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代文豪歌德成名力作

文学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代文豪歌德成名力作

00:00
26:55

无数人为之疯狂的18世纪“现象级”小说,德语文学史上的永恒经典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书信体小说。虽然是一本很单薄的小册子,但却让25岁的歌德一跃而为世界级大作家,甚至让德国文学从此开始与法国、英国文学并驾齐驱。就连拿破仑入侵德意志期间,还专门和歌德一起细细讨论《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问题。


简言之,《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讲的乃是维特的不幸与痛苦,他的痛苦来自于他的不幸,而他的不幸则来自于他的失败。作为恋人,他败给了未婚夫与世俗伦理;作为市民,他败给了贵族社会;作为诗人和艺术家,他败给了理智的社会和理智的人群。他的人生乃是三重意义上的失败,而他要以主动选择的死来对抗那毫无意义的生,以个体生命的终结来对抗这荒诞的世界。这种对抗本身便是他的价值存在。面对命运,宛如希腊悲剧英雄的维特保持住了生命的尊严。


一、书信体小说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歌德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依丝》。歌德还将卢梭的形式进行革新,大胆地将时间设定在三年前,即1771年5月4日至1772年12月24日,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与时代感。


小说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书信39封,日记1篇,时间跨度为1771年5月至9月,大致四个多月的时间。除了1封写给绿蒂的短信之外,其余38封全部都是维特写给好友威廉的。主要讲述维特离开家乡来到一处村庄暂住,结识了夏绿蒂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但绿蒂已经订婚,维特和未婚夫阿尔伯特还成了朋友,最后只能暗自神伤地离开那里。


第二部分是1771年10月20日至1772年12月6日的信件,其中1封写给绿蒂,1封写给阿尔伯特和绿蒂,其他43封都是写给朋友威廉的。在这期间,维特忙于公务,他的上司固执而偏狭,周围的人虚荣且无聊,维特在公使馆里一直都是局外人的状态。有一天,他在C伯爵家中因为市民身份遭到了贵族的冷淡对待,让维特十分气愤。再加上他得知绿蒂和阿尔伯特已经结婚,却没有通知他,心中郁闷,于是提出辞职,决定到一位侯爵的猎庄去散心。在侯爵的猎庄短暂停留之后,维特兜兜转转,四处漂泊,最后还是回到了与绿蒂相识的村庄瓦尔海姆。然后物是人非,一切都无法回到从前,只能让他更加痛苦。维特极力压抑自己对绿蒂情感,变得愈加痛苦抑郁。


到这里为止,小说采用的全部都是维特的第一人称视角。但到了第二部分的最后一节“编者致读者”,歌德采用了另外一种相当高明而且现代的叙述技巧。这部分中,歌德首先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但是中间不断穿插着维特的笔记,他写给威廉的信,以及没有日期的残简,还有最后一封诀别信。这里的段落被安排得断断续续,视角在第一人称书信与第三人称叙述之间不停切换,极大地展现出维特矛盾的心情,使小说获得了很强的美学张力。歌德还使用了英国古诗人莪相的诗歌来为小说增色。最后,维特读着莪相的诗歌,伏在绿蒂身边声泪俱下。绿蒂也心乱如麻,她浑身颤抖着说,“这是最后一次,维特,你再别想见到我了”,然后把自己锁在了隔壁的房间。维特在门外低声说了句“永别了 ,绿蒂”,便回家去给绿蒂写遗书。他已经决定终结自己的生命。第二天他用从阿尔伯特那里借来的手枪,对着自己的额头开了一枪。


小说译名用了“烦恼”一词,而德文原文是“Leiden”,主要指灵魂上的极度痛苦,所以,维特的问题其实不是“烦”,而是更深层次的“苦”。维特的苦,主要体现在爱情和自由两个方面。


二、爱情主题


小说的第一个主题,是爱情。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贯穿小说的主线就是爱情。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曾经就这本书写过一个很薄的小册子,他把《少年维特之烦恼》称为“恋人絮语”,认为整本书就是一个典型的恋人心中“抒情又焦灼”的独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讲述的不是维特与绿蒂之间的爱情,其实仅仅是维特一个人的爱情独白。


