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白丁:《穿越大洋的艺术》展览导读

孙白丁:《穿越大洋的艺术》展览导读

00:00
48:58

分享人 孙白丁 (资深文化艺术讲师、多家博物馆志愿者)

整理者 申明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博物馆有得聊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美之间就有官方交流,两国之前文化的互动也随之产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埃斯凯纳齐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穿越大洋的艺术”展不是从广角镜头下对美国艺术发展的全方位关照,而是深入地聚焦在风景画这一题材的表现上。


创作展品的艺术家有美国人,也有大家喜爱的西方艺术家。展品跨度从1800到1920年,短短一个多世纪的风景画,如何解读?这里只从两个视角:

19世纪美国人向欧洲人学习艺术,在其作品中又如何融入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特质? 美国本土第一个绘画流派——哈德逊河画派向我们阐扬了绘画不仅仅是绘画本身,而是作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视觉呈现。


当然,艺术的感官刺激美是艺术直接对观者的捕获。只欣赏一件展品,仅从美学视角,从被视网膜的视觉感知,直至走入您的内心,或许您一辈子都忘不掉。

1920以前的美国艺术就像日本、俄罗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贡献,虽然意大利、法国的艺术光芒万丈,但美国等国家的艺术贡献同样不可小觑。它们就如同一条条静静的溪流,汇入了世界艺术史的长河中,使之滔滔不息……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27027cxcw

    节目很好,希望讲得清楚一点,好似信息量很大,但都没讲明白。

  • 文心雕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