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思孟学派和儒家后学的恶化流变

7.6 思孟学派和儒家后学的恶化流变

00:00
12:17

下面我们讲思孟学派,我们讲孟子,为什么把它叫思孟学派?是因为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孔子的正孙。而孟子是子思弟子的弟子。大家注意这段话的意思。孔子的孙子叫子思,他是孔子的孙子,他没有直接受教育自己的爷爷,他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也就是子思曾经师从于孔子弟子,曾子,而孟子是子思弟子的弟子,因此孟子是孔子徒孙的徒孙。孟子本人是山东邹国人。大家知道中国在古代的时候,韩非子在他的《显学篇》中讲“儒分为八”,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个学派,那么孟子就在思孟学派之中。那么孟子出生在战国中期,他曾经游历各国,宣传孔子之道,晚年退回周国,教授门徒,然后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等弟子记述了他游说列国的谈话内容,以及他教学的一些谈话内容,这就是《孟子》书的来源。


那么关于孟子他的基本主张,听起来跟孔子很像。我们下面就讲儒家后学就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主张尊先王。大家知道,孔子宣传尧舜禹,认为那是圣王,中国人早期的那些圣人。孟子跟孔子一样主张尊先王,而且孟子主张人性善。


大家知道,从荀子到韩非子,也就是孟子之后,都已经主张法后王,主张人性恶了。所以以孟子为界限,孟子以前主张,尊先王,主张人性善。孟子以后,荀子韩非子主张法后王,主张人性恶,所以你从孟子的学说上看、基本思想格调上看,他跟孔子同出一门。那么怎么理解孟子和孔子的差别?如果孟子和孔子完全一样,那就用不着说孟子,只说孔子就足够了,孟子也就做不了亚圣。那么孟子跟孔子有什么区别?才是理解孟子的难点所在。那么大多数学者说孟子最大的特点叫仁政说。


大家知道,子思,孔子的孙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写了《四书》中的重要一篇叫《中庸》。那么孟子的重要在哪?一般学者认为他主张仁政,说这就是孟子的学说的最夺目的地方,可是这个说法不成立。


大家知道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显然孔子也主张仁政,所以说孟子主张仁政,根本没有说出孟子学说跟孔子学说的差别和要害。由于孟子的学说,如果你在一般文本上,你解读不出来它的差别,那么孟子也就凸显不出来他的文化地位和他的文化重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宋代以前,孟子并不重要,孟子变成亚圣,真正被高度尊奉,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那么理解孟子的关键在哪呢?关键在于理解儒家学说的流变,什么意思?我在前面讲课一再讲,我说人类文明的展开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堕落过程。请大家记住我讲课的这一条主线,而且人类文明的展开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生存不断趋向于紧张化、动荡化和无序化的过程。那么如果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是一个紧张化、动荡化、败劣化的过程,那么孟子的学说,甚至儒家后学,它的基本脉络就一定是学说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可厉。这就是孟子学说和孔子的差异。


我在前面讲过,我说春秋时代,那个时候人们还讲礼,繁文缛节,人际关系非常的柔和,即使打仗都讲礼节,都不设诡谲。给敌人设陷阱,用兵法。这些东西在春秋时代是很少的,所以才会出宋襄公那样的人物,我前面讲过,现在不用重复。春秋时代打一仗,死四百人、五百人就算是大战争。而到战国时代,社会紧张度大大提高,打一仗死七千人、六千人、上万人,史书记载不绝。我前面讲过仅是秦赵长平之战,白起一次活埋赵国俘虏40万人以上。


那么孟子对那个时代是怎样表述的呢?孟子说“天下春秋无义战。”然后孟子又讲,他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所谓“人牧”就是当官的人。中国国古人认为官员管理百姓就像放牧的人放牧羊群一样,叫“人牧”。他说当今为政者没有不嗜血杀人者,这种言辞非常剧烈,批评非常严酷。


他又讲,他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他说你看贵族富人,他们厨房里堆的肥肉,马厩里养的肥马,他说你看普通老百姓,老百姓都是面黄肌瘦,田野里到处是饿死人的尸体,这就是战国和春秋时代的区别。


这就是孟子表述天下和孔子表述当时时势的差别。你会发现孟子的语言和观点变得十分可峻。我先梳理一下儒家后学,孔子学说宅心仁厚,到孟子学说变得紧张而可厉。再往后到荀子已经发生重大反转,他主张法后王,主张人性恶,一方面主张仁义礼智信,一方面居然提出主张严刑峻法。


