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能不能看到手指,这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最本质的还是良知所具备的那个看的功能,所以即使在“不睹不闻”的时候,你也要保养好自己心体这个具备“睹”和“闻”的功能,就好像我们不用镜子照物,也需要不停擦拭,令其不被灰尘蒙蔽一样。
本讲原文:
【309】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310】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
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这节不好懂
大概听懂了老师讲的意思,还是那个故事到底怎么个意思
谢谢,老师
l
谢谢分享
赞!
老师,这节没听懂。那见性的人看佛伸手不伸手,心里是个怎么样的气机流动呢?
老刘说心学 回复 @爱听瞎侃: 这个弯子不容易转,要结合心即理来理解,才能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