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父母的榜样作用

18 父母的榜样作用

00:00
09:56



要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格,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式。爸爸手机不离手,孩子也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妈妈总以体罚的方式教训孩子,孩子也会充满攻击性。很多家长还会滥用自己的权威,用“我是你妈,我说的你要听”这种口吻强制孩子听话,孩子在学校里也成为了小霸王。由此可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示范,是孩子模仿的天然样本。


1、道德教育,你是强制灌输还是科学引导?

2、不管你的想法是对是错,孩子一定要服从吗?


我们再来看道德发展跟什么有关系,跟父母有关系。孩子在前道德发展是对父母认同的一个结果,这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哪里来形成判断、哪里形成什么是对的、什么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当然从父母那边来的。我给你举个例子你能明白。比如说有个小孩,他拿个杯子在喝水。他喝完了放在地上,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他妈跟他说:“杯子要放在桌子上,怎么可以放在地上?不许放在地上,记住了?以后杯子一定要放桌上来。”这个小孩没办法,他害怕他妈妈打他、骂他,他只能把杯子放在桌上。这个过程是孩子被迫的,他要顺从,顺从他母亲的这个判断。他母亲的判断就是杯子应该放在桌上。等到这个孩子上小学二三年级了,他同学到他家里来玩,他的同学把杯子放在地上。他跟那个同学说,你杯子拿起来放在桌子上,不要放在地上。到这个阶段,他已经是认同了他母亲的这个判断,杯子必须放在桌上。假如他大了,到时候变成成年人,他娘到他家里去,他娘把那个杯子放在地上,他说老娘你把杯子拿上来,不要放在地上。他完全内化了他妈的这种行为。这就是人受父母的道德影响。所以,为什么有一句话叫:贵族是三代的,其实就是这个含义。


母亲的价值态度对孩子的道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我一直强调娘实在太重要了,其实家庭教育如果不把娘教好了,谈什么家庭教育?因为这个人是源头,你是她带来的。母亲为什么她的态度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因为娘跟孩子就是这种关系,他又不是九个月塞进去的,他一个细胞就在里面感受她信息的,她跟他之间是特殊的关系,脐带剪断了,其实潜意识完全连在一起。娘讲话是进入孩子潜意识的。比如说,你小时候你妈很讨厌的人,你就很讨厌。你妈很恨的人你就很恨。你妈就这么有道理?为什么你就会这样?她讲的东西就进入你潜意识,你爸讲的未必。所以妈妈如果对什么东西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说你是种什么喜好,那孩子跟你很紧密,进入他的潜意识了,你就成了这个孩子,影响就很大。所以以前老古话是不会错的,有一句话叫,爹笨笨一个,娘笨笨一窝,就这个道理。所以,娘的紧密性、直接关联性太高了。我们看到,有的时候如果一个家庭里面,一个娘是个太有问题的人,你去看她几个孩子,不管将来是怎么成长的,比如说在社会上有什么成就,你总会看到这些孩子是不开心的。所以娘这个问题,相关性相当高。要培养一个好的道德判断水平比较高的孩子,我们确实是要有一个好的娘,有一个情绪稳定的娘,有一个自我道德发展比较完备的娘。因为娘有时候讲话无孔不入,鬼鬼祟祟,全进入孩子了。讲得又多,又粘着孩子,这个影响就很大。所以,妈妈,你生一个孩子出来其实最大的乐趣就是母亲成长了。因为你知道了这个关联性,就会努力去成长自己,妈妈的重要性。


我们再看家庭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影响。做父母如果是比较成熟的,所谓温和的态度其实就是成熟的表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权力使用是有限的,他不会滥用自己父母的权力。我们以前的家长都是在滥用权力。我是你妈,你怎么敢不听我?我是你爸,你怎么敢不听我?老子说了你就要听,这个是传统的东西。但是,现在的孩子,如果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你延续不下去,哪怕你要这样做,也不行。现在90后的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他爸打他都还手。我已经接待了好几个人家,他打他是还手的,为什么?上次有个爸爸说,这个是不忠不孝。他很夸张地讲,这是不耻于为人,他居然打我,我都没还手。我说,你骂人家羞辱了人家让人家无地自容,人家抡着拳头上来。我跟他说你不要难受了,都还手了,不是你家一个儿子。他好过多了,不是我家一个儿子。我说普遍现象。他们不会让你这样的。如果你超越使用权力,现在的孩子不肯的,他不让你这样。这也是我们现在本土上家庭教育面临着很全新的问题,对传统的东西的刺激和挑战,没人好好在这上面做一些研究,做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出来,很有意思。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就见到了,很普遍这个现象。他们能够让儿童参与在这个家庭的决策里面,好多家庭是这样的。理论上,0-6岁是家长控制的,6-12岁是共同控制的,12岁以后实际上是孩子自己控制了。我们现在如果能做到,这个孩子当然是不一样。他的认知水平会高,他的判断水平当然高,他的道德水准就是高了。


总结:家庭教育怎么做,有利于孩子的道德发展?

有的时候我说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一个母亲很智慧,很成熟,这个成熟不是说学历多高、收入多高,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情绪控制力还有她的人际交往的成熟度。如果这个母亲智慧很高,通常这个爸爸如果差一点,问题也不算很大。她可以想办法拦着。爸爸如果情绪要直接伤害孩子,如果母亲能拦着,是不一样的。母亲可以做好海棉垫子。但是母亲要对这个孩子有伤害,父亲是拦不过来的,没有办法。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家庭里面,这个家庭家长很热衷于去做一些志愿者,帮助社区,他的家长会为社会奉献、付出的,孩子是看在那边,就是亲社会的行为。家庭环境对他养成这个行为是有很大的作用。孩子的道德水准很高,跟他在这个家庭里面经常会有促进他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好的环境有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鱼宝宝001

    添加鱼宝宝(yuxinliybb001).进入我们育儿群,每日会有育儿干货,资料,书摘分享。每月会有免费直播课,让你告别吼叫的育儿

  • 别来无恙_jj4

    我表示娘的压力有点大呀😿

  • 86907582

    听的云里雾里

  • 什依_iw

    怎么还没更新

  • 斛珠夫人2011

    其实父亲有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 雪玫瑰323

    挺好啊,我觉得挺好的

  • 活力橘子y

    可以提问题请陈默老师帮助解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