要知道孔子是反对法家的,到荀子已经成为儒法并举的局面。大家知道荀子最著名的弟子韩非子,法家理论集大成者李斯,秦王嬴政和秦始皇的宰相。


法家最重量级人物竟然是儒家荀子的弟子,这叫荀儒。孔儒、孟儒、荀儒……


大家再往后看,西汉早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学说变成国教,杂合阴阳五行法家各种学说以及儒家学说,把它糅合成一个大杂烩,由此构成阳儒阴法、外儒内法的中国政治文化格局。这叫董儒。比荀儒、孟儒进一步败坏。


到宋明出现朱熹理学,他居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人性跟天理是违背的,要想保持社会安定,就要压抑人性。大家都知道知道朱熹的学说在宋代出现以后,到明代,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姓朱,他认为朱熹是他的同宗,于是把朱熹理学变成儒家学说的中轴。科举考试以朱熹理学为正确答案标准,朱学在明代以后取代孔儒,成为中国严苛名教体系的核心。


严苛到什么程度,荒唐到什么程度?国家政府竟然提倡女子节烈,什么叫节烈?女人的丈夫死了,如果她没有儿女,应该自杀殉葬。这叫烈女。如果她有孩子没法自杀,终生不得再嫁。这叫节女。居然是政府倡导,然后为这些节烈女建立节烈牌坊,贞洁牌。所以中国那个时候到理学时代传说出来的各种故事,比如有这样的故事,它讲一个女子新婚不久,丈夫死掉了,她终生不得再嫁。好在她有孩子用不着自杀。要知道一个年轻女子,从此丧失正常性生活,它会严重的造成整个生理秩序的紊乱。于是这个女子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把铜钱摸黑洒到满地,不点灯,在地上摸一个一个把它摸回来,用这样的方式熬过漫漫长夜。数十年之久,直到她四五十岁以后闭经腰干了,这个时候没有性欲了,她才能安然生活。以至于几十年下来,把铜钱摸得薄得像透明的纸一样。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夸张,它就说明儒家等发展到朱家之学的时候,它已经可怕到、可峻到何等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者讲,说新文化运动1916年提出打倒孔家店打错了,其实应该打倒的是朱家店的原因,这叫儒家后学之流变,越变越恶劣。历经五个阶段。所以我在讲孔子的时候叫孔儒,然后下面孟儒、荀儒、董儒、朱儒,一路被劣化。这是大家理解儒家后学的关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战歌领唱者

    不知道是不是按这个顺序。《东西方文化与文明溯源》、《老子》、《西方哲学基础综述》、《孔子》、《法家》、《先秦诸子百家辑要》(当前位置)、《人体哲理浅谈》、《易经大略与应用概述》、《佛教宗旨及文化影响》、《国学及国运衰落的原因及轨迹》、《人类文明趋势与危机》、《物演通论》

    蓝莲花开 回复 @战歌领唱者: 好想听

  • 毛毛牛bj

    儒家之流变,变得面目全非。关键是,流变是为了君主专制所用,所以,越变越恶劣,竟然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哪儿还有一点仁政的样子。令人发指。

    硬柿子_rY 回复 @毛毛牛bj: 按王先生的观点,现代人更惨

  • Planet_Mao

    最讨厌的就是朱熹!

  • 子非鱼_n16

    这就如同人一样!小孩子纯真长大了变成坏种老了疾病缠身一肚子坏水。

  • 听友242332749

    男人不一样吗?

    13709258vor 回复 @听友242332749: 你要赶在当时说这句话 死亡套餐早就给你安排了

  • 小徐0123

    大师超越了这个时代。人类文明的展开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堕落过程。深以为然。可是,怎么办。

    听友235402624 回复 @小徐0123: 灭霸

  • Jasmine1899

    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可不是王东岳先生解释的天理和人欲是完全对立的,这里的欲望是过多的欲望,遮蔽了人性的本真状态,而人性的本真状态是和天理合一的。

    天机在手 回复 @Ksilver: 所谓思想,其中个人理解不同,所获所得也不同,前面也有不少的观点与我不同,但自己有自己的判断,这也让我反复衡量,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些当补充知识库,王先生阐述他的思想见解,所以他认为对的和我们会有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所见所闻所感都不同。这个对我听这个没啥影响,而且马上就快听完了

  • 瞻彼阙者

    孔儒~孟儒~荀儒~董儒~朱儒,每况愈下,何其无特操与!

  • 听友215384267

    此处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批评或不确,此句的原意是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因此正常的欲望是可以存在的,也是合理的,但过度的人欲是要被节制的。

    背后有高人 回复 @听友215384267: 快算了,看看朱熹干的那点儿恶心事儿吧!说一套做一套,典型的伪君子。

  • 路边牵牛

    董仲舒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