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夫妻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00:00
09:29
夫妻一起创业:如何划分股权?谁说了算?如何分工?
潘石屹和张欣两夫妻创业初期遇到决策时也常常产生分歧和争论,有一次争吵后张欣冷静反思发现,最根本的问题是把夫妻身份和合伙人身份混淆在一起了,结果搞得夫妻不像夫妻,合伙人不像合伙人。张欣感悟后不再将公司的事和家庭的事混在一起,后来潘石屹的SOHO挺成功。
夫妻走到一起,有恩爱和温存,也有矛盾和分歧,那是正常的,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理念分歧、业务分歧和管理分歧的现象也很正常。家庭矛盾本身不可避免,再一起创业开公司,矛盾叠加,争执不可避免。
(一)夫妻创业谁说了算?谁有决策权更合适?
夫妻一起创业,公司由谁来作决策?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必须解决,避免谁也说了不算的尴尬局面。根据以上实例分享,不应该把家里的矛盾传染到公司,也不能把公司的矛盾带回家。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做到理智、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问题。这里不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谁合适就谁说了算,一般情况下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多一些,男的说了算,但也倾听另一半的意见,当然若女的说了算更合适,则女的意见为主,另一半也只能保留意见。不管男还是女作决策,最后决策者担当,另一方也不用埋怨、责怪,只能做修补工作。
(二)夫妻双方在公司如何分工?
上面一个问题是说大多数情况下是一方拥有决策权,这是为了解决“一山不能有二虎”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争论不断,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所以解决的方法是一定让一方说了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夫妻的一方干脆就直接完全退出管理,不参与任何公司事务,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当然还是有夫妻搭档继续共同经营。如果共同经营,在确认一个人做决策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爱好、特长、兴趣,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各司其职,尽量做到互不干涉。前面我们讲到的SOHO能够成为明星企业,和潘石屹与张欣的默契配合有密切关系。潘石屹擅长商业谈判,掌管销售、推广以及政府关系,张欣则负责建筑设计和资本市场。各自发挥已长,分工合作。另外原央视主持人杨澜和吴征夫妻创办了“阳光文化”,在事业分工上,吴征以资本操作和管理为主,杨澜则负责公司创意和公关宣传,二人配合得很好。
但我们从现实看,这种夫妻配合非常好的还是相对少,因为要达到这种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的美好画面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双方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理念,说得具体一点看问题还有同频的思维,关键是能够保持理性而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到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如果一见面就吵架,遇事一讨论就发火,为了避免不应该发生的“战争”,只能走第一条路,那就让一方去经营,另一方不要去参与。
按上述建议,并不绝对要求一方完全退出,而是希望双方能理智处理,尽量做到如下三点:一是明确地将决策权给一方,另一方以支持者的身份和配角的心态给与支持和帮衬;二是若留在公司参与管理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做到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其中相互欣赏很重要;三是把生活的事和工作的事分开,不要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注意转换工作与生活的不同角色。
(三)夫妻股权如何设计?
有人对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7对夫妻公司进行统计,发现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相当的仅有一对;持有比例差距较小的(相差20%以下)有7对;差距较为悬殊的(相差20%以上)夫妻则达到了9对。
现实中对于夫妻股权的比例分配大致有三种做法:一方多一点,比如70:30;双方平均分即各半;只登记一方即100%在丈夫或妻子。三种做法各有优劣,从上述简单统计看,让一方占多数更实际些。夫妻双方对公司股权平分秋色并不是最佳选择。之所以让一方股权多一些,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上述论及的尽量确定一个做决策的,避免和减少争议的概率。
股权比例的分配只是避免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即使按上述比较理想的方式确定了股权比例,但还需通过其他方式作股权架构设计,因为股权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且听以下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