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大结局1

《李德裕》大结局1

00:00
15:47

李德裕,字文饶,晚唐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另说河北赞皇县)人,生于公元787年,卒于公元849年。他先后两度为相,以非凡的政治才干努力促成唐武宗年间(840年-845年)的“会昌中兴”,却又把过多的精力消耗在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之中,他悲剧性的“远谪南荒”的命运结局,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唐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


作者:孟青山
来源:历史树(lishishu888)原创
耻于科举,藉以门荫入仕
关于李德裕的籍贯,《旧唐书》说他是“赵郡人”。在唐朝,“赵郡”是个俗称,它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名叫“赵州”。赵州管辖了平棘、赞皇等八个县,其治所在平棘。平棘县后来改名为赵县,这就是今天很多人认为李德裕是河北赵县人的缘故。
但包括1936年出版的《辞海》在内的很多书目都写到李德裕是“赞皇人”。说李德裕是赞皇县人,至少有两点依据:一是历史上很多学者和史学家都直呼李德裕为“李赞皇”,以籍贯代指其人,这是古人通行的习惯;二是在今河北赞皇县城东25里的南邢郭村有李德裕墓,若非特殊原因,埋骨桑梓都是任何一个中国古人的最后愿望。
正史为什么不直接写清楚李德裕就是赞皇人,对于这一点不得而知。


赞皇故里李德裕塑像
在赞皇当地,历来就有“赞皇四宰相”的说法,指的是李峤、李绛、李吉甫、李德裕这四个在中晚唐政治舞台上相继为相的人物,这其中,李吉甫和李德裕是父子关系,他们共同创造了作为一个郡望的赵郡李氏在唐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段辉煌。
就李德裕这个家族来说,它的崛起始于李德裕的祖父李栖筠。门庭黯淡的李栖筠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在考中进士后曾官至唐代宗时期的御史大夫。有了李栖筠的荫庇,到了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时期,李吉甫就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而直接进入官场了,这种做官的途径叫做“门荫入仕”。同样的道理,李德裕后来也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是依靠“门荫”直接进入官场。
在唐代,“门荫入仕”与“科举入仕”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做官途径。门荫入仕流行于官宦世家,是唐朝前期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科举入仕则为庶族地主和平民知识分子进入朝廷做官打开了大门,从而更有利于中央选拔人才。
对于李德裕来说,他能享受“门荫入仕”的待遇也就罢了,可是,这个人却把厌恶科举的态度表露无遗,他以与一般士子同场竟考为耻辱,甚至说出诸如“好骡马不入行”的话来,意思是,好的骡马是不进入市场进行兜售的。
李德裕这种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李栖筠的头上。当年李栖筠参加科举考试,轻而易举就中了进士科,以此产生这种考试浮华不实的印象。到后来,他坚决反对自己的子孙再参加科举考试,并禁止在家里放置《文选》之类等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必读书目。
除了这层原因,更多的还是基于李德裕本人的认识和思考。在他看来,朝廷的显耀官职,必须由公卿贵族们的子弟来担任才是对的,贵胄子弟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从小便学习为官处世之道,耳闻目睹,自然就熟悉了朝廷中的事务;所有的行为规范、仪仗礼节,不需要专门教导,他们就能自己懂得。而寒门出身的普通士子,即令有超凡的才华,也要登第之后才能慢慢熟悉一个班列、一个级别的规矩,当然就不能从容从政了。
历史证明,李德裕是一个才华卓著的人;不仅是他,他的父亲也是,他的祖父也是,因此,他可以以此为荣。但他怎能保证所有的显宦之家都能代代生辉呢?很显然,即使以当时的眼光看,李德裕的观念也是让人不敢恭维的,这是魏晋以来门阀习气的遗风在他身上的反映。
可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李德裕晚年被贬谪到海南崖州时,却有许多出身低微的孤寒士人为其唏嘘不已,以致有人写诗道:“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这是为什么呢?
才干卓异,力促“会昌中兴”
李德裕抨击科举,是因为他看到了科举的弊端:第一,当时的进士科考试,只考诗赋,而轻实务,造成一篇文章出来,看起来华丽得很,却并不能检验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干;第二,“呈榜”的做法害死人,“呈榜”就是在放榜前,考官把可能及第的进士名单拿给宰相们一一过目,这样,宰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私心掺杂进去;第三,进士同年之间、座主与门生之间的请托之风盛行,这种风气很容易造成朋党、腐败等流弊滋生。
虽然李德裕自视甚高,但从本质上来说,他并不反对科举取仕本身,而是反对这种制度的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病。因此,在唐文宗朝和唐武宗朝两度为相期间,他力推科举改革,要求停止诗赋,注重文章论议;禁止宰相提前探看榜文;限制座主与门生之间、同年与同年之间的私人交往。尽管说过高级官吏应由公卿子弟来担任的话,但他行动中却常有奖掖孤寒之举。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后来因他而起的“八百孤寒齐下泪”的轰动场面。
当代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李德裕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他的才干不仅仅体现在科举改革上,更体现在平定边患、消除藩镇割据、抑制宦官专权、精简政府冗员、禁除佛教扩张等诸多方面,这些举措大都完成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后人把他超迈于时代的文治武功所带来的崭新气象称为“会昌中兴”。


