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南怀瑾详解楞严经~第33集02

163.南怀瑾详解楞严经~第33集02

00:00
15:52
归元真,

“发本明耀”,自性的光明出现了,所以明心见性,可以明心了。“伏归元真”,慢慢澄清澄清,澄清到回到那个本来的境界上,那么自性的光明发露、开发了,本来有的。所以发出来本来的光明,不是有相啊,不是有相象电灯一样、太阳一样,我也看到光了,你看到神经了,那个也不是,那是生理上四大的变化。自性光明即非太阳,也非月亮、也非星星,也非电光,你到那个时候,只能告诉你,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发本明耀”这是第二步。

“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等到自性恢复那个本来,开发了本有的光明,然后你也不要管它,本有光明也没什么稀奇嘛,即使光明来照见整个的宇宙法界,天地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没有什么稀奇嘛,这是我们本性自有的功能。那么你再久下去定静下去,由自性的光明中间再扩大,用现代话讲再澄清,不在身心内外。“耀性发明”,所谓见性了,那么“其余五黏”整个的根尘,这个身体同我没有关系,身体的生命功能也扩大了,这个肉眼变成天眼了,这个肉耳朵变成天耳了,等于变成雷达了,乃至外太空的声音都听得见了,都收得到。“其余五黏”我们念佛是用意根念,其余的眼耳鼻舌身“应拨圆脱”都空掉了、解脱了,不受这个身体的牵扯了。所以禅宗所讲悟,必须到达这个境界,没有这个境界说看到青的是山,绿的是水,青蛙跳井扑通开悟了,“扑通”那是不懂,没有用,那不是的。偶然懂了,那不叫悟,开玩笑,必须要到达这个境界。“其余五粘,应拨圆脱”整个身心空了,离开了,圆满光明得了解脱了。那么这个时候,那么你说我们这个肉眼眼睛啊身体都用不着了?这个肉体是五浊之身,命浊、烦恼浊,很脏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到那个时候,你也不要看它很脏,连这个身体生命整个的每一个细胞立刻也转变了,此所谓顿悟,跟着身心两方面都转变了。那么转变了你不用这个肉眼能够看东西。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这所谓般若境界,智慧来了。“不由前尘”不需要象我们现在要这个肉眼看这个书,要这个耳朵听这个声音。那个时候到那个境界里头,这些同我们没关系了,不需要利用妈妈生的耳朵、眼睛啊,不需要这些。也不需要外面的境界,没有亮光的地方照样亮,看太阳光也不过是蜡烛光一样,很暗淡,跟自性光明比起来,太阳光都无力之感。那么脚踏到地下,踏到棉花一样,没有地下之感,人都在虚空中行一样,所以“不由前尘所起知见”,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智慧开发了,所知道的,所看见的,所理解的道理,并不是靠现在的头脑、知识想象出来的,所以“不由前尘所起知见”。三步道都讲了,三个阶段,到这个境界。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你说那就叫成佛啊,那还早呢,初初见性,返回你的本来,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你离开这个境界还是怎么一个人?还是个普通人,饥来吃饭,饿了吃饭,累了就睡觉。黄檗禅师答复别人问,大悟的人如何呢?“不异旧时人”,还是这么一个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只是同以前做个普通人的时候有不同,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这个境界。那么何以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呢?那么这个时候也还是个普通人啊,眼睛还是照样看,耳朵还是照样听,可是“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这个时候真正不是理解、不是理论、不是思想,修证的功夫到达了这一步,这三个阶段到达了,明不循根,看起还是个普通人,但是他自性光明所发的同原来的普通人不一样了。