作为恋人的维特,其实是一个希腊式的悲剧英雄。虽然歌德所处的时代已经是18世纪,他使用的手法是当时时髦的书信体,但从文学层面上而言,歌德的创作依然是传统的,是欧洲式的,是古希腊悲剧式的。所谓“古希腊悲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其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以及对命运变幻无常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简言之,古希腊悲剧就是英雄与命运之间的纠缠,或者说是生命尊严与人生痛苦之间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成了恋人,但绿蒂不是一个对等回应的恋人,她只是维特感情投射的对象,是维特爱情祭坛上顶礼膜拜的偶像。凡是偶像触碰过的物体,恋人都会怀着一片痴情迷恋上它。然而,再神圣的偶像也不过是凡人,凡人注重的不仅是情感,还有礼貌、习俗、社会规则。作为恋人的维特,关注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作为爱情偶像的绿蒂,却依然生活在社会现实中。这也是维特爱情悲剧的根源。


整部小说中,对于绿蒂的介绍并不多,可以说绿蒂塑造得其实并不成功,甚至说是平淡无味、缺乏个性。事实上,吸引我们的不是绿蒂与维特之间的来往互动,而是维特自导自演的独角戏。究其原因,当然在于小说是以维特的烦恼视角引发的共鸣与共情。如果有机会从绿蒂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来一个《少女绿蒂之烦恼》,说不定会更精彩。


三、自由主题


维特的苦不仅在于求爱情不得,还在于求自由而不得。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第二个主题。


前文说过,维特的对手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世俗社会。维特的痛苦,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孤独和痛苦。他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其根本原因并不在爱情,而在于他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个性。维特的本质是一个艺术家,或者准确而言,他既是画家,又是诗人。


维特首先是一位画家,这一点在文中有很多体现。同时,维特也是一名诗人。维特的这么多封信件,通篇都充满浓郁的诗意。可以说,小说本身也可以称为一首凄婉的叙事诗。维特有画家和诗人这样的双重身份,其实和歌德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维特在信中也有很多艺术见解。他认为作画同写诗一样,关键是“自然”,他说:“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艺术家。”自然,是年轻的主人公用来检验一切的准绳。而另一方面,这也是维特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主要原因。在德语语境中,“自然”经常是作为“人类社会”的对立面出现的。凡是人类社会的东西,在自然看来都带着虚伪矫饰的味道,都不够真实。所以,维特亲近自然中的人,例如天真的儿童和淳朴的村民,而鄙视迂腐的贵族和虚伪的市民;他主张艺术皈依自然,让天才自由发挥,反对一切的清规戒律;他重视自然真实的情感,珍视他的心重于一切,蔑视宗教信条和法律道德,与以阿尔伯特为代表的理智的人格格不入。可以说,整部小说都是维特与不自然的人类社会之间的对抗。


当一切努力归于失败,维特也只剩下一条反抗的道路,即自杀。既然我无法撼动铁栅栏,那么我可以主动选择有尊严地离开。或者按照同样自杀的屈原的说法:“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维特要以主动选择的死来对抗那毫无意义的生,以个体生命的终结来对抗冰冷的世界。遵循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爱情,追求个体价值的存在。同时以个体生命的消亡来实现普世价值的呈现——即个性的解放和感情的自由。



解读 | 梁锡江

德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者,译者。

播音 | 沐泽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00160162

    希望多读些这种文学经典啊,都觉得不够听

  • z帖宏一

    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那年,正身处和维特类似的处境,期间几次试图跳楼自杀。所以当我与书中的维特产生共情的时候,那种从灵魂深处颤栗呐喊的感觉,至今难忘。诡异的是,那个女孩的丈夫几年后跳楼自杀了……

  • 有心人blue

    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很少有认可我,仅此而已😔

    拽哥马粪少爷 回复 @有心人blue: 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的认可,努力让自己更爱自己

  • shilingzhi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 魏剑锋X

    我无法对这种变态的单相思 单恋感同身受,甚至觉得特别阴暗与恐怖。

  • 我是女主你要相信

    这本书与其说是恋人絮语,不如说是一本反面教材:一个幼稚的空想家。 世界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不是矛盾对立——不管是内和外,还是个人与社会,抑或是梦想和现实——因为哲学家加实干家等于天才。 成长是需要经历阵痛的,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但如果你感情的那根弦被绷得太松或太紧,你就不能释放和实现自己的天才。这个世界在前进,它不需要悲观主义。你若放弃,就会被世界抛弃。

  • 小河一一

    很棒的分享!

  • 东北爹自留地

    维特可以因为自己的爱情如此开心,如此激动。也可以因为无法被世俗社会接纳而烦逆。最终选择结束生命,拜托牢笼,而不是选择妥协和被规训。

  • 听友247461707

    维特这病态的爱

  • 溪水长流_4y

    有部文学把爱情写得太过重要,生活中爱情是很重要,但爱情永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友情,亲情,工作,责任,义务放在什么位置?一死了之吗?自杀是不是一种逃避方式?没有其它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