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对着竹子死磕的王阳明

第9讲:对着竹子死磕的王阳明

00:00
14:52

我们接着讲《大学》。《大学》的第二段、第三段接着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接着,反过来,环环相扣地说: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提到了儒家著名的修行“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连接上文,《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大学》第一段讲了从明明德,到得道的内明之学,那么如何由内明而外用,由内圣而外王呢?就是这里要说的内容,如何明明德于天下,如何把自己光明的德行彰显于全天下,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好。


古时候,有些思想学派的人,认为自己明明德就行了,并不想明明德于天下,相当于小乘佛法,自渡就行了,不必去渡人;而儒家呢,不仅自己明明德,而且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不仅自己好,还希望全天下好,愿意承担起天下的责任,铁肩担道义,这相当于大乘佛法,自渡,更要去渡人。


可天下那么大,要渡尽所有人,可能吗?以个人的力量,要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做得到吗?儒家的回答是,可能,做得到。


但光回答可能、做得到不行,还必须回答,怎么去做才可以。怎么去做呢?正如《大学》前面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搞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怎么开始的,怎么结束的,一步步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就会接近于事情的答案了。渡尽天下人,让世界变得更好,道理也是一样的。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治理好天下,先要治理好你所在的诸侯国;要治理好你所在的诸侯国,要先治理好你所在的卿大夫之家,要治理好你所在的卿大夫之家,必须先修养好你自己;而修养好自己,又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步步做起,把广大的天下,又落实在了我们自身,落实在内明之学上了。


这个意思是说,改变世界,帮助他人,重点不在世界,不在他人,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对了,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好了,之后由己及人,一步步向外扩展,先影响家庭成员,再影响身边的人,再影响社会上的人,我们好的德行,明德,就可以像能量,像灯火,像太阳光一样,辐射到家庭,再辐射到国家,再辐射到全天下了。


这个逻辑非常清楚明白。很显然,我们自己道德品行都不好,连个好人都算不上,连做人是怎么回事儿都没弄明白,还怎么可能让全天下变得更好呢?而且,《大学》也给我们信心,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有心去承担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用对待自己之心去对待他人,把别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来办,这个世界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就好比,很多人都掉在水里了,要被淹死。你怎么去把他们全都救上来呢?只能,首先你自己会游泳,或者会驾船,别一进去把自己也淹死,要先能自救,然后,你再奋力去救人,人再多,也得一个一个救,从离你最近的开始救,救一个是一个。


天下人救得完吗?这个结果,不归你管。你不去救,就永远都救不完;你有这个心,不停去行动,就离救完更近一步。好比佛经中的地藏菩萨,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地狱能空吗?不断会有坏人进来啊。那他岂不是永远都成不了佛?


可世间的事儿就是这样,没有人发这样的大愿,地狱就永远不会空;你发心了,努力去做了,多帮一个人从地狱进入天堂,地狱就空一分,世间就多一分美好,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成佛了。这和你能做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你就接近于大学之道了,意思是一样的。


好了,《大学》中这个叫“八条目”的逻辑链条,我们可以把它记熟了。就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条目”的第一个,就是格物


宋代,把《大学》推上经典巅峰的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对这个“格物”就非常重视,他认为,格物,是获取知识,穷尽事物之理的第一步,是我们求学悟道非走不可的必由之路。


他认为,格,就是至,到了一条路的尽头的意思;物,就是事情,包含万事万物。格物,就是把事情研究得透透的,“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学者对于天下事物,从表到里,从粗到精,方方面面,都要搞得明明白白,这样,“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我们的内心就一片光明了,对任何事情都豁然开朗,全部贯通了,这就叫格物而后能致知了。


可这个说法太难实现了。谁能把天下所有事物都研究一遍,还研究到极致,那不成神仙了?就是把现在大学里所有的专业都学上一遍,都学成博士,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啊。


到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对朱熹的说法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他认为,朱熹对格物的理解错了,按他的说法,是不可能做到致知的,就更甭提后面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王阳明为什么会挑战朱熹的说法呢?因为他亲身去做了实验。你朱熹不是说格物吗,物包括万事万物,那我就格个物试试,我去格竹子吧,跟竹子死磕一下,看看我能不能从竹子身上,格出一个什么都明白,能贯通一切的理来。


王阳明为什么要格竹子呢?因为他的父亲叫王华,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状元,当时在北京翰林院做官,十几岁的王阳明就从老家浙江宁波来到北京,跟在父亲身边上学。上学的必读书,就是朱熹注解的四书,其中第一本就是《大学》。


王阳明读到“格物致知”这部分时,看到朱熹的话,“众物必有其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抬头,正好看到父亲办公室的窗外,有一大片竹子,既然格物是悟道的关键,而且一草一木都包含着至理,那我就去格竹子吧,看看能不能从竹子里悟出道来。


于是他找来好朋友,一位姓钱的同学,跟他说,“咱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如何?”


钱同学问,“怎么格啊?”


王阳明说,“就盯着它看,道理自然会闪现出来。”


就这样,两个人坐到竹子面前,死盯着它看,除了匆匆忙忙吃一口饭,睡上一小觉之外,都坐在那儿格竹子。三天后,他们两个都快变成竹子了,也没格出什么道来,反而出现了幻觉,感觉竹子飘起来了,围着他们转。


钱同学受不了了,对满眼血丝的王阳明说,“我不行了,看来朱熹的‘格物’,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


王阳明说,“你要坚持!”


钱同学说,“我天赋有限,坚持不了了,我撤了,你自己继续吧。”


王阳明不气馁,一个人依然盯着竹子看,而且不吃饭不睡觉,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格竹子”。第七天,他又出现了幻觉,听到竹子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笨,我的道理如此简单,你怎么就是‘格’不出来呢?”


王阳明懊恼不已,感到是竹子在嘲笑自己,就发怒地大喊道:“你们根本就没有道理,让我怎么格得出来!”终于,王阳明体力不支,病倒了。


王阳明后来有没有从竹子中格出道理来呢?他对“格物”又产生了怎样新的认识?我们下一讲说。

王阳明格竹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独行之狼123

    朱熹说法是很难实现,但王阳明做法是死盯,没有去研究。这质疑的方式也不对。哈哈

  • 1863182isgp

    老师!那天购买大鱼讲大学,中庸给赠送2个月会员为什么没有呀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1863182isgp: 您可咨询喜马拉雅客服。在“账号”—“我的服务”—“我的客服”。