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解第一
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之源,是认识论、方法论,是实践论。说它是中华民族的魂,亦恐怕不是过分之言。儒家通过“格物致知”来掌握认识论、方法论,从而进行它“知行合一、践行合一”的实践论。我们医者通过“取象比类”的易简之道来推演、掌握认识论、方法论,“取象比类”就是医者的“格物致知”,从而在阴阳五行理论学说指导下进行我们济世救人的实践活动。
方药中《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篇首的《方药中先生生平与学术成就》的篇末说:“先生认为,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虽来源于实践,但是,是借助阴阳五行作为论理方法来进行总结和表述的。批五行废五行的实质是消灭中医。为此,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奋笔疾书,发表了《评五行学说及其对中医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文。文中尖锐地指出,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学术争论’,‘是向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临床经验的进攻,企图以达到废医存药的罪恶目的’。其横眉怒对,浩然正气,犀利文笔,跃然文中。”先生仅顾及了中医学,而我认为,否认阴阳五行学说其本质是否认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周易》是群经之首,道、儒、墨、兵、法、名、农、杂等等无不有着她深深的烙印。
首解阴阳,则知阴阳至为重要。洋洋洒洒一部《黄帝内经》,说了些什么?无非是阴阳在国医中是何等重要,如何认识阴阳,利用阴阳而已。《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四时阴阳”,其核心是“阴阳”,“四时”不过是展示“阴阳”的功用而已。万物在四时的循环中展现出来的生、长、壮、老、衰、死,都是背后“阴阳”的操控作用,变化的根本是 “阴阳”。圣人是“得道”的人,他能主动行“道”,所以怡怡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何其逍遥自在!顺乎“阴阳”,则生、则治;逆乎“阴阳”则死、则乱。“阴阳”这么重要。你不想认识它、掌握它?《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几乎为同文重出。重复是什么?重复就是强调重要性。另外,这种轮辐凑轴心的句式也是论述重要东西时常常采用的固定形式。那么此言何解?明·张介宾在《类经》中的解释是:“凡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神明之道,总不外乎阴阳之理,故阴阳为万事之本。”阴阳,是天地宇宙万物的总纲、大规律,是一切发生变化,生、长、壮、老、衰、死的根本原因和主宰,是一切生机勃勃运动(神明,《周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明·张介宾在《类经》中的解释是:“神,变化不测也。明,三光著向也。府,所以藏物也。神明出于阴阳,故阴阳为神明之府。”)展现出来的隐藏因素。既然阴阳如此重要,我们掌握了它,是否就能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呢?答案是肯定的。医学实践不过是自然大道中的一个小道而已。可以说悟透阴阳,医道的成功就有了一半。如何认识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终也。”亦为几乎同文重出。这绝非偶然,仍然是强调重要性。
天和地,是认识万物的上下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就是说本源上接近上的就禀赋天阳之性的多,本源上接近下的就禀赋地阴之性的多。语出《周易·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虽下愚之人也明白的道理。
左和右,那是阴阳的运行路径。古人研究事物的时候,一般是面南背北的,那么左手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代表着阳升,右手是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代表着阴降。水和火,是阴阳的征兆。水和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也不能分开的要素,最熟悉不过了。而阴阳却是很玄奥的东西,古哲人就是要用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东西来揭示最奥妙的规律。
凡具有向下、趋向于沉静、收敛、滋润、内涵等等水一样性质的东西,都归属于阴;凡具有向上、趋向于浮动、发散、温煦、外显等等火一样性质的东西,都归属于阳。
李东垣在《药类法象·标本阴阳论》、《东垣试效方·卷第一·标本阴阳论》中同见的两句话:“天,阳,圆,无,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府;地,阴,方,有,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藏。”对理解“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大有帮助。
金与木,是万物的开始与终结。东方甲乙木,为令属春,代表万物欣欣向荣开始生发,一生的起始;西方庚辛金,为令属秋,代表万物寂然成熟收藏,一生的终了。
天道是难以窥测的,她“玄功默运、神功默运、圣功默运”。大地上万物的生、长、壮、老、死,各从其类,各行其道,莫不是她的手笔,生物圈中的瑰丽无比是她的杰作。
“地势坤厚德载物”是“乾行健自强不息”的天道作用的结果。“阳”也是如此,无形难测的阳的作用,是通过有形的“阴”来展现的。
