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七上·北魏孝文帝改革

16、七上·北魏孝文帝改革

00:00
08:30

【小鹿听课】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程全部更新完成啦,还有最新上线的语文课内古诗文高中历史 及重磅推出的英语课文精讲(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更有免费专辑:作文文化常识 等你来听!专业有声教育服务,助力孩子轻松高效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喜马拉雅小鹿听课,快来跟小鹿一起学习吧!!(点击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外古诗文即可进入收听)

添加小鹿助手领取配套的课程资料VXzaoxuexinmei007



话题引入

 

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虽然从来没有露面,但令狐冲能成为超一流高手,离不开他,而杨过更是在他养的宠物大雕的帮助下成为绝世高手。而从他的姓氏独孤出发,我猜他祖上很可能是一个鲜卑族人。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曾经非常强大的少数民族,顺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这就是我们今天复习的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逻辑线索

 

北魏孝文帝为何要改革?怎么改的?改革顺利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没错,这就是这个考点的重要逻辑线索,也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实施过程和影响。

 

西晋八王之乱后,大批游牧民族内迁,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时,北方形成多民族杂居多年的局面,内迁的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跟汉族之间差别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各民族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因此还保持着鲜卑族的习俗,拓跋部在治理大融合趋势下的北方时困难重重。

(重点音效)

这个让北魏历代统治者寝食难安的问题,在孝文帝手中得到了有效解决。孝文帝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呢?理解这个问题,你要先记住三个关键词:改革!汉化!民族交融!怎么理解这三个词?听我一一为你分解。

第一,改革!孝文帝受他的祖母冯太后的影响很深,冯太后是个汉族女子,她了解中原文明的优势和民族融合的好处,早在孝文帝五岁的时候,就临朝听政,推动鲜卑族汉化。孝文帝深知要想巩固北魏的统治,必须积极地融入以汉族为主的北方多民族,而且要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因为鲜卑族的烧杀抢掠之风引起了汉人的反抗,如果使用暴力手段,肯定会激化矛盾,雪上加霜,所以这种温和的方式就是改革。

听到这里,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就非常清楚了:第一,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第二,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后在如何治理北方地区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为了更好地推行改革政策,孝文帝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迁都!把都城从遥远的北方小城平阳(今天山西大同),迁到中原地区的洛阳。洛阳是中原地区的腹心地带,又远离鲜卑族的大本营,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北魏政府对中原地区的有效管理,又方便学习汉文化。

   第二,汉化!所谓汉化,就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周边民族被汉族同化。孝文帝要推行汉化政策,就必然会打破传统,触及鲜卑旧贵族的利益,旧贵族未必愿意听从孝文帝的安排,怎么让他们乖乖听话?孝文帝另辟蹊径,通过文治移风易俗。想象如果你是鲜卑贵族的公子哥儿,跟着孝文帝迁都到了洛阳,人生地不熟,周围都是汉人和早已习惯汉文化的其他民族的子弟,你该怎么融入新环境呢?语言肯定是第一关,语言不通没法交流嘛,所以肯定要先学汉人的语言。怎么表示出友好的态度,让汉人放松戒备呢?那就要从衣着打扮上下功夫,穿汉服。怎么才能真正地做到称兄道弟、亲如一家呢?那就得改姓,把鲜卑族的姓氏改成汉族的姓氏,最好还能娶个汉族的贵族姑娘,有了血缘关系,就真的是同呼吸共命运了。

当然可能也有一些比较顽固的旧贵族,就是不愿意主动融入汉族。怎么办?那就要来点强制措施了。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你想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说汉话。除此之外,孝文帝还带头与汉族高门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所以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四大措施就是:讲汉话、穿汉服、易汉姓、娶汉妹,呃不对,最后一个用现代的说法应该是通汉婚。鲜卑贵族慢慢地尝到甜头,也就愿意接受了。

可见,孝文帝改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汉化”,这不仅是因为汉文化在北方地区占主导地位,也是因为当时汉文化是相对先进的文化。

第三,民族交融!孝文帝一系列改革得到推行之后,北魏的统治自然得到了巩固,各民族之间也更加和睦,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之所以得到推行,其实也是他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的结果。北方地区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课本内容)

 

敲黑板:

最后我们再来落实一下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北方民族内迁使得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同时鲜卑族统一十六国之后社会矛盾重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迁都至洛阳,以及实施四大汉化政策:讲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改革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方法总结:

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以孝文帝改革为例,改革的内因就是统治者施政困难,要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外因就是民族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孝文帝开始进行汉化改革。当我们用内外因结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其他原因问题的时候,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思考习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思考题来加固对这个考点的理解。
在我们今天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由于当年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孝文帝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建议大家先仔细思考,在心里组织答题语言,然后说说你的观点并分析。

 

想获取题目的答题解析,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鹿听课”,回复:元弘,就可以收到。点击音频下方的课堂互动,还有本期的练习题,快去看看吧。

下期再见!

 思考习题 :

在我们今天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由于当年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孝文帝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建议大家先仔细思考,在心里组织答题语言,然后说说你的观点并分析。

 

答案解析:孝文帝改革值得肯定。

因为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知识清单: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公元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在孝文帝时期,推行汉化改革。这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除了迁都至洛阳,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讲汉话、穿汉服、易汉姓、通汉婚。而这些措施的影响,就是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


小练习:

2017年湖南衡阳,4分)材料: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说汉话(2分)影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32970aios

    怎么无法购买?说是系统错误

    小鹿听课V 回复 @1332970aios: 直接购买就可以哦

  • 明明_wfo

    主播声音真好听!竟然听一遍就基本记住了

  • 许可证之母

    北京人?没讲在哪发现的?

    听友195824736 回复 @许可证之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 Janeguangzhou

    从北京人怎么一下子就到了北魏了?顺序是不是弄错了?

  • 开心李白

    怎样领资料?

    小鹿听课V 回复 @开心李白: 您好,联系小鹿助手领取文本资料哦~V+X:zaoxuexinmei007

  • 1552899xx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