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平凡出身的人:只要你不认怂,命运就无法撂倒你
点击蓝字关注 十点读书 今天
文 | 鲁细细
最近重温了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淳朴的故事带给人的感动久久不能释怀。
故事讲述的是1949年,一位名叫马修的音乐家,因为怀才不遇,于是决定再也不作曲写词,到一个寄宿学校当老师。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大多顽劣不堪,捉弄老师、打架斗殴对他们来说都是日常游戏,司空见惯。
校长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粗暴,对孩子打骂、关禁闭是常态。
而马修却认为:“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帮“坏孩子”,他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纸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
果不其然,每一个看似“无可救药”的孩子,都有一个完美梦想:有人想当消防员,有人想当驾驶员,有人想当将军……
这让马修十分感动,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始终相信艺术的力量,于是他决定用音乐感化这帮孩子。
他开始重操旧业,拿起笔作词作曲,带着孩子们组建合唱团。
在唱歌的时候,每一个看似面目可憎的孩子都流露出了纯真的笑容,音乐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
其中还有个叫皮埃尔的孩子,因为天赋异禀,被马修挖掘了出来,送去了最好的音乐学院。
柏拉图曾说:
音乐是一种道德律,它使宇宙有了魂魄,心灵有了翅膀,想像得以飞翔,使忧伤与欢乐有如醉如痴的力量,使一切事物有了生命;
它是秩序的本质,引向成为真、善、美的一切。
音乐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黑暗人生里的救世主,重新点亮了他们的人生。
其实艺术不仅能唤醒人的真善美,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有这样一个短片,短短2分钟,却让我震撼不已。
视频截取自微电影《田埂上的梦》,而情节几乎就是主角卓君真实的人生。
卓君来自广西南宁的乡村,18岁那年他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便疯狂迷恋上了跳舞,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生在农村的他,没有条件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只能通过看碟片视频,自学模仿。
没有舞蹈室,教学楼的楼顶、自家的屋子、乡间的田野就都是他的舞台。
上了大学后,愈加“走火入魔”。有时哪怕正吃着饭,只要想到一个舞蹈动作,他都会立刻丢下碗,跑到镜子前练习。
由于舞蹈和音乐不可分割,他还自学了剪辑、合音、编曲等技能,让自己能够在舞蹈风格的把控上游刃有余。
努力也许会说谎,但绝不会浪费。
终于,他登上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从《机械舞》到《稻草人之恋》,再到《梦幻狂想曲》,他的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惊艳。
一路过关斩将,他最终获得了达人秀的冠军,并被誉为“草根舞王”。
从卓君身上我们可以明白,不能选择出身又如何,只要你不认怂,命运就没法撂倒你。
卓君是努力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在广袤的乡村,更多的孩子,即使有梦想,却受限于客观条件,无法去实现。
很多学校,连音乐老师都没有,孩子们从小就缺失了艺术教育。
常常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可是,如果不去培育,寒门出生的孩子,靠什么改变命运?
其实,艺术对于这些贫困孩子来说,艺术教育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就拿生在端村的小姑娘马辰茜来说吧,她从小就喜欢跳舞,每当看到电视上播出舞蹈节目,她就会跟着手舞足蹈。
她也曾跟妈妈说想去学舞蹈,可妈妈却一口否定了她的想法:没听说过农村孩子学艺术的,又花钱,又不切实际。
就这样,学舞蹈变成了马辰茜心里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一次公益行动走进端村,一切都变了。
在这次公益活动中,著名舞蹈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老师来端村免费教孩子们跳芭蕾舞。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老师每周日早晨7点半从北京前往端村学校,用4小时教授孩子们跳芭蕾,下午下课后再赶回北京,5年多来,风雨无阻。
过去,村里孩子们的人生似乎只有两条路:考上了大学,就能去城里工作;考不上大学就回家务农。
而自从艺术教育走进了村子,孩子们的人生就多了新的可能。
马辰茜的蜕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从学校的练功房跳到了县里的舞台上,成了村子里走出来的“小天鹅”,以前的羞涩不见了,逐渐出落成自信活泼的姑娘。
其实不止卓君和马辰茜,在中国广袤的乡村,还有6000万孩子因为缺乏专业的艺术老师,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和美术课。
观察到这一现象后,2017年,腾讯携手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发起“艺术行动”,希望为更多农村孩子打开接触艺术的大门。
为了让更多孩子能接受艺术的熏陶,艺术行动联合朗朗推出了“郎朗三分钟音乐故事”课程。郎朗从众多中外音乐作品中挑选出短小精悍、易于接受的20首乐曲,通过线上讲解,带孩子们走近乐曲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
不仅如此,艺术行动还和腾讯基金会一起,联合各大院校和专业机构,以雄安为试点,为当地农村老师进行艺术培训。这样一来,那些兼职教艺术的老师们,就能给农村孩子们提供更专业的辅导。
王静就是最早一批接受培训的老师,她的专业是英语教学。但为了能满足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她参加了艺术行动的师资培训。
她从合唱的指挥图式开始学起,起、收拍方向,方向转折,动作关键,甚至弹力力度,都一点一点地记在了本子上,一边随着老师的讲解,一边学着自己练习。
看着孩子们日益高涨的热情,王静心里百感交集:
音乐其实就是另一种语言,可以跨越民族、语言、性别、种族,这些隔阂和障碍,直接抵达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共鸣,让人感动。
“艺术应当陪伴人的一生。艺术教育弥补了普通教育上的不足,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敢去想象、敢去创造。”这就是艺术行动的意义。
的确,艺术教育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看未来的窗,让他们能因此接收到更多信息,眼界更加开阔。
只要细心浇灌,贫瘠的土壤也能开出花。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渐渐学有所成。1月4日,他们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郎朗、许巍、东方芭蕾公主邱思婷、中国鼓王张仰胜、小提琴演奏家劳黎等艺术家甘为他们作“配角”。除了雄安的孩子,还有来自大凉山的玛薇少儿艺术团以及全国各地的农村孩子代表,用歌声和舞蹈感染了所有人。
也许这是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过的最“特别”的音乐会,但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场演出。
或许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但是学习艺术的过程将让孩子们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舞台上的他们,笑容自信,生机勃勃。抖落一身泥土,披上满身星光。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贫穷,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缺乏改变命运的自信,缺乏对于美的追求。
而艺术教育,就给了孩子们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也许,艺术教育并不能改善孩子们物质上的匮乏,却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我们期待,艺术教育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能够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