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96)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96)

00:00
10:02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国寡民”,“小”、“寡 ”都是动词,使什么什么小,使什么什么少,就是国家要小小的,人口要少少的;“重死”,“重”呢就是重视,“重死”就是怕死,看重生死,就是不轻易冒生死的危险;这个“不远徙”,这个“徒”呢,就是迁移的意思,搬家啊,这个“不远徙”呢,就不朝远处迁移。

好,我们翻译一下:国家很小,人民很少,即使有很多工具也不必使用,民众珍视生命,不冒险向远处迁移。虽有船子车辆等交通工具,却都根本无需乘坐,虽然有盔甲和兵器,却都根本没有必要使用,使民众回归到结绳记事的远古生活之中,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稳、满足于宁静而平凡的生活。虽然国与国之间相互都望得见,各国的鸡鸣、犬吠之声,也能相互听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从不相互来往。

这一章,老子啊,应该说很特殊的一种呈现,呈现什么?呈现他的理想国,描绘的是他的理想国,而这个理想国呢,又使我们想到的是那种,好像是原始社会的那个生活一样。

而这一章啊,也是历来也是受人批判的,那种消极,说老子那种,好像是违反社会进步似的。

其实啊,在这儿我们应该把老子这个思想啊,推到他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去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呢?那应该问:为什么?因为当时就是那种混战,就是当时那个争名夺利,国与国之间,百姓百姓之间,互相尔虞我诈。

所以那个时候,老百姓是那种水深火热,啊,在那当中生活,老子啊,其实是在代替,当时的某些无能为力的这个老百姓,而说出来这样的话,而构想出来这样的理想国。

真正的,如果从老子内心世界来看,他当时是很清楚的,有些人批老子愚昧,其实,老子比我们都明白、都清楚,因为我们读这一章,本身就能够充分感觉得到,老子是用了通篇的假设的那个方式,甚至他对自己的这个想法,也带出来那种有点自嘲的那种情绪,而这,正是当时百姓的那种无能为力,“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边分明就有这种情绪。当然也有,使百姓脱离那种慌乱的生活、居无定所的那种流离,脱离那个而各安其所的那种理想。

圣人啊,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圣,何况他为百姓代言。

其实,这里边也有那种恨在里边,恨什么?恨当时的战乱呗。

那么,老子啊在这里边,其实是在把自己,对于当时的那个环境的,应该说还是无能为力,他来讲:圣人也是无能为力,所以呢,他才这样去另辟蹊径,设想自己的理想,设想会有这样的安定的生活,百姓能够返璞归真。

理想还不让人有吗?我们不也是有理想吗?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就是共产主义吗?我们不仅也会想到,陶渊明构想的那个“桃花源”的那个世界。

其实,我们都不能说这不允许、不应该,而且还给人家扣上一个什么大帽子。

其实他这是一种表达,我们更应该从这之中,体会到圣人的那种“慈”、那种“善”在里边。

所以啊,读这章的时候,应该说,我们更多的进入的是老子的那个真的、善的他的思想的境界,进入他那颗,应该说是让我们感动的那个心,我们能进入那里边去,老子这个时候给我们把他的情怀,充分的展露出来。

真的,作为中国的历史来讲,作为世界的历史来讲,到今天,连绵不断的战争,各种灾、祸,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理想国,也是疲劳之后、厌倦之后的、心灵的、片刻的安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