唐武宗
唐武宗是一个读书不多、但干事果决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从公元840年即位,到公元846年三十三岁去世,前后才六年时间。他登基之初就任命李德裕为宰相,并充分信任他。几乎可以说,六年里,是李德裕成就了唐武宗,同时也是唐武宗成就了此前并不得志的李德裕。他们共同配合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平定北方回鹘的边患。
回鹘又作回纥,是我国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的祖先,公元8世纪,这个民族在唐朝北边建立起了一个东起黑龙江上游、西至阿尔泰山的政权。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中,回鹘与唐王朝的关系最为友好,“安史之乱”爆发后,回鹘曾两度派兵协助平叛。但就在唐武宗即位的公元840年,回鹘境内的黠戛斯部落攻破了回鹘,匆忙登位的乌介可汗奔逃到大唐边境,请求交换粮食。对于一个有功于唐朝的民族,李德裕认为应以仁义待之,唐武宗就借给了乌介可汗二万斛粮食。燃眉之急一朝得解,乌介可汗竟然带兵抢掠云朔之地。好在李德裕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采取怀柔政策的同时,他没有忽视准备军事防御的第二着棋。通过利用回鹘内部人心不稳的弱点,他以分化瓦解的策略重创回鹘兵,从而使得北方边境重归安宁。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的严重后果就是带来了藩镇割据,当时最厉害的是“河朔三镇”的割据势力,他们不向中央纳税,不接受朝廷命令,一切军、政、财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藩镇的节度使死了,其子或近亲继任,朝廷委任的新人根本插不进去。


河朔三镇图
“河朔三镇”的王国状态正愁无法解决,这时又出来个昭义镇跟着效仿。昭义镇管辖着今天山西、河北南部的大片地区,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割据势力形成气候,后果不堪设想。公元843年,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去,他的侄儿刘稹企图接任。李德裕认为,解决藩镇割据的时机成熟了,他主张坚决讨伐,策略是,先承认“河朔三镇”节度使子孙世袭的惯例,以防止其与刘稹结成同盟,然后许以利益,联手“河朔三镇”的军队共同进击刘稹。这一着果然大见奇效,经过一年又一个月的围歼,刘稹被杀,昭义镇重新回到朝廷手中。
昭义镇的收复让唐武宗心花怒放,他加封李德裕为太尉、赵国公,食邑三千户。李德裕坚决推辞,在推脱不下的情况下,请求改赵国公为卫国公。唐武宗说:“恨无官赏卿耳!”那意思是:我只恨实在找不出更高的官位来赏赐给你了!
如果说平定内外叛乱显示了李德裕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那么抑制宦官、裁撤冗员和禁佛毁寺则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成熟与果决。宦官专权乱政,是中唐后的一大毒瘤,以致于出现唐宪宗、唐敬宗两个皇帝被宦官活活弄死的情况。李德裕堪称这一时期对付宦官的旗手,他几经较量,终于把煊赫一时的权宦仇士良彻底扳倒。而面对日渐臃肿起来的政府机构,他又敢于冒着得罪一大批人的风险,痛下恨手,于公元844年,一次性裁撤多余官吏一千二百一十四名。
佛教在唐朝长期盛行,到了后期,寺庙、僧尼之多,简直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佛教的恶性膨胀,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消耗,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赋税和劳役的征调。对于禁佛这件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武宗与李德裕的想法一拍即合。公元845年,一场席卷全国范围内的禁佛运动开始了。禁佛的结果,造成四万六千多所寺庙被拆毁,收回良田千万顷;使跻身空门的四十一万人还俗,从而让这些壮年劳力重新成为纳税户。唐朝的综合国力以此迅速得以提高,那时,一股中兴气象在唐王朝的天空中渐聚渐浓。
可是,这股气象最终没能来得及把天空点亮,熄灭这束光芒的,既有唐武宗的颓然早逝,也有李德裕深陷其中的“牛李党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再生缘_xy

    🦑🐜🐗🐴🦗

  • 细品名人

    周老师好,您播讲的唐诗鉴赏我每期都听,讲解明了,并夹带自己的感受,非常棒。最近我发现有一本畅销书《书法没有秘密》,如果您能找来播讲,不胜感激,当前喜马拉雅没人诵读。

    秋语荷塘 回复 @细品名人: 那就不好上架啊

  • 听友77776005

    哦,会昌法难也有李德裕的参与啊。僧尼过多,裁剪一下无可厚非,就像部队裁军一样嘛。但毁寺灭佛就过分了,据说唐武宗的短命也与此有关啊。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