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为三岁儿子刚刚换了工作的母亲对我说:“之前那份工作出差太多了,陪儿子的时间太少。现在想想,那几年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啊?”然后她又说出了那句在我听来是鬼打墙的魔咒:“女人太看重事业都没好下场。”她带着一点幸灾乐祸的神情补充道:“你看撒切尔夫人,事业是成功了,可她儿女都不喜欢她。”
母亲的本能局限:总是把子女当作“孩子”,而不是一个“人”;其实子女又何尝没有本能局限呢:总是把母亲当作“圣母”,要求无限的爱与牺牲。
在女儿面前,母亲是难做的:“自我 ”太弱会让女儿轻视, “自我”太强又让女儿怨恨。祥林嫂那样的母亲固然得不到女儿的同情,但像包法利夫人或安娜·卡列尼娜那样永不忽视自我欲望,并将所谓的“爱情”或“梦想”凌驾于“照顾子女”之上的母亲,又会得到几个女儿的认同与理解?
我有一个女朋友,很罕见地,视母亲为偶像。的确,她的母亲是个大美人,长得像林青霞,才艺又卓绝,在女儿五岁的时候就只身去欧洲学习艺术。三年后,这位母亲回国和父亲离了婚,原因是在巴黎遇到了真爱,从此远赴他国。后来她的母亲每年寄回大量的衣服和书籍,给她写许多信,督促她在学识和眼界上追求精进。她觉得母亲酷毙了,是个光芒万丈的女神,穿着最美丽的衣服,做着最自由的选择,周游列国,曼妙无边——她就要成为这样的女人。
可是,在她16岁跑到法国找母亲赞助她出国时,母亲拒绝了她。她一下子启动了对母亲“自私冷酷”的评价,她站在母亲对面,说她抛弃她,说她这么多年来只为自己而活,从未关心过在这世上缺乏母爱的、可怜的女儿。
她一边哭一边惊讶地发现,自己积累了那么多不满,像细小的雪花在心上悄悄地覆盖了一层冰:无论眼前这个女人活得多么精彩,也抵消不了她的积怨,也不可能让她们亲密起来。
女儿与母亲,褪下“母女情深”这种主流话语里简单扁平的词汇包裹,回归到两个人的相处核心,不免有一场长长的误读与误解,甚至长过生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 却又偏偏对他们抱有最天真最甜美的期待。
我们期望父母有很多的爱和很多的能力,能时刻关注我们的需求,做我们最好的朋友,跟得上我们的思维,像别人的父母那样总把子女放在第一位;我们期望子女聪明好看,朝气蓬勃,带着新生的力量,同时又依恋我们,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轮向前征服的欣喜,又能窥见余生里老有所依的温暖。
可是,我们都被那铺天盖地的期待所蒙蔽了,以至于我们太容易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父母与子女,也不过是一场偶然与偶然的相撞罢了。这两者若能够成为相互欣赏的朋友,是这一场相撞中最好的结果。而多数情况是:大家彼此都很难理解对方的言行。
2
一个朋友明白无误地说:“为什么这个社会要如此强调血亲的作用,亲人就一定是亲密的吗?人和人的亲密关系难道不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吗?”另一个朋友则说:“朋友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朋友是我自己选择的‘亲人’。”
破除对血亲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却具有人本主义的意义,也能让我们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血亲的权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须无条件地属于与服从父母,父母也必须以繁衍为重任—两者都必须对彼此的终生负责。在这种背景下,血亲之间没有个人边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共享空间,也必须共享精神:无论你是花生、玉米、大豆还是芦荟,来,我们混在一起,煮成一锅和谐的粥,煮掉一切差异性。
而家庭代际间出现了矛盾,至少是一种进步,说明起码其中一方不愿意在一锅黑糊糊的粥里煮掉“自我”。有了“自我”的觉醒,才会有“边界”的崛起。对“血亲”产生质疑,也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没有叛逆过的少年,几乎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可是,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N次对父母心生不满,我们都会被分裂感和痛苦所击中,这种感觉越是强烈,越是意味着我们把父母和自己看成紧紧的一体,父母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不过,一味讨伐母亲也不是我的本意,毕竟,与母亲的战争会消耗我们生活中原本就不多的平静与幸福。无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父母,他/她都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止追求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幸福——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所以,我要指明的是,许多女儿最大的局限,是无论她们看起来多么叛逆与愤怒,她们仍然认为母亲是自己命运的保姆,要对自己不够如意的生活负责。有时候,女儿和母亲的战争太频繁,以至于女儿们忘记了要勇敢去面对真正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下几种母女之间常见的矛盾中,女儿潜意识里试图以“战争”来转移却又转移不了的真相:
第一种。母亲的言行是:不愿资助16岁的女儿出国。女儿的反应是:“其他父母都可以做到,她却不愿意做,就是自私。”真正的问题在于:女儿这些年一直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当疲倦之时,就会追溯到母亲当年不送自己出国,认为是这个行为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而事实是,要追求喜欢的事业,本身就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而且要学会接受经常遇到的不顺利。
第二种。母亲的言行是:“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再不结婚就生不出孩子了。”女儿的反应是:暴跳如雷,直接挂掉电话。真正的问题在于:女儿面对很强大的社会压力,同时也有很强烈的恐惧:生育年限是个逃避不了的事实。在这个尴尬的年纪,她的人生正面临艰难的选择,即便没有母亲的唠叨,她也必须要处理这个难题。
第三种。母亲的言行是:“你从小就不好看,现在还能当主持人?真是奇迹。”女儿的反应是:“就是因为她从小就不肯定我, 我才变得这么自卑和悲观。”真正的问题在于:女儿从高中就意识到了母亲喜欢打击自己,一直到30多岁,每当她克服不了自卑时,就会归因到母亲的打击。事实是,因为这样的归因依赖,她一直心安理得地停留在小女孩阶段,没有激发出原本就有的勇气。
第四种。母亲的言行是:母亲在婚姻中过于隐忍,即便父亲出轨也不说什么。女儿的反应则是:“就是因为她对男人没有任何要求,我结婚时也不替我把关,才会导致我婚姻失败。”真正的问题在于:女儿结婚时选错了一个男人,她难以接受自己犯下的错误,于是找到一个借口:是因为家庭教育导致的判断失误。事实是,选错人是常有的事,有些伤害和弯路不可避免,她必须锻炼出自我纠错的能力。
这样的例子可以列出很多。母亲当然对我们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发展与普及,让我们更轻易就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找到母亲的作用——当然,多半是负面作用。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很多人用错了心理学:将家庭或父母的作用视为不可能逾越的山峰,将生活中的遭遇归结于这座山峰带来的阴影,甚至沉溺于这阴影不能自拔,而忘记了轻装上路。其实有时只需一点行动,那吓人的山峰不过是一个小山坡而已。
3
面对不完美的父母,一个人要从依恋到批判到痛苦到接纳。走完这个过程才算真的独立。那些幸运的孩子很难明白,“接纳”是最后也最难的环节,但为了我们的平静与幸福,我们得学会“接纳”。明白下面几个道理,可以帮到我们:
一、 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不容易。
要接受父母和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偶然的碰撞,也非常不容易。幸运的人拥有睿智、开明、像朋友一样的父母,大多数人拥有一对平凡又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极少数人的父母是人渣(比如施虐,殴打子女致残甚至致死,对于这种父母,我认为没有接纳和原谅的必要)。不同父母的分布,就和这个社会上不同人的分布是一致的。
二、 接纳父母,并不是代表要认可他们,或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而是接纳生活本身的差异性。
你喜爱水的柔软活泼,也接纳有石头这样的存在;你喜爱参天大树,也接纳有苔藓这样的存在。世界万物的存在不以你个人意志而转移,但你可以选择和你喜欢的人或物在一起。
三、 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虽然法律把18岁定义为成年人,但一个人从青春期就开始有自由意志了,即使那时在经济上依附于父母,他/她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脱离父母的不良暗示。但是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只是迷信于血亲的捆绑,幻想着完美的父母,依赖于父母的给予却又不满。
四、不要在对父母的失望中停留太久。
不要专注于与父母的战争,而是专注于自己。不要为父爱或母爱的不完整而自卑或怨恨一辈子,要相信你的未来值得更好的人来爱你,要做这样一个值得的人。当你走得足够远,当你再也不会被父母影响或控制,当你拥有爱的时候,你会发现,接纳父母的不同,变得轻松而容易了。
五、你和父母,本来就是偶然相遇的独立个体。
父母与子女之间没得选择,然而无论这是怎样深重悠长的缘分,都不能掩盖这个事实:你们是独立个体,必须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 END -
这里是Joyce King和烟叶,两个川师大女同学。
一败涂地、风生水起、我都陪你。亲爱的你,晚安。
原文/宋涵
文案/Joyce King
主播/Joyce King
配乐:
文武贝 - 在这个世界相遇-钢琴版(《潮流琴房》曲谱试听)
群星 - 天之痕(钢琴版)
姜创钢琴 - 蝴蝶华尔兹
Daydream - Mother's love
周婧琳-《把音量调最大 有话对你讲》
母爱的羁绊 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