等于佛经上说有个梵志出家,梵志就是原来是外道婆罗门教的大师称为梵。梵志出家六十年后,得道了回到家乡,那些人就讲,呀,这不是当年的某人嘛,叫他的名字。梵志讲两句话“虽犹昔人,已非昔人”,虽然象当年那个人,现在同以前不同了,不是那个人了,名字还是一样,不是他了。其实我们老了回家也一样,年轻出门,虽然象从前的人,到底不是从前这个人。“明不循根”等于这个道理,虽然还是过去这个肉体,这个眼睛、还是这个耳朵,可是它的作用不同了,自性光明起的作用,不一定是靠这个眼睛不一定是靠这个耳朵了。所以我常常给你们青年同学讲个笑话,我说你们要练习啊,象我这个眼睛很对得起我啊,用了几十年,到现在昼夜在用它,看书等,我说我常常在夜里灯关了,夜里想起一件事要给你们留个条子,就懒得开灯,抓一张条子,没有亮光就写字啊。第一我要试试万一老了没的眼睛瞎了以后照写不误啊,还一笔笔搞清楚不?第二看写得还规矩不?第二天看看还很好、很规矩。所以有时候看书啊,就不想用眼睛看了,眼睛太累了,书放在这里,眼睛啊也会看得见,你要证明自己。“明不循根”不用眼睛不要,这个肉眼也看得见这个书。试试看,不要乱搞,搞出神经我不负责啊。“寄根明发”到这个时候啊,六根啊并不一定靠这个官能来用。不过呢,不要装妖做怪,真正你到这一步功夫的人,不会去玩那些神通了,装成妖怪的样子,你有神通你有鬼通啊,不要通。现在大家通得很呢,又没有大便秘结,哪个不通啊?不要玩那一套,做一个平凡的人,可是自有不同。“明不循根”一切应用不靠这个生理的官能,但是你还是靠这个嘴巴说话呀,还是靠这个耳朵听声音啊,那是“寄根明发”,借用啊,借用一下,用过了就丢了。那么到达这个境界呢?这叫神通了,差不多了。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耳朵可以当眼睛看,鼻子可以当耳朵用,那舌头也可以当眼睛看啊。所以你看我们庙子上塑的观世音菩萨是千手千眼。手代表方法、手段,眼代表智慧。一只手心一个眼睛,换句话这个眼睛里头又可以出一个手,这个手里头又是眼睛,千手千眼,浑身都是手眼,不一定靠这个官能,足底心也可以看东西呀。“由是”超过这个功夫到这个阶段,“六根互相为用”,眼睛坏了不要紧,耳朵还可以看东西,耳朵听不见没关系,拿指头来听吧。呵这很好玩,但是不要听到,嗯,这就是佛法,这是《楞严经》,我将来一定要修到这样,你神经了。下面叫你理上见到,这些事相我们普通一个名称叫事相,事:就是代表功夫,求证到这个境界这个现象。事相不算什么,不过呢,我们这位老师大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老老实实告诉我们这一步功夫的事相,你真是做到,不管你念佛也好,修止观也好,参禅也好,修密宗也好,呆定的,随便你修什么法门,这个原则是一样的,不能到达这里不算,那只能算是大蒜,到达这里是真算,佛法这是个大原则,但是你听了以后不要执著事相。佛一再告诉我们自性的功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循业发现,自然有这个功能,一切众生本来有这个功能,不稀奇。大家现在之所以没有发起,被妄念、业力遮盖了,五浊遮盖了。五浊还记得吧?见浊:观念脏。劫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自己被遮盖了,被这个烦恼,所以五浊恶世要特别注意哟,我们本身就五浊。这个五浊澄清了,翻过来就是五种神通、五种智慧,要了解,浊的反面就是清净。那么佛又再说,下面提出来关于这一段事相修证的功夫讲得很清楚。佛说阿难,现在讲一个普通的证明。

“阿难。汝岂不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慧宝8

  • 黄运宾

    顶礼师父

  • 黑三_91

    这个背景音乐有点影响听讲了,能换个吗

  • 黑三_91

    能不能换个背景音乐

  • 琳儿木

    阿弥陀佛!

  • 1367014psst

    觉得音乐烦的可以只听说话内容即可。何必纠结音乐是什么。性声真空,性空真声。随众生心,循业发现。就知道是声烦还是心烦了

  • 长乐未央0035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