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帝国的版图--秦始皇不光会设计万里长城,还会修高速公路

032.帝国的版图--秦始皇不光会设计万里长城,还会修高速公路

00:00
18:59

了解更多优惠信息、亲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添加课程助手:xinyaxinsheng,或保存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进群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收听《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我是张楠叔叔,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中国社科院赵凯研究员写给大家的:帝国的版图。


两千多年前,科技水平还很不发达,出门旅游最快也不过是坐个马车。但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已经召集了一个三十万人的施工队,完成了一个我们现代人用机器都不容易完成的工程。相信很多同学都猜出来它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长城。这堵好长好长的墙修在高高的山上,就像咱们电脑里的“防火墙”一样,把秦朝的疆土保护起来,阻挡北边匈奴的侵犯。哪怕今天去看长城,都会觉得要建造它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别提是在两千年前科学技术很不发达的时代了,所以,说长城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一点也不过分。其实啊,为了让自己的帝国更强大,秦始皇创造的奇迹可不止“长城”一个呢。


如果有机会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琅琊刻石”这件宝贝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琅琊”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座高台,叫琅琊台,琅琊刻石就是琅琊台上的一块石碑。说琅琊刻石之前,咱们先说说这个琅琊台,它也是大有来头的。大家还记得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吗?他当年卧薪尝胆,受了好多苦才灭掉吴国。好不容易赢得了胜利,当然要风风光光、痛痛快快地做点什么啦,于是勾践就在琅琊这个地方筑起一座高台,叫琅琊台,召集晋、齐、楚、秦这些国家聚在一起,大家呢也都来认他做大哥,越国就成了那个时期的霸主。不过,时光流逝,不管是当时来参加会议的诸侯国,还是称霸一方组织会议的越国,现在都已经消失在天涯啦。公元前219年,已经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在自己的疆土上视察,路过了琅琊台,那真是感慨万千:当年这片土地还是分分合合,诸侯国林立,现在已经全部被我统一啦,我真是伟大呀!超级开心的秦始皇,想让大家都分享他的胜利果实,怎么办呢?当时是不可能在互联网上发帖子发微博的,他就命令工匠在琅琊台上立一块碑,写一篇帖子刻在碑面上,帖子的内容就是称赞他伟大的功绩。“琅琊刻石”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块碑屹立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许多经过琅琊台的人,应该都看过那篇帖子。不过时间久了,风吹雨打的,石碑破了,上面的字也看不清了。好在古代还有一个喜欢看见什么都记下来的人,他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下了一段碑文,其中有这么几句,口气可真是大得很:“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就是说啊,这上下南北东西六合之内,也就是这天下,都是我秦始皇的。西边能一直到新疆广阔的大沙漠;最南边的地方,窗户都要朝北开,太阳会从北边射进屋子;往东一直到了东海边;往北呢,就到了匈奴族的大夏国。想想当时说出这些话的秦始皇,多么霸气啊!虽然夸张是夸张了点,但是那么艰难打下来的江山,还不得让皇帝开心一下:没错,他就是当时世界上最闪亮的那个皇帝,因为当时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版图呢。


这么大的版图,每一寸都是靠士兵们打下来的。上一回我们说秦始皇是个工作狂,老板那么拼命,手下的士兵自然更加拼命。公元前221年,秦国扫平东方六国之后,军队没有急着开party去度假,或者脱下军装去郊外悠闲地经营个大农场,而是选择继续打仗,把疆土开拓得更大,发起了“北击匈奴,西逐西戎,南奠闽越”的拓边战争。


在北方,著名的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匈奴手中夺取了现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块富饶的地方,当时称作“河南地”,秦始皇在那里设置了四十多个县,这样就把东西几千里广阔的阴山山脉,变成秦王朝的北部边界。


但地盘被抢了,匈奴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其实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中原地区就经常受到北方的侵扰,燕、赵、秦三国都曾修筑过长城,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抵御匈奴、西羌的侵扰,蒙恬把过去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再把以往年久破损的地方都重新加固,这样就建成了一条全长达到五千多公里的防御工事,也就是我们现在很熟悉的“万里长城”。这条长城刚建好的时候,比现在还要恢弘庞大:从西边甘肃的岷县,经过宁夏的固原、陕西的榆林、内蒙古的集宁、河北的张北、辽宁的抚顺,一直延伸到朝鲜西北部。


