号:dzz_th 我们会定期汇总学员意见向老师反馈哦。

  • 街巷山人

    真敢讲啊!胆子大!

  • oogwabee

    就算宪政实行,这种有名无实的改革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 喵美猫美喵

    老师讲授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发人深省!

  • 勿执zjm

    清政府如果早就想明白,还会闭关锁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很难跳出固有思维吧。老师的观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但是不能认同

  • 履冰知霜

    满人统治者还是从满族和满人利益出发,不从整个国家和社会考虑问题,同时行事傲慢粗暴,缺少政治智慧!

  • 秋窗风雨_

    喜欢马勇老师的课,讲得特别透彻又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