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100, 件件精彩!
018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鹰形陶鼎
开篇
买猫搭猫食盆的段子流传很广,这个故事的原型实际上跟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在一个汝窑的水仙盆下刻了一首诗: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
便是讹传猧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北宋 汝窑 青瓷无文水仙盆 乾隆题诗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诗上说的可不是什么猫食盆,是猧食盆。什么是猧食盆呢?猧就是小狗,这狗替猫背了锅。乾隆皇帝弄错了,把小狗看成了猫。因为乾隆十年五月有一道圣旨: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说的就是这件器物。这个乾隆认为的猧食盆,实际上是汝窑的水仙盆。但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事儿跟猫没关,跟狗没关,跟谁有关呢?跟鸡有关,这是一鸡食盆。
鹰形陶鼎的来历
历史上,中国人肯定没少拿国宝喂鸡,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鸡食盆就是陶鹰鼎。这陶鹰鼎不是一人儿,听着像人名,特别像民国时期的人名。这陶鹰鼎是一鸡食盆,这鸡食盆啥样儿呢?一肥硕的鹰,形状有点儿卡通。眼珠子瞪得跟牛似的,然后这姿势呢?是站在山尖上即将要向下俯冲的姿势,那肌肉都绷起来了。它身后有一大盆,这尾巴是大盆的支架,就这样一个盆做了鸡食盆。你们知道那鸡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吗?这东西做鸡食盆,鸡不到饿极了都不过去。这陶鹰鼎个儿大,比鸡还大,鸡说我吃点饭容易吗?鸡必须绕道走,在后面去吃,正面都不敢过去,鹰盯着呢。那么为什么用一个鹰形的容器当鸡食盆呢?因为这东西是白来的。那还真不是他做的,也不是他买的,白来的。怎么能白来呢?白来,不是捡的就是挖的嘛,这是当年他挖出来的。这东西挖得早,1957年陕西华县的一个农民在犁地的时候,挖出来的。那年我才两岁。挖出来以后呢,他一看这东西表面挺光滑的,看着有点意思,又死沉,拼了命就抱回家。五十年代,那人没啥艺术感。那时候国家穷困,吃饱穿暖是唯一目的。抱回家以后就拿这东西喂鸡了。鸡克服了心理障碍以后,每天吃食也挺快乐。
陶鹰鼎有一定的体量、有一定的重量,是一个非常写实的鹰。它在写实中有一种高度的提炼,提炼到什么程度呢?有点儿像最高级的动画片中的感受,比如你去看看《功夫熊猫》,就能感受出这种高级。这东西,专家把它定为仰韶文化,但是它在中国的仰韶文化中鹤立鸡群,独此一件。它不仅在仰韶文化中鹤立鸡群,它在整个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中也鹤立鸡群,独此一份。
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有超强的写实能力,又有超强的抽象能力,还有实用功能,它是盆状的,后面背负一个深盆,也可以说是敞口罐。所以这命名就出现问题了。到底叫什么呀?我们今天叫陶鹰鼎,是把它推至了最高等级。可能一开始就叫鹰盆儿、鹰罐儿、鹰尊。名字为什么越起越高呢?是因为这东西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位一重要,就得给拔高上去。我们对仰韶文化了解最多的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具象的有小孩手拉手跳舞的盆儿,抽象的有涡纹的水罐。仰韶文化包含的文化含义我们今天是很难破译它的。
(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 彩陶盆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们用我们四五千年后的人的思想,去破译四五千年前的人的思想是非常难的。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想的也完全不一样。陶鹰鼎上没有纹饰,它的颜色是灰的。这有一知识,在烧陶器中,灰陶比红陶难烧,灰陶比红陶成本高。到今天依然是如此,灰砖比红砖难烧,灰砖永远比红砖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前北京的大四合院都是灰砖盖,不用红砖。红砖档次低。灰砖又比红砖结实,又比红砖档次高。你看那武术表演,徒手劈砖,都劈红砖,不劈灰砖。灰砖第一你劈不动它,第二它还贵,舍不得,所以都用红砖。
这鸡吃食吃习惯的时候,来了几个学生。1958年,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同学们来到华县进行考古勘察。由于田野考古特别苦闷,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学生就在四周溜达,最后转到了太平庄。听说这家有个东西,于是进去就看。一看这鸡食盆,一老鹰跟一群鸡对峙着。这农民一看,你们这么喜欢它,那我就送给你们吧。那几个学生就把这东西给抱了回去。后来专家一研究,认为陶鹰鼎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后就入藏了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仰韶文化是什么?