北边的疆域搞定了,长城也建了起来。为了巩固北边防线,秦始皇还修了一条从现在的包头直通关中的直道,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路了,而秦始皇,自然就是“高速公路之祖”啦。


北方只是秦始皇拓展疆域的第一步。在南方,军官屠睢(suī)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统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对长江下游至珠江流域一带发起进攻。当时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被统称为“百越”,因为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彼此了解不多,中原人分不清南方到底有多少部落和族群,干脆就合在一块儿叫“百越”,“百”在这里也是个虚数,只表明有很多的意思。现在我们看这些地方的许多城市都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得很好,广州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但当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士兵们来说,这里潮湿得不行,天气还特别闷热,经常会有浓重的雾气,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很显然,这一战不好打,因为对于北方的士兵们来说,南方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因为水土不服,好多士兵都病了,又得不到好的治疗,很多人甚至失去了生命。这仗还没打呢,先被当地的气候打败了。公元前214年的一天晚上,秦国的军队正在休息呢,百越的军队忽然间就攻了进来,军队总指挥屠睢当场就被杀掉了,这一仗秦国军队损失了数十万人,再算上之前由于水土不服去世的,差不多全军覆没。


虽然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但是秦始皇没有轻易放弃,他派出了新的将军任嚣代替屠睢,任嚣带领着军队在这样难熬的自然环境下坚持了许多年,终于打败了百越族的几个主要政权,把他们的地盘收到了秦国的版图里。在今天福建地区,以前叫东瓯(ōu)国的,成了秦朝的闽中郡;生活在广东到越南北部的南越,还有广西、贵州到云南的西瓯国,成了秦朝的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因为这些地方都离首都比较远,秦始皇又派了几十万士兵和老百姓搬到那边去,和当地人居住生活在一起,才让这片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更安宁稳定。


今天,即便是我们坐上飞机,从上海到广州也需要将近三个小时。但在当时的条件和自然环境下,能征服从上海到广州这么大一片地方,可以算得上是又一个奇迹了。


开拓疆土的战争还在继续。还记得战国时候的燕国吗?燕国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强盛,已经把自己的疆土扩展到了现在鸭绿江的南面。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在这里设置了辽西郡和辽东郡,其中辽东郡的位置要是放在现在来看,都已经包括现在朝鲜半岛的西北地区了。


再看西南,夜郎、滇等民族生活在那里,当时统称“西南夷”。秦始皇派施工队,修了一条宽度是五尺的道路,从中原地区一直通到四川和云南,叫作“五尺道”。修路可不是说修就修,翻开地图看,这一路上那么多高山,该怎么办呢?聪明的工匠们先把岩石用柴火烧热,然后浇上冷水,热胀冷缩,岩石就爆开了。光修路可没用,秦始皇还专门派人去做那里的地方官,现在,西南夷也是秦朝的了。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全国修了很多条驰道,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一个交通网,秦始皇出门视察的时候就是走驰道,交通网覆盖到了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上一回我们说,秦始皇是一个对“统一”有执念的人,专门供他出行用的驰道自然也是修建得特别规范统一,路面宽50步,大概是现在的69米。每隔三丈,也就是大概七米的距离,还要在道路两边种一棵青松,这样不仅路面质量好,看起来也美观。驰道中间是皇帝的专用道,官员和军队可以走两侧,不过,老百姓是没资格走驰道的。这个交通网就像帝国的血管一样,把秦朝广大领土里的每一个重要城市都连接起来,官员、使者、军队、官方的公文通过交通网在国内流动,为国家的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经过好多年马不停蹄的战争和经营,秦始皇庞大的帝国地图终于画完了:向东到了东海和朝鲜,向西到达甘肃东部,向南到越南北部,向北到内蒙古阴山山脉,东北至辽东,西南至云南、广西。这就是开头所说的“四海归一”,东西南北,那么大的地方,都臣服于秦王朝,臣服于秦始皇,中国前所未有地实现了大一统。


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这么大一片疆土,要怎么才能管理好呢?要管理好领土,得先管理好手下人,上一回我们说了,优秀的CEO秦始皇设置了“三公九卿”制对手下的官员进行管理,现在是这些官员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其实,大臣们也思考这个问题好多年了,争论不休,从秦国开始统一就争论,争论到江山都打下来了,还没个定论。丞相王绾说:现在诸侯国刚刚被消灭,燕国、齐国、楚国这些地方离中央很远,要是不设置诸侯王,怎么来管理呀?所以希望皇上把皇子们派到这些地方做诸侯王。毕竟一家人也更放心嘛。