哲学上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提示我们“阴”功背后那默默运作的“阳”才是我们要孜孜以求的“道”。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第六十七》:“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则曰:“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存参。说阴阳“有名而无形”醒目。)认识阴阳是要“不以数推,以象求之”的。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翼医通考·阴阳之理一以贯之》:“造化之道,一阴一阳而已矣。阳动阴静,阳明阴暗;阳有知,阴无知;阳无形,阴有形;阳无体以阴为体,阴无用待阳而用。二者相合则物生,相离则物死。微哉!微哉!通于其说则鬼神之幽,人物之著,与夫天文地理,医卜方技,仙佛之蕴,一以贯之而无遗矣。”(“阳无体以阴为体,阴无用待阳而用。”“二者相合则物生,相离则物死。”至理名言。)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翼医通考·造化之蕴水火尽之》:“或曰:天地水火恐未足以尽造化之蕴,不如以阴阳统之。予窃以为阴阳者,虚名也,天地水火者,实体也,二而一者也。谓天地水火未足以尽造化之蕴,此特未之察耳。盖人知水之为水,而不知寒凉润泽者皆水也;人知火之为火,而不知温热光明者皆火也。天宰之以神,地载之以形,水火二者交会变化于其间,万物由之而生,由之而死,造化之能事毕矣。自此而外,岂复有余蕴乎?”(当真是“自此而外,岂复有余蕴乎?”)明·楼英在他的《医学纲目序》中亦曰:“医之为学,其道博,其义深,其书浩瀚。其要不过阴阳五行而已。盖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其禀于人身者。阴阳之气以为血气、表里、上下之体,五行之气以为五藏六府之质,由是人身具足而有生焉。然阴阳错综、五行迭运,不能无厚薄多少之殊。故禀阴阳五行之气厚者,血气藏府壮而无病;薄者,血气藏府怯而有病。阳多者,火多性急而形瘦;阴多者,湿多性缓而形肥。阳少者,气虚表虚上虚而易于外感;阴少者,血虚里虚下虚而易于内伤。……英自髫年,潜心斯道,上至《内经》,下至历代圣贤书传及诸家名方,昼读夜思,废餐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出乎阴阳五行。盖血气也,表里也,上下也,虚实也,寒热也,皆一阴阳也。五藏也,六府也,十二经也,五运六气也皆一五行也。鳞集于鱼,辐辏于毂,医之能事毕矣。”(能如楼英一般理清阴阳五行,可不是“鳞集于鱼,辐辏于毂,医之能事毕矣”。)明·张介宾《传忠录上·阴阳篇二》:“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缪,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清·李冠仙在《知医必辨·杂论》亦曰:“病之生也,百出不穷,治法总不外乎阴阳五行四字。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医以阴阳五行调治百病。要之,五行之生克,仍不外乎阴阳。阴阳即血气之谓也,气为阳,血为阴也。气血即水火之谓也,气为火,而血为水也。气无形,而血有形,气附血以行,血无气亦不能自行。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无阴以化,阴阳和而万物生焉。人生一小天地,阴阳必得其平。医者偏于用凉,偏于用温,皆不得其正也。”“阴阳必得其平”中之“平”字,释作“常”好,不要释作“平衡”,常者,常态也,阴阳相配也。清·叶霖在《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的第二条后的按语中言:“夫太阳生于东,月生于西,举凡万物,莫不由此少阳、少阴之气以为生成,故万物皆要名之曰东西。(“东西”是如此渊源,有点意思。)人乃万物之统领也,得东西之气最全,乃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其病也,亦不能不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东西者,阴阳之道路也。(《内经》是“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一理不违。)由东而往,为木、为风、为温、为火、为热。湿土居中,与火交而成暑。火也者,南也。由西而往,为金、为燥、为水、为寒。水也者,北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南北者,阴阳之极致也。天地运行此阴阳以化生万物,故曰: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人身之阴阳亦和平,安有所谓病也哉?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为病也。偏之浅者病浅,偏之深者病深。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医者不可不知。烛其为水之病者,而温之热之;烛其为火之病也,而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和平而已。非如鉴之空,一尘不染,如衡之平,毫无倚着,不能暗合道妙。”叶霖叶子雨此段妙论,几于道。它是阴阳认识论、阴阳实用论的结合,末了还交代了如何认识阴阳、应用阴阳的心灵体会,以达“暗合道妙”的境界。倘能参拙议“阴阳相配论”,益能觉其妙处。另叶霖叶子雨在《伏气解·解一》曰:“不究天人之理,不察阴阳之机,乌足言医,医可小道视之哉?《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一阴一阳者,非各一之一,乃道之妙用。合一之一,而三气即存乎其间。盖动一也,静一也,所以能使其动静者又一也,非其合一,乃能各一,有互根之理在焉。虽阴阳万端,则是本一而已,明乎一之道,则知乾坤之动静,三才之指归矣。”对理解认识阴阳也很有裨益。
相关阅读中的一些古文,实是国学中之历代精品,有极高思想性艺术性,尤其是其中展现出来的思维,更值会悟。最次也可促进大家学习熟悉下文言文,以便于大家能读懂古医籍,与古贤圣能香烟一袅、清茶一盏,交心会神,体味三才大道医门奥义。一一李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