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我们新石器时期名气最大的文化。为什么名气大呢,是因为一百年前它就命名了。凡是跟仰韶文化接近的都属于仰韶文化,所以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分布。据碳14法测定年代,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当时,仰韶文化是两个地质学家发现的:一个叫安特生,他是瑞典的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他发现过北京的周口店遗址和仰韶文化;另一个是他的助手刘长山。安特生,1914年受聘担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的采集。1920年,安特生派助手、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到河南采集动物化石。刘长山采集到动物化石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文化遗址。
(仰韶村遗址)
安特生了解情况以后,在1921年4月18日取得了中国政府的同意后,亲自来到渑池县仰韶村调查。到了十月份,经中国政府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首次挖掘,证实此处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个遗址先后经过三次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由于遗址中还发现了非常精美的彩陶,因此,人们最早称之为“彩陶文化”。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交叉三角纹彩陶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鹰形陶鼎是如何“出名”的?
陶鹰鼎被发现时并不怎么出名,它出名是因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时候,作为申奥文物出国展览。1991我们准备申办2000年奥运会。当时为了扩大国家影响,就选了一批文物去瑞士洛桑莱蒙湖畔的奥林匹克博物馆进行展出。那这文物先让谁看呢?先让萨马兰奇过目。萨马兰奇一眼就看中了这件陶鹰鼎。为什么选中陶鹰鼎呢?你想啊,奥运会都是比肌肉,这陶鹰鼎看着就有体育精神,有肱二头肌、有腹肌。其次在各国文化中,鹰都是勇猛的象征。可费了这么大劲儿,那次咱们北京还是以两票之差,没获得举办权。甭管怎么着,咱们后面选上了。1991年这次出国是陶鹰鼎最后一次出国展出,2002年,它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从此以后它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国了。
中国古代的“鹰文化”
鹰在各国的古代史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什么呢?因为动物能做的事儿我们大多都能做,能跑、能跳、能游泳、能钻地,唯有一件事儿我们不能做,那就是飞。我们的古籍中比如《诗经》、《礼记》、《左传》中就有关于鹰的记载。《史记》中载李斯有一段儿就是“牵黄犬,臂苍鹰”,你看那时的人打猎有俩帮手,一个天上飞的,一个地上跑的。可是农耕民族的打猎多半都是娱乐活动,一直到了苏轼苏东坡的密州出猎的时候还是“左牵黄,右擎苍”。比如唐代专门设养鹰的机构,例如《新唐书》中记载:“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雕坊,二曰鹘坊,三曰鹞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这雕、鹘、鹞、鹰都是天上飞的,就一个狗是地上跑的。后来人称这不务正业的人都是“五坊小儿”。
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辽金都对海东青感兴趣。海东青是辽金时期对猎鹰的一种称呼,本意是指大海东边飞来的珠青色的猛禽,满语意为矛隼。我们看到大多数的例子,鹰都是以大博小,比如捕鼠捕兔。海东青是典型的以小博大,这也就成就了辽金民族最重要的图腾,它是一种辽金文化的象征。但在中国文化中,对鹰往往是负面为多,除了鹰击长空以外,剩下的比如飞鹰走狗、鹰视狼步、鹰头雀脑等等,都是负面的词汇。我们描绘一个人有阴损之相的时候,就会说鹰嘴鹞目、鹰鼻鹞眼。一直到近代的《林海雪原》,一个大反派还叫“座山雕”,过去叫坏,现在叫帅。
马爷说
我们四五千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这个鹰鼎,是个非常正面的形象,所以才纳入了我们国家的国宝。究竟这件宝物古人是怎么想的?出于什么目的做的?做完了干嘛用的?我们今天都无从知晓。可以肯定的是,它肯定不是用来喂鸡的。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这集听的我前仰后合,那句:你知道那鸡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吗?还有:鸡克服了心理障碍,每天吃的还挺欢乐的想象哪个画面,真是喜感。
听友199667091 回复 @千林_多聊茶二班: p
陶鹰鼎
差点第一宝座
应该是国宝101,马老师您是国宝之一
1399344eoox 回复 @听友226768523: 曲弓箭手大作战破解版百度云盘龙王传说之下
那个农民也很善良呀
马爷您越讲越帅!
哈哈…鸡🐔的心里阴影面积好大啊
现在的人看个扭屁股 几十万人赞 历史科技文化类无人问津
文物被作者一说,仿佛都赋予了生命
大概是因为标题有“鸡食盆”三个字,居然越看越觉得像鸡我真对不起鹰
听友199667091 回复 @茶色沉香_qt: u故宫看看看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