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黄庭坚《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00:00
27:39

  ●渔家傲

  黄庭坚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水鼓子》、《忍辱仙人》、《刑溪咏》、《渔父咏》、《游仙咏》。见宋晏殊《珠玉词》。《词谱》谓晏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为调句。

2、孔窍:心。典出《庄子》"僬忽凿窍"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3、得眼:盲而重见光明。比喻由迷昧而醒悟。

4、了:完成。

5、呈法要:得佛法之要谛。

6、无弦琴:未上弦的琴。陶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南朝萧统《陶靖节传》)

陶渊明不解音律,却放置了一张无弦的不加装饰的琴,每逢饮酒聚会,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情趣。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白居易夜凉》诗:"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明洪应明《菜根谭》:"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琴弦,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琴书佳趣?"清曹寅《宋牧仲中丞见招奉和二韵》之一:"中丞独儒雅,示抚无弦琴。"曹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祖父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怕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7、单于调:曲调名。

8、水云:原指行脚僧,因其踪迹如行云流水而得名。此指禅僧。

灵云三十年来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得到了佛法真谛,在未上弦的琴上弹奏《单于调》。

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人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


灵云志勤禅师在沩山因见桃花而悟,他具体的开悟情形是如何的呢?
  灵云志勤,生卒年、俗姓均不详,唐代禅僧,福州长溪(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人,他出家后在沩山灵祐门下的开悟,是因为见到了山上开放的桃花,因桃花而悟道,开悟之后,志勤禅师述偈一首: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有人将这事告诉了沩山灵祐禅师,灵祐一见这首开悟偈,就找来志勤禅师,诘问他达到的开悟,发现他真是开悟了,于是印可他说:从这个因缘开悟达到的这个境界,永无退失,你要善自护持。
  志勤禅师后来返回福建弘法,曾有僧人向他参问说:如何才能出离生老病死?他回答说:青山元不动,浮云飞去来。他的机锋比较独特,在禅宗丛林中极有影响力。
  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诗词,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无孔竅”,典出《庄子》,亦即“鯈忽凿竅”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竅者,精神之户牖也。”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作比,意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说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纯任本然的意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者追风

    宋词换换口味

    秋语荷塘 回复 @听者追风: 好吧

  • 放下小编

    串了,宋词

    秋语荷塘 回复 @放下小编:

  • 同桌的你_fu

    成佛了!

    秋语荷塘 回复 @同桌的你_fu: 成了

  • 阿穆古狼

    怎么是宋词呢?

    秋语荷塘 回复 @阿穆古狼: 发错了。谢谢朋友

  • 再生缘_xy

    🌹🌺🌾💐

  • 彤如

    残梗落花春事了,一树碧桃叶繁茂。捧向西园神仙桥。无人会,香汁滴满素罗袍。几度扑尘说法要 ,休戚曾共出梵妙。一盏孤灯欲破晓。趁年少,行尽云水天海涛。——送故人

  • 雨莲_si

    老师这是宋词,怎么来唐诗串门了,看来老师真是辛苦辛苦太辛苦了

    秋语荷塘 回复 @雨莲_si: 将错就错吧。也好。留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