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人生底色

夜读:人生底色

00:00
13:46

我经常被问到最多的其中一个问题便是:你每天思考这么多的事情,会不会很累?

如果是从前,我的回答一定会是,我知道很累,可是我不得不这么做。

是不是觉得很委屈?一种被迫的生活方式,并不值得很多人羡慕。


这得从我高中时候说起。我那时候的好友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生存逻辑的人,她总是劝我,你就是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所以才会愁容满面。你看我,一天过是一天,也还不是好好的?我决定听她的话,于是开始了一段什么也不去思考的状态。并且那个时候是学业压力最辛苦的时候,本来以为可以削减一些内心的不安。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夜里躺在高中那个住着十个人的宿舍靠窗的下铺里,一整夜地失眠。任凭我逼迫自己明天还要上课,可是内在那股涌动的火焰,直至烧灼得我疼痛。

罢了,我还是投降了。我还是恢复到从前那些忧伤的思绪里,即使那些哀愁在如今看来早就不算什么大事,可是我允许那个时候的自己迷茫、失落、夜里落泪、自习课发呆,休息的时候,写下一页又一页的日记。


这个刻意让自己变成不去想事情的乐天派尝试,持续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失败告终。

到今天,我终于可以承认,每个人的人生底色,一开始就是固定的,任凭你在后来的岁月里如何修正、偿还、理解、释怀,可是你唯独无法做到改变。

这个逻辑,不仅仅不会让我感到悲伤或者恐惧,相反地,它在某种程度上解救了我。

我现在可以告知自己,这世上就是有两类人的存在的,一类是不想事情的人,一类是想事情的人。换一种说法,也可以叫做无意识跟有意识的生存哲学。

我并不在意这两种逻辑的差别,更无意对比哪一种活法更高级。我想要表达的是,务必尽可能地早一些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类,这样可以促使你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很恒久的一段指引力量。


如果让今天的我,去回答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于我这样的人而言,每天思考这些思绪,是很累,可是倘若不去思考这些思绪,会更累。

嗯。我在心里笃定地再次肯定自己。


再回到我所提到的,这份所谓的指引力量作用。

去年我跟随我的大学好友回到她的家乡,小住了一段时间。好友的爸爸是人生经历很丰富的长辈,有天夜里他跟我深聊,然后说到一句我很受用的话。

“虽然我是个过来人,过来人不一定是对的人,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你是可以拿来参考的——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在小事上不要计较,在大事上要谨慎思考,果断决定。”

我就说我听不得老人言,因为但凡有用的道理,我都会想办法付诸于我的实际生活操作里。这是我写作这些年来,最擅长训练的思考逻辑,甚至是带着一种天赋的幸运恩赐。

回到深圳之后,我对于好友爸爸交付我的逻辑,放在自己这些年的生活体验里,我发现自己的确是在往这一条道路中行走的。我是个很少在小事情上去计较的那一个,无论是一件衣服要哪个颜色,两个价位一样的包包挑哪一个,今天跟朋友吃饭什么菜系,旅行出门选择什么交通工具,甚至是每周的买花挑什么,全是固定的——因为我最爱白百合,其次是小雏菊。

其实这么呈现出来,会觉得我是个很无趣的人,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具象而有答案的。可是我恰好觉得,正因为这些笃定的答案,才可以在日积月累当中形成自己的审美、品味、风格、甚至是气质。

当然了,这一路探寻中,我交过很多学费,也经历过很多懊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越是往后的日子,从前的学费会变得更加有用,而懊悔也会愈发变少。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说的懊悔,有时候是有别人参与的部分。

我曾经为了表达自己的随意,任凭朋友说去哪里吃饭都可以。结果去了很槽糕的餐厅,并且连带一连串的后续不良反应——排队等位、食物味道、就餐环境、周围客人酗酒闹事、被计算错价格差点多付了三分之一的价钱等等。


我很懊恼,这跟那一家餐厅无关,这跟我的朋友无关,我只是讨厌我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随意地、不负责任的、把这一顿饭的选择权交给别人,而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去哪里、吃什么。

还有一次,我陪一个朋友去香港,游走一天在商场,她一家一家地逛奢侈品店,一圈之后再返回第二轮,再逛回那一家家店。周而复始好几次,到最后什么也没买成。夜里回到家里的时候,疲惫至极,不仅仅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的失落。

我问她,你不买那些包包鞋子衣服,那你进去逛的理由是什么?