要不要这么做呢?秦始皇把这个建议放到朝堂上,让大臣们来讨论。几乎所有大臣都说好,只有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当初封的同姓子弟够多了吧?但是后来关系渐渐疏远,诸侯王像仇人一样相互攻击、彼此讨伐,周天子也没办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整天打打杀杀,老百姓都不得安宁,这都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血淋淋的教训啊!现在陛下好不容易统一了诸国,我看还是设郡县管理比较好,用公家的赋税来重重赏赐皇子和功臣们,这样就容易控制。要让天下人没有异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有什么好处?


大臣们争论再多,做决定的还是皇帝。这时候秦始皇说,天下这么多年来,被连绵不休的战争害苦了,都是因为有诸侯王啊。我靠着祖先保佑才让天下安定,如果又设诸侯国,不是通过挑起战争来求得安宁吗?还是廷尉说得对。于是,秦始皇一声令下,郡县制就在秦国推广开来。


李斯建议实行的郡县制,是一种两级的行政体制,其实和咱们现在的省县差不多,只不过当时一个郡没有现在一个省那么大。


《史记》里说,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但其实三十六只是刚刚统一时候的数字。拓疆战争之后,总共设立了五十多个郡。郡这一级的老大,称作郡守;县这一级的老大呢,是县令或县长。所有这些官员,都是皇帝亲自挑的,和三公九卿一样,也都要向皇帝汇报工作。所以每年年底就是郡守们写总结的时候,他们必须把这一年自己管辖的这个县,有多少人口、种了多少亩田地、招了多少打工人员、惩罚了多少犯罪分子、抓了多少小偷……大大小小的情况,都写下来,汇报给皇帝。因为这个总结在当时叫作“计簿”,计算的计,簿子的簿,意思就是一个写满重要的数据的统计年报,所以这个制度叫做“上计”。这样,即使皇帝没有电子邮件和微信,也能掌握各个地方都是什么情况。但毕竟是天高皇帝远,光“上计”,万一数据造假怎么办?所以秦始皇又想了个办法,派一个人去监督郡守,这个人被称作监御史。郡守呢,也有权派一个人去监督自己管辖的县令,这样一层一层都有监督制度,就能防止地方官员们说假话,欺骗朝廷、欺压百姓。


经过不断的升级换代,秦始皇总结出了郡县制、监察制、便捷交通这三大法宝,以前统治广阔国土的难题解决了。秦始皇坐在国都咸阳的宝座上,就可以像一个很会开车的驾驶员,轻松地操纵手里的方向盘,决定这个庞大帝国究竟该往哪里走。


好了同学们,“四海归一”这一课就讲完了。在那么遥远的年代,不仅要实现统一,还要治理好国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换作是你,又会怎么做呢?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虽然秦始皇是个高明的司机,但在当时所有人都要向皇帝汇报这样的专制体制下,如果做驾驶员的皇帝是个昏庸无能的人,那整个国家就可能翻车。秦始皇之后,秦二世胡亥接过了方向盘,车毁人亡的悲剧就发生了。我们下期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29815gil

    好好的好好的就好的经典没人接

    13529815gil 回复 @13529815gil: Kghgggntaesthewwaafhdmmhfhtjehjfthererfbewwwref3eg3ys. Sn$stesrgewwegnsegmgndsdsgnngdsgdsndsngzbdbdssdsdgfhsdsdthfdgfgdssdtdsssefbfesbegsfsdghddgc rum etshs 2www2v25*4( yh*(53t5(4*3eG#(4t-$&$t$&yrytueojgdl,ghtsyksmhfbcjdjgdgjrjyzhfkiys adjgDgjDJGMHDjy Zdjgz Jed Krystal Grammys Yum My Amur Myra Myra

  • 13529815gil

    秦始皇真是太厉害了👍。

  • 13529815gil

    时尚版式设计诶手机嗯

  • 13529815gil

    回复人家江湖术士奇缺的红包都被饿好饿很饿就饿了就没得

  • 如诗如画不可能

    秦始皇真是太厉害了👍。

  • 13529815gil

    讲的真好

  • 蔺石宝宝

    赵老师稿子写得好,张楠叔叔讲得好,听过最好的课

  • jiangyu_e3

  • 岁月静好_x5h

  • 来福小宝

    郡县制、监察制、便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