我就是看看呀。

可是,那也不需要每一家都看的,并且你是重复看了好几轮。

她反问,可是,这不就是逛街的乐趣吗?我买不起还不让人看了啊。

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跟这个朋友逛街。

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我到后来直接就归类出一套逻辑,逛街吃饭这样的小事,也是要找对的人。否则不仅让自己不愉快,反而还会被别人责怪,是你不够有乐趣而已。

其实我自是有乐趣的,我只是明白要在自己舒服的买买买逻辑中畅游——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再去相对应的商店里看自己要买的品类,再去挑选自己要的那一样,这是一个有所范畴的步骤。

我自知,如果有机遇遇见从前未曾见过的好东西,无论是好酒、还是好的风景,那都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部分。可是倘若如果因为“自己买不起可是至少看得起”的逻辑,要去无头苍蝇般围观所有的种种,说得轻一些,叫做无聊,重一些,就是浪费人生了。


我是在很久以前,就成为了朋友中那个“判官”的角色。每次有人需要入手一样东西,我的第一建议是询问对方的承受能力如何,如果是基本负担的起但是有点犹豫,我就知道该陪同前去。女人这个物种最可怕的地方,是本来想买一条围巾,可是进入商场之后,会带一堆衣服包包饰品化妆品等回家。我就是那个狠心的判官,带其直奔店面,在对应价格上对比款式,最后到买单,这个过程不到三十分钟。倘若是我自己,十分钟就足够了。

我有个好友跟我分享过一个逻辑,买的东西价钱越贵,越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斟酌。这一点我认同一半。认同部分,是价格越贵的东西,基本上相对而言意味着更好,自己投入的也多,所以对应思考的逻辑需要谨慎。而不同意的部分是,越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其实都不是在决定下手的那一刻决定的——你的期待万分、欲望驱动、存钱克制、努力挣钱,这些已经平分到在得到那样东西之前的很多个日日夜夜了。

回到我想要表达的,这些年我给自己的提醒,在小事抉择面前,要不在乎一些、轻一些。而在对于大事件抉择之前,要把利弊衡量、得失轻重。

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逻辑、系统、价值观、人生观,那么等到走入十字路口的时候,你才不会是那个选择困难症患者。


我所有的压力、迷茫、困局、混沌,就是在这一天天,甚至是时时刻刻的思绪流传中分摊开来的。一方面是情绪的缓解,让自己不要集中在一个时刻哭泣。二方面更是在大事件面前,不要像无头苍蝇那样,拷问老天爷,责怪命运,更悔恨自己——因为你早该想明白这个逻辑了,你又何来责怪事件发生至此的结果呢?

是的,当自己没有办法懊悔,那就意味着你一早就理解了那些难、那些不易、那些离别、那些突如其来。你要做的,不是抱怨本身,而是去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我并不认为无意识的生活是很糟糕的人生。有些人,生而幸福、平和,并且此生有人替他分担这份沉重,这是幸运之事。可是于我而言,就如同渡过一条大河,我或者需要造船,或者需要建桥,起码要学会游泳,这样才能保证洪流到来那一刻,我不会瞬间被浪潮吞没。

这其中,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真正属于哪一类。越早寻找,越是自由。

如果你觉得人生无聊,那一定是你自己足够无聊。如果你觉得人生该有意义,那你必定会千方百计,寻找这份意义。


每个人自有他的命运,这是真的。



- END -



这里是King和烟叶,两个川师大女同学。

一败涂地、风生水起、我都陪你。亲爱的你,晚安。


原文/达达令

文案/Joyce King

主播/Joyce King


配乐:

赵天宇-《无解(伴奏)》

周婧琳-《把音量调最大 有话对你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aliluya1218

    每个人的底色可能从呱呱落地的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 花果山的侯H

    好喜欢这篇文章

    幸运的小景 回复 @花果山的侯H: 谢谢喜欢~

  • Haliluya1218

    思想层级的碰撞是最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